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视觉传达设计考研上岸经验 | 上海师范大学初试第四#王典:勤能补拙,不是天才但可成为

2021-04-23 09:50 作者:突围设计考研  | 我要投稿



“ TUWEING · 中国针对性设计考研备考平台 ”


突围到此真的十年了

2011.01-2021.08

十年如一日,每一年坚持找寻一个新方向

···

2014年,突围“针对性”教学模式的全覆盖

2015年,突围“品牌化、系统化”专业运营

2016年,《高分攻略》系列丛书全国出版

2017年,独家原创“师训体系”建立与传承

2018年,全新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首次升级

2019年,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课程模式

2020年,全面深化教研与教学的内容输出

2021年,扎实推进课程模块化整合与衔接




۰ ۰ ۰


文稿 /突围君@TUWEING

字数 /9053字 /23MIN


2021年,冬天已经过去,我们积蓄了一冬的温暖力量终于得以释放,21届国内各大高校都已经发布了自己录取计划,22届的你们是否已经开始准备跃跃欲试,今年的考生们也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下来自己的紧张情绪迎接即将开始的春天。为了让大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自己未来学习的样子,为了重新坚定自己辛辛苦苦树立下来的新目标,沉淀十年的突围为大家带来了那些高分的故事特辑,这次所有的对话可能都与你的未来息息相关,但却具有别具一格的打开方式。


最困难之时

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之日

|

王典

本科:湖北工程学院,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报考院校&专业:上海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初试分数:388,英语:66,政治:73,设计理论:124,设计手绘:125,初试排名:4,突围暑假班次学员,2021届成功上岸。


TUWEING-ER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专访人

2011年成立,2014年全国首创“针对性”设计考研《突围模式》,出版了《视觉传达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工业设计考研高分攻略》、《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室内篇》、《环境艺术设计考研高分攻略景观篇》、《设计考研理论红宝书》等设计考研必备教辅书籍;成功原创出品了“院校微访谈”、“设计考研上岸专访”、“设计理论21天打卡STUDIO”、“3×7天手绘打卡STUDIO”、“设计考研最后四套卷”、“复试与调剂通关宝典”、“造型解构十六周在线手绘基础课”、“逻辑建构在线理论课堂”等一系列设计考研原创产品与课程体系。


 👀




聊聊你自己,选择这条路。

Tuweing Design: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么?
Wang: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一名特殊的考研人群,我想大多数人都选择大四时或者刚毕业就专心去考研,而我是在选择工作一年后才决定考研,不论从年龄还是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我还是抗住了所有最终一战上岸。所以接下来我分享的经验,也是我个人自由所感,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吸取经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考研规划。我相信你付出了十分努力,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结果的,最后祝愿大家一战成硕!


Tuweing Design:为什么选择考研这条路?
Wang:每个人考研都有不同的动机,但是我想大家最终的目的还是想称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我当时是工作一年后才决定的,这时候你会想我可能是招到了社会的毒打,领略了人间的残酷才选择考研。但其实不是,我毕业后就来到深圳的一家包装公司实习,公司只有我一个妹子,同事都非常照顾我,经常白吃白喝,足足给我长胖了20斤!!(不夸张)。在这种环境下我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考研,是因为考研一直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悄咪咪说我是想当大学老师,(可能以后还会考博),所以考研目的非常单纯!!


Tuweing Design:可以介绍一下自己选择学校的技巧么?
Wang:我认为择校对我来说非常简单,从我决定考研到选学校也就五分钟。我当时一心就想去上海,所以我直接从上海的学校里面挑的,而我又有师范情结,所以能选的就没几个,最终根据自己的实力分析,哪个学校我努力就会伸手够到的;最后就确定了自己学校。因此我对学妹学弟们的建议就是,先去决定自己想去的城市,再去缩小学校范围,然后再去了解你自己最擅长哪个方面,决定你可能考哪种手绘题目会更有优势。(当时我也是根据自己的实力,我自认为自己创意方面还是可以的,想法也很多,所以最终我选择上师);最终根据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后,再去确定你的目标院校。千万不要感情用事,下决定前去想想最坏的结果你是否能够接受。


