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反思: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

2022-09-11 08:02 作者:心理咨询师晶晶  | 我要投稿

我们的文化里,好像一个特点,天然关注成功,可本质上,成功是无法复制,而失败可以。告诉我谁是怎么成的,还不如告诉我谁在那个地方摔了,因为我也可能在那个地方摔。

因失败而获得的宝贵经验,会比了解他怎么成的更重要。这部分是复盘《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打磨早的概念。

在以前卖房子时,我经常听到这句话。要是我早知道这个小区会涨这么多,我早就买了。早年谁告诉哪有机会,没有抓住,现在不得不来经常看房。

这些话基本上每个买房的人都会说一遍,我也经常说。目的是刺激对方消费,下定决心买。说这些话更有助于我达成交易。

但这个专栏,第1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是,“早”本身,根本不是核心价值 。这是一个残酷且非常扎心的真相,就是早知道跟晚知道没有差别。

本质是,你是否拥有了早背后能够配得上的智慧知识,深入思考,分析研究能力,判断力魄力。如果没有这些,早就没有意义。

能不能成为配得上这个资源机会的人?是比早晚更值得深思的话题。那怎么算配呢?首先要了解这个机会,其次研究分析这个机会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去深入思考,确定自己有机会。最后执行,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落地,变成现实。坚决地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克服阻力,达成目标。

作为投资者,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在这个领域里,一切“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都只不过是“还没走到那个地步”而已,绝大多数到时候就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差多弱了。

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身上特别贴切。昨天参加一个比赛,在比赛之前特别自信,到了真正比赛时,才知道自己有多差有多弱。

也许我该给自己一个警告是:没有走到那一步之前,脑海里所有的想法都是自以为是。要想在关键那步中,有绝佳的表现,必不可少的一定是准备工作和提前的执行,小步试错,快速行动。

如果这件事对我足够重要,就必要多排练几次,设想到所有可能的方案,并为每一种可能设定一个计划,做完这些准备工作。

如果有机会多练习、多实践几次。这才是掌握这个技能的核心方式,事前不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丢人难看。

投资上也是这样,我没有匹配资源机会背后的智慧,不出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老老实实的,至少不损失自己的积蓄。

钱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当我下次做投资时,做一个这种方案或是计划,对我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事。

大约 3% 的风险投资机构(Venture Capitals)“夺取”了整个行业 95% 的回报。

而我要跻身是这个行业,那至少我要付出97%以上的努力。或者说找到我跟他们之间的不同,最大可能的发挥我的优势,这样才有一些概率,在投资比例上获得收益。

我发现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到钱,就会变成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那对此我能做的是什么呢?我要配得上钱,就要成为一个专业人士。

认真倾听,仔细观察,详细记录,依靠自己的能力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不断试错,承担后果。挣扎着不断培养和打磨自己的能力。

在什么事儿上,你“痛心疾首地发现,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每个人都有的,多罗列几个,然后想想看,自己有没有机会“发现的更早?”

在12年,我就感觉房子很有价值,下了买房的决心,但真正买到房子在18年,中间隔了6年的时间,我发现自己的行动晚了,多花了十几万。

朋友买了套学区房特别贵,等到过半年,他赚了60万之后,发现自己要早知道就好了。之前想做销售赚大钱,但过了几年之后发现,收入还不如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要是早有稳定的收入,我可能赚钱更多。我发现这些思考都是关于钱的,关于怎样让自己更有钱,现在生活更好的。

想想看我有机会发现的更早吗?好像是没有的。12年时,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长大,是一个孩子,没长出主心骨。因此没法自己做决定买房,会被周围人的议论所左右。

别人说往东,我的倾向于往东,别人说往西,我的倾向于往西。是摇摆,不确定的,所以好像没有心智能力去做这个决定。

至于买学区房,我没有那钱,掌握那钱的配套能力,我是没有的。即使机会放在我眼前,我也会因为这太贵了,把它打出我的视野。

我在那个时候第一没有识别机会的能力,第二没有钱。所以本质上,我不是配得上这个机会的人,好扎心好难过。

最后关于工作,我是不是不应该提前做销售,应该一直在工厂里上班,有稳定的还可以的收入。我也不知道。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正确,但我需要告诉自己,所有的弯路都是有价值的,可能在未来某一刻启迪我,可能潜藏着某种机会。

我这样安慰自己,给自己找借口。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己心理失衡。让自己有稳定的状态和发挥。但这不能掩盖,当时的自己看问题时,只看到一面,没有综合的评估和判断。

就做出决定,到现在后悔。我早知道就好了。但早并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我有没有早背后配套的能力。

就目前看,在写作,在深入思考之前,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现在我在挣扎着,慢慢起步,开始积累这种能力。这一路跌跌撞撞经历了挺多。

高晓松说: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读万卷书,才能看得清皓月繁星。

前半句是积累,后边是收获。我有时可能会很着急,绕一大圈才回来发现,原来这才是我需要的。

我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到自己的内心,看到上天的皓月繁星,看到大地的厚德载物。在让自己成为配得上的人的路上,与诸君一起行动。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反思:我要是早知道就好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