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人和君子

2021-11-08 07:44 作者:王照伦  | 我要投稿

小人和君子

绍兴东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行走中的生命 ,作者梦里绍兴

行走中的生命.

生命是走出来的

   

  

      小人和正人君子的区别是,小人总在阴暗角落算计,正人君子总喜欢坦坦荡荡行事。较量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小人得志君子落败。


       对于这种结果,我们都很无奈,但理性告诉我们,这个社会要发展、要和谐,君子是不能跟小人学的,为了让君子的心理能获得平衡,让社会的舆论能得以释怀,中国式的自我宽慰就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意思是小人总有受报应的一天。这给人的宽慰是,小人得便宜是眼前的、即时的,君子的获益是未来的、长期的。实际上,这种说法,还是基于利益。


       这种理论总缺了一点直面事实的勇气,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我们都能看到许多坏人一生顺利,得以善终。我算是个现实主义者,不喜欢自欺欺人的说法。所以我倒更愿意接受康德的说法,好人不一定好报,坏人不一定不能善终,尽管残酷,但符合事实,与其忽悠自己不如直面现实。


       章朴是方孝孺的老乡也是他的学生,方孝孺被灭十族的时候,因为章朴还在老家海宁没有被牵连到,好歹算保了条命。否则,凭永乐皇帝的个性,是一个都跑不了的。


       方孝孺被杀以后,永乐下令:“藏孝孺文者罪至死”。为了让老师的文章不与身灭,章朴冒着极大的风险,自觉承担起了帮老师整理遗稿的责任。


       永乐四年,章朴被牵扯到一场官司,一起坐牢的有个叫杨善的。这个杨善可不是一般的人,能说会道。明英宗土木堡之变以后成了也先的俘虏,是杨善的花言巧语,让也先放了人。


       这说明,杨善是个聪明人。一个聪明人如果人品不好,那就不是一般的坏,能坏到极致。一个人要坏到无可救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聪明,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二看透,知道所谓的报应都是胡扯,这样做起坏事 来就无所顾忌。


       杨善刚好成了章朴的牢友,也就有机会知道章朴的秘密。他要了解章朴替自己老师方孝孺整理遗稿的事,章朴觉得这个共患难的牢友值得信任,把自己怎么收藏方孝孺的文章,家里有本方孝孺的文集这样机密的事都告诉了他。为了获得证据杨善居然还把这本《方孝孺集》借过来,偷偷的把这一情况上报给了领导。


       结果是杨善因告密有功被释放并官复原职,章朴因收藏整理方孝孺的遗稿被处死。


       章朴的弟弟章宗简知道哥哥被判有罪以后,特地赶来要替哥哥受刑,上司居然把他弟弟作为同党一起处死。


       章朴在临刑前赋诗有:面母终无日,归魂定有路。


       弟弟宗简留诗曰:痛彼兹乌冷,甘作雁行啼。


        这兄弟两人同日受刑,就是杨善告密的结果。


       章朴的行为可以说是文人的义行,不惧永乐的淫威,坚信自己的老师是无辜的,其文章是有价值的。


       杨善就是踩着这兄弟两人的鲜血,走出了牢房再次进入仕途。这个害过章朴兄弟的杨善,在英宗的夺门之变后,又参与杀害了于谦。和当时的那帮小人一起,创造了一个比岳飞“莫须有”更荒诞的罪名—“意欲”,就这样一个爱国者成了卖国贼。


       杨善这样一个没有底线的小人,居然仕途一路顺利,活到七十五岁善终。


       对于这样的小人结局,你恐怕无法用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能平衡的。


        杨善害章朴、于谦,尽管手段卑劣,但目的明确。


        反之,章朴和于谦就仁得仁死得其所。


       其实,我们的人生总会遇到不同的人,不管对方是谁,我们唯一能坚守的就是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


         至于地狱和天堂都不能事前预料的,唯一的目的不过是心安而已。



小人和君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