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指挥官再访圣彼得堡

2022-05-12 21:25 作者:三英野战苍井空  | 我要投稿

  “小姐,请问指挥官呢?”

  “请问指挥官方便接受采访?”

  “我是北联xx媒体,请问指挥官方便接受采访吗?”

  似乎是北境航线围困的突破,物资的送达,使北联圣彼得堡这个除了雪就是坚冰的地方又慢慢的活了过来。一些媒体不知道从何方得来的消息,竟知道了指挥官在这里修整。他们堵在圣彼得堡最大的船坞处争着采访。门口是挡着的士兵。几个别着刻有红星勋章闪闪发亮的士兵站在最前方。

  “士兵,这是怎么回事?”苏维埃同盟在由士兵组成的“封锁线”后面问。

  “同盟小姐,这些人抢着要采访指挥官。”

  “哦……指挥官谁都不见。你这样跟他们说,是以我的名义下达的。指挥官谁都不见!”

  “请问同盟小姐如何看待指挥官这次突破北境航线围困的决策呢?”

  即使士兵们举着枪对着那些企图跨入船坞附近的媒体,总还是会有几个侥幸冲进去的。冲进来的这个,就是算准了他们不敢开枪这点。

  “指挥官的事情,还能任由你们猜测,胡乱分析?”

  “可是同盟小姐,你总得……嗯……我是说跟我们分享一下指挥官的事情吧?”

  “那可爱的记者先生,您与您后面的媒体工作者有没有想过,你们的报道很有可能泄露指挥官的踪迹,塞壬要是凭着这点打过来了怎么办?我觉得塞壬是比你们聪明的。”

  同盟不打算让他们进去,这记者也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这难道不是一个让大众认识指挥官的好时机吗?”

  记者还是没有走。

  “士兵同志,把枪给我!”同盟朝前方的机枪手命令着。

  “同,同盟小姐!您不能!”士兵劝阻着。

  苏维埃同盟懒得跟他废话,径直走向那位拿着pkm的士兵。

  “记住了,不让你们见指挥官是我的命令!当然,他本人想见我也是不允许的。除非碧蓝航线要求。否则在北联这个地方,指挥官的所属权,只能是北联的舰娘集体所有!”

  “噼啪噼啪噼啪……”

  同盟单手举着pkm机枪朝他们脚下随意的开火,舰娘的体质令她无视那把pkm的后坐力。子弹在地上刻出一个又一个黑漆漆的,冒着烟的洞。

  那些记者有的走掉了,有的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子弹吓的腿软了,缓了好一会才被士兵送走的。

  那些喜欢把事情扩大化,或者凭着一己之力杜撰什么事,想要挖苦,想要去歪曲什么事的人往往都这样,他们怕的是真理的铁拳。

  “哝!还你,不用担心!开枪的是我,他们来问了就让他们来找我。他们也不想指挥官被一群二流的记者围着吧?”

  同盟安慰士兵后快步朝着船坞内部走。

  不过那些记者进去了也找不到指挥官。指挥官现在在圣彼得堡的海军部造船厂带着呢!

  同盟是很少会把心情写在脸上的,所以现在很少人会知道她的心情不太好。不是指见了二流记者这件事,而是昨天指挥官自己私下决定跟伏尔加去修理舰装的这个决定。由于北境航线封锁的完全突破,北方联合集体决定放假三天。第一天是他们到达圣彼得堡的时候,那时指挥官跟着伏尔加去修理舰装去了。所以已经耽误一天了,今天指挥官带着罗西亚去了海军部造船厂。所以也没在。最后一天是要用来返回北联地下城的。是肯定要在秘密专机上度过的!

  同盟的那点小算盘到是被罗西亚无意间全给打破了。她把那两张圣彼得堡夏宫的门票藏在一旁的抽屉了。再过不久它也会失效。权当是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小惊喜”。

  同盟坐在在椅子上,她用着昨天甘古特,塔什干,摩尔曼斯克,喀琅施塔得等人喝完后丢掉的瓶盖,在跟自己下着国际象棋。她原本是准备跟指挥官打麻将的。但现在她只能跟自己拿瓶盖下国际象棋。

  “别这么不高兴嘛!回了地下城他还不是你的了?你总得给他们一点时间吧?我印象里……得有十多年了?我那时还学东煌人留长发染黑色呢!”

  “哼~”同盟把她下面放着的,装着东煌麻将的箱子又往里踢了踢。

  “将军!”恰巴耶夫把白马庄的瓶盖直接扣到同盟国王处。

  “胡闹!”同盟又扒拉开。

  “哼哼……看看今天的新闻吧!可能到了莫斯科你还得想办法把指挥官的踪迹藏起来呢!”恰巴耶夫把印有东煌英雄,人类救星的报纸平铺在同盟面前。

  “呵,还真是劲爆啊。塔什干呢?少了她的活泼我还真是有些不习惯了。”同盟一边看着报纸一边问恰巴耶夫。

  “昨天跟逞强,硬要是跟甘古特比酒量。你也知道,甘古特从来都很惯着塔什干。”

  苏维埃同盟:“喝多了?”

  恰巴耶夫:“岂止啊!甘古特自己喝趴了所有人!塔什干今早到是起来了,不过嚷嚷着头痛,叫我不要告诉指挥官后又去睡了。”

  “那她这个月的雪糕就不要再给了。总得有点惩罚不是?!”

  恰巴耶夫:“都依你!都依你!”

