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时期的里海南岸(五)——吉兰与德莱木的阿里派
节选翻译自《剑桥伊朗史4》第六章——The Minor dynasties of northern Iran,W.Madelung,W.Madelung,V.The 'Alids In Gilan And Dailaman
注:本章涉及什叶派的多个支派,在此先进行梳理
阿里派是什叶派分支,阿里派内部有哈桑系圣裔与侯赛因系圣裔
阿里派又分出了宰德派、易司马仪派、十二伊玛目派
宰德派内因教义不同又分为1.纳赛尔派,2.卡西姆派
纳赛尔派之后又独立出一个萨伊尔派
卡西姆派从政治上可分为1.也门卡西姆派,2.伊朗卡西姆派

尽管阿里派在塔巴里斯坦的统治已然垮台,无法挽回,但他们以德莱木山区与吉兰东部为新的发展之地(即使这个地方相对于塔巴里斯坦来说更小了一些)。[1]豪萨姆(Hausam,即今鲁德萨尔[Rudisar])位于该区域的东部,是吉兰人的聚居之地。因纳赛尔·乌特鲁什(al-Nasir al-Utrush)曾在此地活跃,因此逐渐成为纳赛尔派(Nasiriyya)传教布道的中心,及之后一系列阿里派伊玛目所驻之地。最初在此地建立阿里派统治之人为乌特鲁什之兄侯赛因·沙亦尔(al-Husain al-Sha'ir)的孙子阿布·法德尔·加法尔·本·穆罕默德(Abu’l-Fadl Ja'far ibn Muhammad)。他在回历三二零年(932.1.13-12.31)自立,接受了尊号“萨伊尔·菲拉(al-Tha'ir fi'llah)”,并在此地统治了30年之久。他曾在回历三三七年(948.7.11-12.31)至回历三四一年(953.1.1-5.17)期间三占阿莫勒,第一次他与鲁扬的乌斯坦达尔合作;第二次则是和齐亚尔王朝的武什吉尔;第三次是和白益王朝的鲁肯·道莱,但每次都是只占领数月便被赶走。阿布·法德尔死于回历三五零年(961.2.20-12.31),葬于豪萨姆以东30公里的米扬迪赫(Miyandih),至今坟墓犹存;他的两个儿子阿布·侯赛因·马赫迪·卡伊姆·比拉[2](Abu'l-Husain Mahdi al-Qa'im bi'llah)和阿布·卡西姆·侯赛因·萨伊尔·菲拉[3](Abu'l-Qasim Husain al-Tha'ir fi'llah)依次继位。
[1]原文为the solidly Zaidi regions of Dailaman and eastern Gllan afforded their aspirations a new, if territorially more limited, stage.
[2]比拉(bi'llah)为阿拉伯短语,意为“通过安拉(through God)”或“与安拉( with God)”
[3]菲拉亦是阿拉伯短语,意为“在安拉内(in god)”此条由知友与太郎提供


起初,在萨伊尔·菲拉统治末期时,武什吉尔之子兰伽尔(Langar)便意图夺取东吉兰,因此侯赛因·萨伊尔继位没多久便抓住了他。齐亚尔王朝一直对在故乡维持自己的影响力而十分上心,而雷伊的白益统治者也试图干预此地,因为白益王朝的发迹之地利亚希吉(Liyahij,即后来的拉希詹[Lahijan])也在这里。尽管吉兰王希亚吉尔·本·哈鲁辛丹(Siyahgil ibn Harusindan)的表兄武什吉尔[1]曾邀请他加入齐亚尔王朝,但鲁肯·道莱成功说服了他前往雷伊。希亚吉尔死后,兰伽尔便开始在东吉兰称王,他刺瞎了侯赛因·萨伊尔的一只眼,并将他送到其父武什吉尔处,关进大牢里。不过阿布·穆罕默德·哈桑·纳赛尔(Abu Muhammad al-Hasan al-Nasir)为他报了仇。阿布·穆罕默德是阿布·贾法尔·穆罕默德[2]之子,此前鲁肯·道莱曾庇护他们一家居于雷伊。他可能获得鲁肯的支持,得以攻下豪萨姆(至少鲁肯是对他关照有加的),并在回历三五三年(964.1.19-12.31)大败兰伽尔,将其击杀。然后不久之后他被阿布·法德尔·塔伊尔的另一个儿子、人称“埃米尔卡(Amirka)”的阿布·穆罕默德·哈桑【重名了】从豪萨姆赶走。