Tuweing Design:考研前你自己有什么经历?
Wang:可能相对于其他的学长学姐们,我可能比他们多的就是社会经验丰富一丢丢。对于那些还在纠结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考研的同学们,我只想给你们的建议是:

1.要想清楚你目前为止的能力是否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2.是否对你的未来规划有没有清楚的定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

3.考研中,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认真学习,不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也不要到处给自己留后路,决定好就要全力以赴!



Tuweing Design:对于自己这所目标院校有哪些了解和分析?
Wang:上海师范初试手绘是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理论是世界现代史和设计学概论。有人说上海师范手绘不难,理论出题也中规中矩。我个人从客观角度来说,他是很费脑的,他非常考创意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首先,上师初试是在近四年左右才改革,所以能参考的历年题目会少很多。其次,就我今年和去年的考试来说,都是有点“小心机”的,所以老师肯定也是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意的。所以呢,如果你决定考上师,那就从现在开始多看创意海报,多看多思多想。


Tuweing Design:对于目前设计考研的现状的看法?
Wang:大家也都知道考研是现在一大热门毕业去向,研究生的分数一年比一年高,每年研究生的人数几十万几十万的涨,因此早日考研才是王道。考研可能不只是拥有一个更高的学历,而是拓宽自己的朋友圈;虽然考研它也不能决定你未来是否以一定会成功,但是起码我们又重新拥有一次机会去提升自己。


Tuweing Design:决定考研的一些实际行动有哪些?
Wang:当我决定考研后,我是立马就去打听手绘的机构,当时我周围的人都推荐突围,我这个人做决定非常的果断,所以我大概在2019年11月份就报名突围了。当然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也在这里表白我的学姐。(这里没有打广告的意思,哈哈)。这个时候我还在工作,我确定好机构就边工作边学习英语,从最基础的语法开始学起,记单词也是从11月份就开始。大概三月份,也是受疫情影响,我提前了我的辞职计划,专心在家备考,一切就按部就班的开始正式的学习。


Tuweing Design:这一年你的思想经历了多少转变?
Wang:对我来说考研真是一个心态战,我最初决定考研时信心满满,认为我开始的如此之早研究生非我莫属。后在真正接触到专业手绘,理论,第一次写英语真题时,就犹如一盆冷水浇灌在我的头上,英语阅读一次可以错七八个,手绘画的惨不忍睹。当时就想完了完了,我可能不行了。每当这个时候我的朋友就会安慰我,让我挺下去。后来学习慢慢深入,我的状态是越来越好的,信心也是慢慢增加的,以至于最后冲刺的一个月我都是非常自信的给自己加油鼓劲的。



四门功课,备考计划。

Tuweing Design: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时间规划么?
Wang:我的备考时间是特别长的,正式开始是在三月底,整个时常长达十个月。虽然时间很长但是过程会更难熬。我不是那种很会定计划的人,以前我也尝试过像别人那样去定一个天计划或者周计划,但是我是完全做不到的,因此我就放弃了。但是不代表我是无计划漫无目的的,我会有一个月计划,我会给自己规定这个月每个科目需要完成的目标,然后根据自身状态去完成一天或者一周的学习,最后月计划一定是要按时完成的。除此之外,我一天会有一个具体时间段规定自己该学哪个科目,比如我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正式开始学习。7:00am-11:00am是背书环节(我一天里面只有早上大脑最为清醒)1:00pm-4:00pm是政治,而5:00pm-8:00pm是英语;8:00pm-10:00是专业手绘;最后十一点半之前就是我英语记单词的时间和补充课外知识的时间。我会尽量每一个科目每天都会涉及到,以防自己偏科,这也是我最终每一科成绩都没做到托后腿的原因。


