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基层“热炕头” 唱响青春“好声音”
近期,有很多年轻大学生毕业后当选为老家村支部书记或者村主任的短视频登上热搜,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基层不是“冷板凳”,而是热情欢迎我们的“热炕头”。青年同志不妨把脚步挪向自己的“浪浪山”,带着乡音,唱响独具特色的青春的好声音。
“热炕头”上听民需,唱响情系家乡的“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养育我们的乡村土地上,年轻人的声音越来越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身影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家乡的发展,非常需要广大年轻人去注入活力。如果我们坐在婶婶姨姨、叔叔伯伯的院子里,和他们“面对面”唠唠家常,听听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我们就会知道,这片血脉相连的土地,仍然孕育着无限机会和可能,等待着我们回来,在这里唱响更多年轻人与乡村的奋斗故事。
“热炕头”上问民计,唱响建设家乡的“好声音”。乡村发展建设的未来一定一片光明,充满机遇,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立足乡村,基层的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不能在网络上搜索出准确答案。李强总理指出,坐在办公室里全是问题,深入基层全是答案,高手在民间。我们不妨坐到老百姓身边,听听他们的看法和意见,听听他们在亲身经历那些困难和问题时,如何用汗水和智慧在乡村大地书写出最佳答案。想要回到基层建设我们的家乡,一个人苦思冥想是行不通的,必须广开言路,乐于并善于拜广大群众为师,才能唱响我们家乡发展建设的“最强音”。
“热炕头”上解民忧,唱响服务家乡的“好声音”。想要为家乡做点事,不一定只能等毕业后返乡创业就业,上学期间同样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放假的时候,可以参加到村子里的志愿服务队——教村子里的长辈们如何操作智能手机,给村子里的留守孩童辅导作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有谁家老人独居可以帮忙提提水拾拾柴……父老乡亲们有很多小小的忧心事、烦心事,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困难,举手之劳间,让两代人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在乡间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