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塑料PEEK,PPS,PEI,PPSU,PSU材料在注塑的时候出现“滞留”等情况,注塑人怎么办?
2023-09-07 10:45 作者:正浩PEEK厂家-叶小姐 | 我要投稿

注塑过程中,熔体在特定位置遇到较大前进阻力时,就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这就是迟滞效应,也被称为“滞流”。特别是当熔体在距离浇口较近的位置,或在垂直于流动向的位置有一个较薄的结构,如加强筋、转接角部位等,就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然而,在主体流动方向上,由于流动畅通,无法形成流动压力,只有当熔体在主体方向充填完成,或进入保压时才会形成足够的流动压力对滞流部位进行充填。但由于该位置很薄,且熔体不再流动,没有热量补充而提前固化,从而导致欠注。高温材料,如PEEK、PPS、PPSU材料非常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解决滞流效应导致的欠注问题的实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增厚滞流效应部位厚度,使其能承受更多热量而有效避免了塑痕的出现。此办法能有效提升承重度均匀性,但不能有效的持续辅助托黄成品斑痕。
2. 重新定位浇口,使该部位成为熔体充填的末端,从而形成足够的压力。此办法能有效减少充填过程中出现的迟滞效应,但浇口痕迹明显影响托黄外观质量。

3. 注塑时降低速度和压力,使充填初期就在料流前锋形成较厚的固化层,以增强熔体压力。这是较为实用的解决措施,既避免了缩痕,又较好地改善了托黄外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