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 富弼家族墓地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本篇为深度洛阳游的第180篇。
2008年2 ~ 6月,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为配合“王城之珠” 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进行考古发掘时, 发掘宋代墓葬11座, 出土墓志14方。其中一方1.41米见方的富弼墓志,全文6595字。此墓志的志盖“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韩国公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为司马光亲笔篆书。据墓志记载, 这批宋代墓葬为北宋中期宰相富弼夫妇及其家族墓地,墓地规划整齐, 排列有序, 层次分明。
富弼家族墓位于无卧牛之地的邙山陵墓群内, 位于洛阳市西工区史家屯村, 东靠国花路, 西临王城大道, 北部为防洪渠和居民区。地势北高南低, 依山望水, 北依邙山, 南望洛水。这次发掘的宋代富弼家族墓共11 座, 形制上可分三种类型。一是斜坡墓道圆形单室墓5座;二是竖穴墓道长方形单室墓5座,;三是斜坡墓道长方形单室墓1座。
富弼夫妇墓为长斜坡圆形单室砖室石椁室墓, 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椁室五部分组成, 坐北朝南。总长24.6 米。墓道位于甬道之南, 为斜坡式, 甬道北侧底部平置富弼墓志。墓室位于甬道之北, 圆形小砖砌券穹隆顶,直壁与起券相交处用小砖两侧顺置, 一周出沿宽0.05米, 顶部已坍塌。墓室西北部还残存有壁画。富弼妻晏氏墓志斜靠在墓室西南角。墓室东部外有一盗洞, 略呈圆形, 直径2.5米。椁室位于墓室中部底平面以下, 为暗室, 略呈方形, 长3.1米, 宽3.14米, 深1.85米。椁室四壁及底部均用长条形青石铺底和砌壁, 顶用长条形青石平铺,。
这批墓葬由于盗扰严重, 出土遗物极少, 有墓志14 方、壁画2 幅、瓷器6 件、陶器1 件、铁器5 件, 铜钱53 枚等。在富弼夫妇墓甬道和墓室局部保存有少量壁画, 由于损毁严重, 壁画内容模糊不清。甬道西壁发现一幅持剑武士图。武士肩部以上漫漶不清, 身披铠甲, 双手持剑, 足穿长筒靴, 作格斗状, 高约1.7米, 其身份应为门吏。
富弼墓志, 志盖方形, 盝顶, 青石质, 断裂, 四边及四刹阴线刻有龙凤纹和卷云纹饰, 顶部纵五行大篆体书“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韩国公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底边长1.42 米, 顶边长1.14米, 厚0.2米。墓志为青石质, 边长1.41 米, 厚0.3米。志面文字阴刻, 楷书, 首行题“宋故开府仪同三司司徒检校太师武宁军节度徐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致仕上柱国韩国公食邑一万二千七百户食实封肆仟玖佰户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志铭并序”。纵85 行, 满行84 字,计6595字。晏氏墓志, 盖残碎。墓志为青石质, 边长0.92米, 厚0.13米。志面文字阴刻, 楷书, 首行题“宋赠太尉谥文忠韩国富公周国太夫人晏氏墓志铭” 。纵46行, 满行47字, 计1895字。
2009年07月13日上午,北宋三朝宰相富弼纪念碑在老城区邙山镇史家屯村中迈·王城之珠小区揭碑。整个碑亭为仿宋四角形结构,下部为混凝土结构,亭顶为木结构,亭内立一通高4米的石碑,碑额上篆刻着“宋文忠公之碑”,碑文1000多字,介绍了富弼墓葬考古发掘的过程及富弼生平等。市文物局将富弼家族墓地整体搬迁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展示保护,并在富弼墓志出土原址修建碑亭。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被当朝权贵晏殊相中,将女儿许配富弼。晏殊14岁以神童入仕,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富弼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元丰六年(1083年)去世,享年八十,谥号“文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