埃米尔卡不善治政,横征暴敛,与号称“德莱木之王”的贾斯坦家族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因此贾斯坦家主马纳扎尔(Manadhar)修书一封,送往曾经的阿拉维德统治者哈桑·本·卡西姆[3]之子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Abu' Abd-Allah Muhammad)处,希望他能来做宰德派的伊玛目,统治豪萨姆。阿布·阿卜杜拉此时在巴格达担任阿里派的代理伊玛目[4],他学问很高,精研于神学与教法,在这方面自然能够满足宰德教众的需求。他可谓是乌特鲁什后第一位受众人认可的宰德实权伊玛目。同年(回历三五三年/964),他在鲁德巴尔(Rudbar)加入了马纳扎尔,在经历前期的挫折后,他成功从埃米尔卡手中夺得豪萨姆,并以“马赫迪·里丁·安拉(al-Mahdi li-din Allah)”之尊号进行统治。(由于先前)他得到了德莱木的卡西姆派(Qasimiyya)与吉兰纳赛尔派骨干成员的支持,因此(在统治时期)他极力缓和双方之间尖锐的矛盾,认为两种学说都是合理的。
此时埃米尔卡正躲在豪萨姆附近的一座城堡里,他不断骚扰袭击马赫迪直到被擒。为实现宰德派历来之夙愿,马赫迪决定亲征塔巴里斯坦。[5]回历三五五年(966.1.1-12.16),他击败了依附于武什吉尔的乌斯坦达尔纳斯尔·本·穆罕默德·库希(Nasr ibn Muhammad al-Kuhi)。但由于埃米尔卡(在其后方)发动叛乱,他只能撤军。埃米尔卡(见势不妙)又逃回他的城堡,继续骚扰袭击马赫迪,并在回历三五八年(969.1.1-11.13)抓住了马赫迪,关进牢里好几个月。但迫于马赫迪麾下与马纳扎尔援军之声威,只能将其释放。一年后(970)马赫迪便去世了,葬于豪萨姆。
[1]马尔达维奇与武什吉尔都是哈鲁辛丹的外甥
[2] 前文有所提及,他是乌特鲁什之孙,因此哈桑·纳赛尔是乌特鲁什玄孙
[3] 尊号为“道伊·萨基尔”,阿拉维德王朝君主(917-928)
[4] 原文为Abu 'Abd-Allah, at this time syndic of the 'Alids in Baghdad,
[5] 原文为Faithful to the traditional Zaidi aspirations al-Mahdi then set out to conquer Tabaristan.

(由于马赫迪的去世)埃米尔卡再度回到豪萨姆进行统治。然而他又被阿布·穆罕默德·哈桑·纳赛尔袭击。阿布·穆罕默德先前逃回了雷伊,后来两次率军助其舅父马赫迪,但两次都因为马赫迪对埃米尔卡宽大处理颇有微词,最终愤而离开。这次他终于擒获了埃米尔卡,将其杀死,占领了豪萨姆。一枚产于当地的钱币显示他奉鲁肯·道莱为宗主。齐亚尔君主比苏通(Bisutun,听闻这个消息后)便释放了独眼龙侯赛因·萨伊尔,为其提供人力财力,与阿布·穆罕默德开战,但他不幸战败被杀。其子阿布·哈桑·阿里决定誓报此仇,他成功将阿布·穆罕默德从豪萨姆赶了出去。根据出土钱币来看,此事大概发生于回历三六四年(974.9.21-975.9.9)。阿布·哈桑可能与他父亲一样也得到比苏通的支持,因此(后来成功后)奉齐亚尔王朝为宗主。他在回历三六九年(980.1.1-7.16)仍然统治着,反观阿布·穆罕默德失去了所有权势,十分落魄。
以这个时间(980年)为界,此后有关豪萨姆的历史讯息在史料中显得十分零碎。在此期间纳赛尔派与一些假冒是萨伊尔家族的家伙们[1]为取得宰德派的领导权,将豪萨姆视为必争之地。[2]回历三八零年(990.3.31-12.31),代表阿里派另一个分支的竞争者出现在吉兰,此人名为阿布·侯赛因·阿赫马德·本·侯赛因·穆阿亚德·比拉(Abu'l-Husain Ahmad ibn al-Husain al-Mu'ayyad bi'llah),他实际上出身于布萨尼家族(Buthani family)[3]。穆阿亚德与其兄阿布·塔利卜·叶海亚·纳蒂克·比哈克(AbuTalibYahya al-Natiq bi'l-haqq)在以后成为宰德派伊玛目时均因在教义学说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受到宰德教众的广泛认可。他们的一些法律与神学的著作甚至被也门的宰德派保存了下来。兄弟俩生于阿莫勒,游学于巴格达及其他地方,跻身于白益维齐尔萨希布·本·阿巴德(al-Sahib ibn'Abbad)与雷伊城著名穆尔太齐赖派首席法官阿卜杜·贾巴耳('Abd al-Jabbar)的圈子中。[4]之后纳蒂克回到戈尔甘教了几年书,并将自己的一本著作献于齐亚尔君主曼努契尔(Manuchihr)的维齐尔哈桑·穆斯阿比(al-Hasan al-Mus'abi)。虽然兄弟俩都学了纳赛尔·乌特鲁什的的教义,但他们还是支持与发展卡西姆派和哈迪(al-Hadi)[5]的学说。卡西姆派学说流传于鲁扬及邻近的德莱木地区,在穆阿亚德之前,哈迪之孙雅赫亚·本·穆罕默德·哈迪(Yahya ibn Muhammad al-Hadi)从也门来到此地传经布道,使卡西姆派的事业得到发展。虽然雅赫亚并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但他在里海南岸有力地传播了祖父的学说。他在此地传教数十年,死后葬于恰卢斯河以西三十公里左右的阿斯普勤(Aspchin)(也可能是另一位与其同时期的阿里派冒充者葬在那)。[6]