Tuweing Design:说一下英语这一科目吧。
Wang:我英语是从四月份正式开始,从4月—8月是打基础,把语法和单词先过一遍,前期我是先做的英语一的真题,大概到8月份我就已经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了。9月—10月就开始正式刷英语二的真题,做真题我会把阅读从头到尾翻译一遍,我个人认为这样既能帮助你记单词,也可以锻炼翻译能力。11-12月份,冲刺阶段,就要研究自己的错题,分析自己为什么错,哪种干扰选项你会最容易掉坑,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同时留两年的真题到十一月份中旬模拟,控制时间,要提前模拟考试状态。除此之外,英语作文我跟的王江涛,背了他的4星的2篇作文,我大概是从6月份就开始背作文了,后期作文背的超级熟练,张口就来。所以我的作文是没有准备模板的,到了考场我是直接自己发挥,其实我认为自己写作文分会高一些。英语阅读我跟的唐迟,他的阅读技巧很管用,今年英语很难,我有些不懂的题用他的方法最终做对了,真的非常幸运。最后就是大家都很担心的英语词汇量,我没有特意去记单词,每晚睡前才会记一个小时左右,平时会把阅读中遇到不会的单词抄写出来,单独记。我的单词记忆法就是在阅读中记忆,死记硬背你会发现你只有在单词书里面才能认识它,到了阅读中你就犹如初见。


Tuweing Design:那关于政治这一科目呢?
Wang:政治这个分数我是不满意的,他是我花心思最多的一门课程。我政治全程跟着徐涛,我为徐涛疯狂打call,一定要选他,保姆级别的老师,按着他的节奏一定可以取得好的分数。我5月份就开始准备政治,最开始只是简单的了解课程。5-8月,打基础,这个时候必须把基础课看完,把笔记整理出来,配合着做选择题来去巩固你的知识点。9-10月,集中做选择题,我当时是把徐涛的题,肖秀荣的1000题都做了俩遍.并且整理错题笔记,把错的题目的知识点单独誊写,单独记忆。11—12月,徐涛的带背小计划开始我就一直跟着,这样后期背书会比较轻松。同时这时候各大机构的押题都出来,我也是做了肖4肖8,以及徐涛的8套卷,都是反复做,每个我都做了俩遍。最后12月份,正式开始背书,我主线是背徐涛的小黄书,肖4出来之后挑着没背过的继续背。实在背不了就熟读,至少留个印象。题外话,今年徐涛和肖爷爷都压的很准,其实不必纠结哪个压得准,而是你不能死读书,你必须理解你背的内容,知道融会贯通,去研究这个答案可以去回答哪些不一样的问题,可以和你的研友互相考一考(当时我和我的朋友经常去讨论我认为这个答案可以回答哪种问题)


Tuweing Design:设计理论这一科目124分达到自己的目标了么?
Wang:设计理论大概七月份之前我是把书都过了一遍的,在突围集训回来后,根据真题重点我花了一个月去整理自己的笔记,9月份正式开始背书,(exam4.us)推荐使用这个背书链接,他会根据你的总页数和你计划的天数来去安排你每天背书的页数以及复习的页数。(悄咪咪说我所有背书都是用这个,超级好用)除此之外,我会去看一些论文和书籍,扩充我的论点,这里推荐知网与设计中设计这本书。今年上师考的题目还是有些冷门的,比如有一题是设计中的经济活动,我其实没有准备到这个类型的回答。但是我当时根据自己所背的相关知识点,从设计——生产——销售这几个环节入手去展开我的话题。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学弟学妹们遇到不熟悉的问题首先去想你所背的相关知识点去回答,所有的问答只是换了一种问的方式,只要你认真去背了就有话可写。


Tuweing Design:今年初试设计理论考题中,哪一个题目你回答的印象最深刻?
Wang:今年上师考的题目还是有些冷门的,比如有一题是设计中的经济活动,我其实没有准备到这个类型的回答。但是我当时根据自己所背的相关知识点,从设计——生产——销售这几个环节入手去展开我的话题。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学弟学妹们遇到不熟悉的问题首先去想你所背的相关知识点去回答,所有的问答只是换了一种问的方式,只要你认真去背了就有话可写。


