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红书卸下“正能量”标签

2021-12-09 15:00 作者:鳌头财经  | 我要投稿

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 易寒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在小红书社区,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笔记的分享,记录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正能量和美好生活,小红书通过机器学习对海量信息和人进行精准、高效匹配。”

这是小红书对自己定位的一段描述,然而现实面前,小红书的“正能量”的标签有待商榷。

剑走偏锋的“他经济”

12月5日,央视新闻曝光了小红书平台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内容、推送未成年人身体隐私视频等乱象。

有用户发现,自己在搜索亲子话题相关内容后,被小红书频繁推送未成年人博主创作的内容。而众多自身防范意识不足的未成年人博主,轻则暴露个人隐私,重则成为居心不良者的骚扰对象。对此,小红书对报道提及审核漏放情况致歉,并透露平台将于近期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

2017年至2019年,小红书处于高速发展期,用户规模分别实现了7000万、1.5亿、3亿“三连跳”。

然而,2019年以后,小红书未再公布用户增长数据,这似乎反映出其近两年面临着触及流量“天花板”的窘境。

千瓜数据《2021小红书活跃用户画像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小红书女性用户占比为90.41%,男性用户占比为9.59%。即便按照3亿用户计算,小红书也至少拥有2.7亿女性用户。

或许,小红书正是看见男性用户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才剑走偏锋,依靠不合理手法吸引流量,做大“他经济”。

小红书是“成功”的,2021年7月,小红书男性用户占比达到30%,部分KOL的粉丝中男性占比超过50%。

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从过度包装的原生广告,到“美颜滤镜”构成的失真信息,再到“炫富”“低俗”“涉黄”信息泛滥,小红书是否正在自损品牌?

实际上,小红书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2019年3·15前夕,小红书爆出的“种草笔记”黑色刷量产业链,让这家企业陷入舆论风口。

同年7月2日,工信部通报电信服务质量情况。其中,小红书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

2019年7月底,小红书在国内部分安卓应用市场被下架。

小红书官方作出回应,表示小红书也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与提升。

据《法治日报互联网法治》报道,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10日,小红书平台共接到用户举报不良内容、疑似广告等125.2万次,日均接到投诉举报量超过1.5万次。

2021年1月,小红书关联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内容为罚款2万元,责令停止发布。

而且,自2016年10月以来,小红书所属行吟公司共有20多条行政处罚信息,涉及广告违法行为10多次。

11月3日,工信部在官网发布通报,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共发现38款App存在问题。其中,小红书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

小红书想要破圈,或许应该先懂得“遵纪守法”。

变现能力被指大不如前

资本是逐利的,流量是要变现的,小红书也要赚钱。

11月8日,有消息称,小红书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

对此,小红书回应称:“公司本轮融资以老股东增持为主,感谢股东们一路的支持和信任。小红书团队将继续保持初心,坚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创造社会价值。”

“5000篇小红书KOC测评+2000篇知乎问答+搞定李佳琦/薇娅=一个新品牌”,这个网传“营销三板斧”从侧面反映出小红书“种草内容”的重要性。

有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小红书和近8万个品牌有过合作,其中包括完美日记、谷雨、花西子、UBRAS等品牌。

根据艺恩星数的统计,光是今年上半年,美妆品牌就投放了超过1.5万篇笔记,投放量前14%的品牌贡献了超过77%的笔记投放。

而根据头豹研究院的统计,广告收入占到小红书总营收的80%左右,电商业务占20%。

不过,小红书的营收和净利润均是“秘密”,外界无法窥见,但需要融资也从一个角度说明其盈利并不理想,或者更干脆地说,还处于巨额亏损之中。

近日,有传言称,小红书将于今年赴港IPO,规模至少5亿美元,而此前的传闻是在美股上市。

小红书的一大社会价值是为“种草社区”造福。然而,不少入驻小红书的电商平台反馈,以前社区的内容变现是很可观的,投入10万找人撰写种草笔记,往往能带近百万的营收。虽然现在变现率大不如前,但公司还是将小红书当作重要的种草阵地,因为流量真的不错。


小红书卸下“正能量”标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