[1] 即后文所讲的穆阿亚德·比拉与纳蒂克·比哈克
[2] 原文为The town evidently remained the object of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Nasirid and Tha'irid pretenders to the Zaidl leadership.感觉究竟是假冒还是觊觎还得斟酌一下
[3] 维基百科说他们两兄弟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的后代,这个布萨尼家族暂时查不到
[4] 维基百科说他们两兄弟是阿卜杜·贾巴勒的弟子。
原文为they studied in Baghdad and elsewhere and then belonged to the circle of the vizier al-Sahib ibn 'Abbad and the famous Mu'tazill chief judge 'Abd al-Jabbar in Ray.这个the circle of属实难翻,别扭
[5] 也门宰德派政权建立者,遵循卡西姆派
[6] 原文为and he or another c Alid pretender of this time was buried in Aspchin, c. 30 km west of the Chalus river

当穆阿亚德(990年)到达吉兰时,豪萨姆正被一个叫希尔齐尔(Shirzil)的德莱木人统治着,他奉白益王朝的法赫尔·道莱为主,他对穆阿亚德(来到吉兰后)的活动感到忧虑,心神不定。[1]希尔齐尔的预感成真了,穆阿亚德在宰德派的支持下成功占领了豪萨姆,不过只过了一年就被赶了出来。在萨希布·本·阿巴德的劝说下回到了雷伊。
当回历三八七年(997.1.14-12.31)法赫尔·道莱死后,他又来到吉兰进行发展,这时豪萨姆被萨伊尔系(Tha'irid)圣裔阿布·宰德(Abu Zaid)所控制。穆阿亚德赶走了阿布·宰德,在此地统治了两年。但由于纳赛尔派吉兰教众离开了他,致使阿布·宰德在这场争斗中占了上风,他只能再一次撤回雷伊。但阿布·宰德也没有好过多少,他很快就被赶出豪萨姆,并被一名叫阿布·法德尔【重名了】的纳赛尔派教众所杀。萨伊尔家族只能全力支持穆阿亚德,希望他能为阿布·宰德报仇。这时穆阿亚德正在阿斯普勤以西不远的兰伽(Langa),他被当地的卡西姆派德莱木教众拥立为伊玛目。因此豪萨姆便由萨伊尔圣裔基亚·阿布·法德尔(Kiya Abu’l-Fadl)统治【淦,又一个阿布·法德尔】,他名义上得承认穆阿亚德为伊玛目。大概在回历四零零年(1009.8.25-1010.8.14),穆阿亚德在基亚与乌斯坦达尔的支持下出征阿莫勒,该城由齐亚尔君主卡布斯手下的一个纳赛尔派信徒管理。但他在阿莫勒战败了,随后乌斯坦达尔的叛逃令他的处境雪上加霜。幸而卡布斯的继任者曼努契尔相比其父对什叶派抱有好感,他与穆阿亚德签订了和约,并赏赐他与基亚一批财物。
穆阿亚德于回历四一一年(1020.4.27-12.31)去世,葬于兰伽。此后兰伽仍然是穆阿亚德一派的阿里派所驻之地,他们声称是当地卡西姆派的伊玛目。穆阿亚德之弟纳蒂克(死于回历四二四年[1033.1.1-11.25],存疑)在当地仍十分活跃,但具体事迹便不得而知了。回历四一七年(1026.2.22-12.31),侯赛因系圣裔阿赫马德·本·阿比·哈希姆(Ahmad ibn Abi Hashim,世称其为马纳克迪姆[Manakdim])声称自己才是兰伽的伊玛目,并给自己上了“穆斯塔直尔·比拉(al-Mustazhir bi'llah)”的尊号。但并没有持续多久;大概在纳蒂克死后,阿里派圣裔胡卡尼分支(Huqaini branch)[2]的阿里·本·贾法尔·马赫迪·里丁·安拉('Ali ibn Ja'far al-Mahdi li-din Allah)很快被立为伊玛目。他遵循卡西姆派教义,与雷伊的首席法官卡迪·阿卜杜·贾巴勒也有往来。他的统治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直到塞尔柱时期。他死后亦葬于兰伽。
[1] 原文为who was disconcerted by the activity of al-Mu'ayyad
[2] 也是不知道这个家族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