Tuweing Design:对于你报考的学校而言,你觉得复习理论需要有哪些侧重点去重点攻克,或者说趋势是怎样?
Wang:我认为上师出题正在走灵活的趋势,今年有几个题目都是往年没见过的,但是真题还是有必要研究的,依然还是会有很多知识点重复考的几率。学习理论你就要去扩充你的例子,平时多看看论文,别死背书中的内容。老师更想看到的是有自己思想的回答,而不是机械的答案。


Tuweing Design:请先描述一下自己的手绘基础是怎样?
Wang:我的手绘基础是算不错的,但同时我也是非常努力的。我在突围七天打卡开始,我就一直跟到最后,没有歇过一天。在暑假正式学习后,我经常是不午休的,直接从早画到晚。我在班级排名还是靠前的,所以一直对自己的手绘都是很有信心的。


Tuweing Design:手绘快题的分数你自我感觉满意么?
Wang:手绘可能是我最意难平的一门考试,我认为我一直以来的实力是可以考130的,但是我却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我自己总结的结果:上午考理论由于过度紧张导致流鼻血,以至于我下午手绘一直都惴惴不安;其次我自己可能过于自负,没有在画画前做一个头脑风暴而导致创意平平。在此望各位学妹学弟吸取教训。上师的手绘是考图形创意和字体设计,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总结一点就是多看多思所想,多在画之前去做一个头脑风暴,去发散自己的思维,切记不要提笔就画,这样会造成创意过于浅薄不够具有深度。



Tuweing Design:你是如何看待所谓的风格?
Wang: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因为每个人手感不一样嘛。但是在这种集训突击应该去多尝试不同的风格,到11月份后再去确定自己最后的风格样式,不要过早把自己框死。也别因为看到别人风格明显就自己惴惴不安,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不会有说老师就喜欢哪种风格这么一个说法,练好自己的创意才是王道。


Tuweing Design:今年这个题目你平时有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描述一下自己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思路与感受?
Wang:上师每年最近几年都是考图形创意和字体设计,大家平时都是天天练的。但是上师每年出题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我们必须多去看优秀的图形创意,总结一点多看多思多想。最重要的就是去做头脑风暴,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创意就关乎你的最终得分。



全年复习计划,我的这些特别回忆。

Tuweing Design:自己全年集训的复习体验是怎样?
Wang:我全程都是跟着突围的,突围的学姐学长都是非常有实力的,我为我的学姐学长疯狂打call,超级喜欢她!从最开始我啥都不会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学姐帮助了我很多,我记得我当时有几次状态不太好,学姐也会单独找我谈心询问是不是压力太大,让我不要着急。并且神奇的是我第二天就找到了感觉,还更上一层楼,这就是俗称的瓶颈期吧,哈哈。而且我周围的研友都非常好,我们班级氛围特别好,天天一起点外卖喝奶茶,我一直觉得在突围那段时间是我考研期间最放松的时刻也是最快乐的时刻。


Tuweing Design:可以回忆一下初试过程最有印象的故事?
Wang:考研这一年真的很辛苦,我也特别佩服那些选择二战甚至是三战的同学。考研之前我是有很严重失眠症的,有时候甚至需要靠药物才能缓解的那种。考研之后几乎躺在床上一秒就能入睡,你也可以想象我是有多累。不过我并没有像许多同学一样去每个星期休一次,我是每天都休。我每天中午半个小时会准时观看樱桃小丸子一集,对我来说这是我精神的慰藉。有时候实在压力太大,我就找半天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当时还去看了八佰。其实考研没必要把自己放入过于紧张的盒子里,要让自己时刻保持舒适,找到合适自己的节奏这才是有必要的。


