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民君主国

九、“公民君主国”
现在谈谈另一种情况。一个平民得到同胞的帮助而不是依靠凶狂作恶或者不法暴力成为君主,我称这种国家为公民君主国。要取得这种地位,既不需要完全依靠能力,也不需要完全依靠命运,需要的是一种侥幸的机敏。这样取得君权,要么是得助于人民,要么是得助于有钱人,因为每个城邦都有这样两个对立的派别。公民君主国的由来就在于此:人民不愿被有钱人支使和压迫,有钱人则喜欢支使和压迫人民,这两种对立的需求便产生了以下三种结果之一,即君权、自由权或放任自流。
君权不是出于人民就是出于有钱人,这要看双方的哪一方有此动机。有钱人在看到无力与人民对抗时,就会支持自己中间的某个人成为君主,以在他的荫庇之下满足自己的需求。人民也是这样,他们在无力对抗有钱人时,也会支持自己中间的某个人成为君主,以便得到他的权力的保护。
得有钱人之助而取得的君权,比得人民之助而取得的君权要难以维持,因为君主被许多自认为与他平起平坐的人包围着,以致君主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对他们发号施令或调遣安排。但是,一个得到人民支持而即位的君主,却是只身独立的,他的周围没有任何人——或者只有极少数人——不准备服从。此外,统治者如果有口皆碑、不损害他人,有钱人虽不会满意,但人民肯定满意,因为人民的目的要比有钱人的目的更光彩,有钱人要的是压迫,人民的希望是不受压迫。
再说,同怀有敌意的人民作对,君主绝不会得到安全,因为人民为数太多;同有钱人作对则无损于君主的安全,因为有钱人为数甚少。当然,对君主来说,可以预料,怀有敌意的人民所能干出来的,充其量就是抛弃他;怀有敌意的有钱人则会让他胆战心惊,因为他们不仅会抛弃他,还会采取行动收拾他。有钱人比人民更富有洞察力,更机敏,他们总能使自己及时得救,并能求得他们寄予胜利希望的任何人的支持。但是,君主还是要与人民生活在一起,即使没有有钱人,他也能过得下去,他对有钱人能随时加以予夺,还能随意给予毁誉。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应从两个方面注意观察有钱人:他们为人处世是否完全以你的命运为转移。如果是,并且又不贪婪,就应给予尊重和爱护;如果不是,那就需要检验一下,他们这样做是出于胆怯还是天生缺乏勇气(这时你应当利用他们,特别是利用那些能够出谋划策的人,因为,你在顺境中他们会尊敬你,身处逆境时也无须害怕他们)。
但是,当他们出于野心而故意疏远你时,这就是一个征兆,表明他们更多的是替自己而不是替你着想。君主对这些人应多加防范,宁肯把他们视做公开的敌人,否则一旦你的处境不利,他们必会推波助澜,直到把你毁掉。
因此,得人民之助而成为君主的人,如果明智的话就应当和人民保持友好的关系,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因为人民所要求的不过是免于压迫。但是,一个与人民作对的人如果依靠有钱人的帮助而成为君主,那么他的首要之务就是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做到这一点也很容易,那就是向人民提供保护。这样,人们原来担心身受其害而现在却领受其恩,就会更加亲近他们的保护人,人民对这样一位君主会迅速地倾心拥戴,这将使那些帮助他登上王位的人相形见绌。
所以,一位明君可以采取多种办法争取人民的支持,这些办法因时因地而异,不好给出一定之规,恕不赘述。我只想指出,君主同人民保持友好关系至关重要,否则,一旦身处逆境,他将无计可施。斯巴达君主纳比斯,顶住了整个希腊和一支罗马军队的围攻,大获全胜,保住了他的城邦和他本人的地位;而在危难降临之时,他需要做的无非是处置几个不忠的公民,但假如这时人民都对他怀有敌意,处置几个人就无济于事了。
明君应当依靠人民,这是我的信条,与此相反的则是一个陈词滥调:“立足于民,犹如沙地建屋。”当然,如果一个平民立足于人民,一厢情愿地认为一旦受到敌人或公职人员的侵害,人民将会来解救他,那个说法的确言之有理,但像罗马的格拉基和佛罗伦萨的麦瑟·乔治·斯卡利那种情况,他往往会发现上了大当。但是,当立足于民的是一位能够统率全局的君主,一位勇敢无畏的大丈夫,处逆境而不动摇,不乏未雨绸缪之功,以他的勇气和谋略鼓舞着人民,他就绝不至于被人民所负,他可以确信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民君主国在从共和政体转向专制政治时,往往险象环生,因为有的君主是亲自施政,有的则是依靠政府官员施政;在后一种情况下,君主的地位更加软弱、更加危险,他们完全受制于那些把持公职的公民的意志。特别是在危难时刻,这些人要么会采取行动反对君主,要么就是拒不服从,他们很容易就能篡夺君主的权位,而君主到了危急之时才想到抓取绝对权力,未免太迟了,因为公民或臣民已经习惯于从政府官员那里接受命令,在这种紧急关头也不会听从君主的命令;而且风云突变之时,君主还常常找不到能够信赖的人。这样的君主不要被天下太平时的景象所迷惑,那时的公民都对政府有所祈求,人人都在为国奔走,人人都会信誓旦旦,人人都因为死亡尚在远处而表示乐意为君主献出生命;到了黑云压城之时,当政府需要公民的时候,能找到的人却寥寥无几了。统治者要想做这样的试验将会大难临头,因为你能试验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明君应当竭力设法使他的公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对政府和他本人有所祈求,这样他们才会永远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