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千瓦级战略激光,彻底淘汰洲际导弹

洲际导弹加现代化核弹头是2战后全球没有再次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稳定器。不过至今超级大国仍然没有放弃庞大的核武库和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在全球核动态平衡仍然有失衡的巨大风险下。防止超级大国的战略冲动,对可能来袭的大量洲际导弹携带的弹头进行有效防御,是必不可少的战略手段和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而目前的中段动能碰撞式反导。发展到极限也不过能够防御少量的来袭洲际导弹。就算每次发射都100%命中,也拦不住数百枚洲际导弹一起打来的导弹雨。何况一枚可以拦截洲际导弹的反导弹,其综合成本甚至还高于一枚普通的多弹头洲际导弹。这样的拦截效率在经济上也是不划算的。另外一个防御的办法,自然还是过去用了大半个世纪的对等平衡,用大量洲际导弹瞄准对方的导弹发射井和主要大城市和其他战略目标。
这种办法当然可以继续用,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现实的防御手段。不过这种防御说白了就是相互确保摧毁,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那么有没有一种全新的办法。以可以承受的综合成本,彻底防御住所有来袭的洲际导弹和弹头,彻底淘汰洲际导弹,获得全面的战略优势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激光战略防御可能是在未来100年内最可信的战略防御手段。前面也讲过,要具备击落数百公里高度大气层以外的弹头和卫星。那么这种战略激光的发射功率应该至少在1000千瓦以上。而其防御半径,现在看来单一一个固定点,就可以达到500公里左右。如果选址是在高原或者高山之上,这个防御半径应该会更大。而且高原和高山之上,受到云层、雾霾和沙尘的干扰会更小。500公里半径的圆圈,面积可以达到78万平方公里。

只需要均匀布置十几个战略激光的防御站点,基本就可以防护住所有的大城市、工农业区和居民点。如果全部无缝覆盖,特别重点核心区多站点重合防护,那么再增加一倍,30个固定发射站点也足够了。上万千瓦级别的战略激光现在明显已经可以制造出来。毕竟板条式固体激光器已经可以做到1000千瓦以上级别。再提上一个数量级的发射能级,难度不算大。关键是合适的位置选择,要求海拔高,位置好,防护面积大而且附近有强大的电力来源。高原峡谷地带的各种超级水电站就是不错的巨大电力的来源。而且高原面积广大,普遍高度在4000米以上,安排战略防御激光的条件在全球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当然,主要的国力区还在于东部和中部。但是东部也有高山,更不缺电力资源,可以设置功率更强大的战略激光进行大面积的防护。另外在超级电容完全突破以后,也可以考虑发展200吨级的激光战机 。

这样就完全不必再受到地形地貌和能源来源的限制。200吨级的战略激光机可以飞到万米以上高空。盘旋10个小时,随时击落半径在800公里之内的,任何从地平线上刚刚升起的可疑目标。只需要8架左右的这种激光机,就可以防御住全部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西部主要靠高原固定战略激光防御,激光机补充。东部以激光机防御为主,高山战略激光防御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