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试着整理邦邦37位角色的自称,并且对此展开讨论!

2021-03-31 22:46 作者:涼风_青叶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汉语(普通话)中,日常常用的自称只有“我”“在下”等,而日语中的自称词比汉语多得多。在日语的游戏剧情文本被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角色使用的自称词所承载的,可以体现角色特点的信息就不可避免地丢失了。

        下图是BanG Dream手游中37位角色的自称,除明日香的数据为笔者考证得出外,其余数据均来自推主ortensia(@danzenXXX)整理的《バンドリ呼称表》[1],表格将附在文章末尾。

        本文会大量用到“平假名”“片假名”的概念,因此事先做一个必要的科普:书写日语的文字有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na)和片假名(カタカナ,Katakana)两种。像“アタシ”这样笔画较直,类似我们的楷体字的就是片假名。像“あたし”这样笔画圆润,类似我们的草体字的就是平假名。

目录

①亚子、育美等用名字称呼自己

麻弥使用的自称“ジブン”

③兰、巴等的“あたし”和“アタシ”

④最平凡的“私”“わたし”“ワタシ”

①亚子、育美等用名字称呼自己

        也就是用自己姓名去掉姓的部分作为自称。例句:“はぐみ、自信あるよ~(中译:育美有自信哦;罗马音:Hagumi, jishin aru yo)”

育美有自信哦~如图为北泽育美“大家一起来”特训后卡面

        这实际上是一种童稚化的语言风格,并且在女生中更为多见。在幼儿园中班,约五成男生和约七成女生会如此称呼自己。到小学阶段,会用名字称呼自己的男生就不足一成了;女生则不足三成[2]。不过用名字称呼自己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即使到了高中,依然有6.6%的女生优先使用名字称呼自己[3]。

        用名字称呼自己是“小孩子”化的表达方式。当然,不排除是故意用童稚化的语言“恶意卖萌”,理解这一点时可大致对标汉语:“人家不要嘛~”

人家不要嘛!出自《摇曳百合》,角色名为岁纳京子

        至于摩卡、亚子、育美、PAREO、七深,哪些是真的小孩子,哪些是借此卖萌,就交给大家讨论吧!

②麻弥的自称“ジブン”

        和“僕(ぼく,boku)”一样,该词作为一种谦称,虽然也有女性(使用率约3%)使用,但总体上是男性使用更多(使用率达10%)[3]。

        另外,“ジブン”是相对“小众”的谦称。在正式场合使用“僕”作为谦称的男性是使用“ジブン”的5~6倍。对于女性,则一般使用“わたし”为对自己的谦称[3]。

        麻弥为何要用“ジブン”来称呼自己呢?个人猜想,是为了体现麻弥谦逊、缺少自信的性格。“わたし”这个自称已经被许多角色用掉;又为了避免俗套,或者为了避免和其它作品中大量存在的“仆娘(以“僕”自称的女性角色)”重复,所以用了剩下一个常见且可以用于女性的谦称“ジブン”。

如图为大和麻弥“甜蜜猫咪”特训前卡面

 

③兰、巴等的“あたし”和“アタシ”

        以下是日语维基百科对“あたし”的说明:“わたし”零碎化的表达方式。虽然日本多数女性比起“わたし”会用“あたし”,但在正式场合还是会好好发音,用“わたし”称呼自己。[4]

        此处的“零碎化(日语原文为くだけた)”是何意?当“わたし(Watashi)”的发音稍变,就变成“あたし(Atashi)”。可以对标汉语“老虎”和“脑斧”(这个例子举得未必妥当。“あたし”是符合日语表达规范的,但“脑斧”除了卖萌,甚至不能用于日常口语)。

         “あたし”的庄重程度也比“わたし”更低。1997年9月对东京多摩地区97名高中一年级女生的调查显示,面对同龄同性的友人,只有33.0%的女生使用“わたし”自称;面对同性前辈、自己的老师,以及在升学面试(正式程度逐渐上升)时,这一比率分别上升至58.3%、75.3%、92.7%[3]。可见,在越正式的场合,女性更倾向于使用“わたし”自称。

        由上可见,“あたし”是一种带随意化色彩的自称,个人来看,这和角色特点是可以契合的。使用“あたし”的角色中,就有巴、莉莎、透子等“奔放热情型”的角色,以及日菜、摩卡等“我行我素型”的角色等。鸫、千圣、纱夜等“认真型”的角色,则不使用“あたし”作为自称。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趋势。

如图为宇田川巴“不坦率的家伙”特训后卡面

④最平凡的“私”“わたし”“ワタシ”

        首先要指出,尽管“わたし”不是女性专属的自称,但从统计结果来看,不建议各位男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用“わたし”自称,除非场合非常正式。分别有51%和28%的男生用“俺(おれ,Ore)”和“僕”自称;至于使用“わたし”自称的男生,无论是优先使用,还是在其它场合可能使用的,加起来也只有3.51%[3]。

        不过,邦邦手游的登场角色以女性为主,那么自称“私”是就很普通的事情了。统计结果也发现以“私”自称的角色是最多的,因此此处不对“私”作专门的讨论。问题在于,为什么燐子会用“わたし”,CHU²会用“ワタシ”自称呢?

        这就涉及到平假名、片假名、汉字的表达效果的问题。麻弥的自称是片假名的“ジブン”,而不是平假名或汉字,以及巴和莉莎的“アタシ”是用片假名书写,也和这个原因有关,此处不做展开。

        “わたし”会让人感觉更加柔软;而“私”给人的感觉更官方化[5]。原因有两点,一是平假名笔画更圆润,看起来更可爱。比如同样是“少女乐团(Girls’ band)”的日语,写成片假名为“ガールズバンド(Gāruzubando)”,写成平假名为“がーるずばんど”,它们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二是“私”为1个字,而“わたし”占了3个字的空间,因此看起来是“わたし”更加缓和。

《1 2 fan club》在游戏中的封面,可以看到这首歌的歌名是用平假名书写的

 

“私”和“わたし”给人的感受是有差异的,绿框中的文段看起来更自然[5]。文段大意:“我不知道”,太郎说。“我也不知道”,花子说。

        个人以为,燐子不用“私”而用“わたし”自称,想来和燐子比较弱气的性格是有关联的。

        关于CHU²用片假名自称“ワタシ”,私以为是因她的归国子女人设。片假名在日语中可以拼写外文词语,有时也用于表现非日语母语者等的语言特征。像若宫伊芙对他人的称呼也都是用片假名书写,比如叫彩“アヤさん(Aya san)”,叫千圣“チサトさん(Chisato san)”等。■

参考资料

[1] ortensia(@danzenXXX)https://twitter.com/danzenXXX/status/1375097527205208064

[2] 小嶋玲子(2003)「自分を示す人称代名詞(自称詞)の発達的変化」『日本教育心理学会総会発表論文集(45)』p.561 日本教育心理学会

[3] 小林美恵子(1997)「自称の獲得一高校生へのアンケート調査から一」『ことば』18号 pp.12-26 現代日本語研究会

[4] ウィキペディア,日本語の一人称代名詞,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8%AA%9E%E3%81%AE%E4%B8%80%E4%BA%BA%E7%A7%B0%E4%BB%A3%E5%90%8D%E8%A9%9E

[5] 教えて、goo!,一人称の表記について:「わたし」と「私」,https://oshiete.goo.ne.jp/qa/466587.html

附:バンドリ呼称表,来自推主ortensia(@danzenXXX)


试着整理邦邦37位角色的自称,并且对此展开讨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