Tuweing Design:突围给了你什么印象?
Wang:最难忘的是在突围的这一个月,真的非常开心。我没有像别人那样画画到深夜过,但是我经常与研友深夜夜宵,白天喝奶茶点外卖,真是很快乐。而且我认为突围每半个月会调休一次,这对整个画画的状态的调整是非常好的,可以劳逸结合。(悄咪咪说我听朋友说他去的机构,没有休息日,每天都好压抑。)所以休息对于考研真的非常重要,不要舍不得给自己放假。


Tuweing Design:初试成绩发布后自己有哪些心态变化?
Wang:初试成绩出来后,我是大喜,因为我的分数算是高分。但是喜悦没持续2天,我被复试当头一棒,然后我投入了比初试更加焦虑的心情去准备。从英语口语到作品集再到上机海报制作,对我来说如临大敌。今年复试时间也非常早,我准备的非常冲忙,以至于复试当天因为我的网络原因完全掉线,让我心态崩掉了,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强装镇定回答完。所以建议各位一定要保持镇定,要稳住!


Tuweing Design:你有自己的研友么?
Wang:考研这个途中是非常枯燥的,我认为研友是非常重要的。她不仅可以陪伴你还可以分享时事资讯。我当时与我的大学室友一起决定考研,她考的海南大学。当时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联系,去分享自己心得或者遇到的困难,我们还会分享糟糕的心情,互相安慰,我认为这也是我考研途中最大的心灵鸡汤源泉。所幸我们俩几年都一战成硕,互相恭祝,双喜临门,哈哈。


Tuweing Design:关于考研复习的心态调整你有什么心得?
Wang:其实考研最重要的就是要稳住自己的心态,我这一生最讨厌的就是背书,当时几乎背啥哭啥,边背边哭。听起来好像挺搞笑,但我确实是这样的情况。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心里暗示自己熬过这时你就会感谢今天的自己,或者去幻想下自己日后美好的研究生活,比如你可能在研究生期间遇到更加优秀的朋友,会去过一个新的地方吃好多好吃的东西。以后你就会飞黄腾达,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以上纯属幻想,请酌情参考)


Tuweing Design:关于复试结果出来后的一些感受?
Wang:复试结果出来我是大喜,因为我刚经历了大悲。由于复试各种网络问题以及心态问题,复试后我的感觉差到爆,一度认为我没学上了。在家痛哭一天,并且绝食一天。(现在想想,好天真好蠢)。在看到复试结果那一刻,我是非常激动的跳起来。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大家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Tuweing Design:给自己未来学弟学妹的一点经验?
Wang:在考研途中我体会到更多的是变通,努力不是让你去转牛角尖,而是要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同理背书也是一样,不是要机械去背书,首先得理解书中的内容再去背书,这样你才能遇到不同的情况知道怎么去解决。并且不要长期抱怨,这解决不了任何事情,你要相信好事多磨,努力就有结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息要灵通,不要闭塞自己,学习手绘多去花瓣,behance,站酷,古田9路等网站去学习。学习理论就去多看论文,知网等各大网站是你最好的选择;而文化课只要按部就班,查缺补漏你也不会太差。加油!你们都是未来的准研究生!


Tuweing Design:有没有自己特别想讲述的一段经历,一个故事或者一段话?
Wang:我想把我妈妈送给我的话送给各位正在考研的学子们说:加油,你将来一定会感谢今天正在努力的你!!


突围“针对性”设计考研

公众号:突围设计考研&设计理论考研STUDIO


我们看见与听到这些可爱的学员们在面对无数次挣扎中的自我反思,也看到了他们在各种现实困难与心理困境面前及时转换的心态——从复习环境的改变,到复习节奏的革新,再到对当下考研如此竞争激烈后的冷静思考——谁都知道,走完这一切不甚容易。但我们依然相信,考研这一关,关关虽难过,但从过去、从身边、从各类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突出重围的方法与经验,实现明年研一并不算难。


视觉传达设计考研上岸经验 | 上海师范大学初试第四#王典:勤能补拙,不是天才但可成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