  


  指挥官现在在圣彼得堡的海军部造船厂。由于塞壬的袭击,这里已经荒废了。北联倒也没忘记这个地方,在遗址上又建立了海军部造船厂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新的海军部造船厂早已迁走,旧的设备还摆放在这里。对民众展示如何工作的发动机与流水线还在那里毫无意义的嗡嗡响着。远处偶尔随风摇几下的镰锤旗还在照耀着已经不知道换过多少个管理的地区了。

  “哗啦。”

  指挥官很不舒服,他捂着胃朝他脚下堆着的钢筋踹了一脚。没想到边上的整座墙也跟着踏了。这里的物品总是被随意更改或者拿去卖钱的。这个遗址现在的意义也不过是用剩下的痕迹为北联送去最后一点战争资金。所以这里只有门口的收费人员!

  没想到这座老建筑竟会以这种方式一点一点的为曾经的北联送去最后一丝存在的证明。证明着自己还活着。

  从破败的景象来看,这里好像总是有无业游民与不法分子光顾。指挥官认得出,远处海军护卫舰机枪子弹的流水线传送带。一整条流水线最起码也是要有传送带的,可那里只剩着为了展示这个物体还能运作,所以仍在工作的齿轮了。至于能被搬走的过时废钢的下落,搞不好还是监守自盗呢!

  指挥官把一个相框从灰中抽了出来,也多亏那些掩盖在它表面那一层灰。要不很可能也被小偷卖走了。通常这些历史名人的带着相片的相框比那些废弃钢铁值钱的。如果是印有名字的,那价值也许会翻几倍。所以之前指挥官路过的墙那,只有相框扣在墙上的痕迹,至于相框,不用说也知道。收门票的那家伙,从头到尾打量了指挥官后,确定他是个榨不出钱的穷光蛋,才按照原价放他进来的。在罗西亚把证明给他看过后,他也只是象征性的哦了一声。然后又敲诈后面那些游客了。

  这个地方即使做了个博物馆,好像依然在慢慢的死去。

  “嗯……”

  指挥官把相框上的灰一点一点的擦掉,里面的男人重见天日。那是红海军的库兹涅佐夫。这个被遗忘了的男人今天又以这种方式重现。相框玻璃中隔着的库兹涅佐夫看着外面的指挥官。这很可能是跨过了几个年代以来,年轻人与老年人的一次见面。他上一次见下一代年轻人的时候又是怎样的?

  二人眼睛对视。相框中的这个男人,当年领导红海军顽强的与法西斯作战。看着他的指挥官今天又领着一群人与另外一个可能是文明的存在在殊死搏斗。

  他将这画像朝着阳光处摆好。这时阳光撒过,暖暖的阳光洒在指挥官与库兹涅佐夫身上。这几千年来,几万年来,几个世纪以来……不停温暖着世间的太阳一点一点的温暖着他们。指挥官感觉这个时候,这个破败的地方又活了。

  在这金色的照耀下,指挥官确定,那些进入相框中的人,一定会克服时间的界限来与他们的后辈相见的。

  指挥官朝他面前的画像举手敬礼。

  “怎么在这种地方?这里已经是半荒废的地方啦!适不适合我们来的!我还想让你跟我去圣彼得堡大教堂去逛逛呢!”

  苏维埃罗西亚终于寻他到这里来了。

  苏维埃罗西亚:“这里大概是介绍以往的那些海军元帅的。但是这里破败至此,大概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指挥官:“嗯,知道。可我还是想来这里。总感觉这里会有那么一两个熟人。”

  苏维埃罗西亚:“指挥官……你想起来了?!”

  指挥官:“嗯……一些红色母亲的孩子在一条未知的路上探索,最后失败的事。”

  “哦……”

  罗西亚不再打扰指挥官,转而站在他身后去查询圣彼得堡大教堂的事了。

  这是指挥官第二次来圣彼得堡,之前那次是完成军校学习后,安德烈带着来的。那时波罗的海海域还没有塞壬入侵。这里的沉寂,是那时的圣彼得堡人不敢想的。飞扬的灰尘肖扬跋扈的重新遮盖住那张画像,不过指挥官没有动手去擦拭。任由灰尘卷土重来。

  这是时代的浪潮在阻止着后人跨越时空的界限寻访前人。也许,画像是人们是发现自己的功绩无论再怎么大,也总是会消散时光之沙后才推崇开来的东西吧?

  指挥官感觉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了。




爱沙尼亚地区

  海水在冲刷着海岸。

  安德烈看着这些忙着修建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的士兵,默默的想着:几十年前的人类二次战争也是这样。那时的人们还没有今天意识形态分离的严重程度。人类二次战争,大家还都能是聚在一起为了抵抗法西斯这一个目标。如今超越他们人类文明理解的势力再次入侵他们这个世界。这些人尽管语言不通,信仰不同,甚至地区也不同。但还是在为着人类的未来生活拼命着。

  这只是波罗的海区域海岸边的防御攻势,如今的北联要借着北境航线的突破顺势扭转波罗的海的局面。安德烈也不知道战争会惨烈至何种程度,但就工事之密集来看,他只敢确定会死很多人。

  内陆的住宅区,高层玻璃全部用黑色胶带封死,居民也被疏散至内陆,明明塞壬来前那些国家还是你死我活的态度。现在却要并肩对抗塞壬了……

  是不是一个超越了人类文明,并且确信时时刻刻的的确确会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文明出现时,人类才会携手并进?

  安德烈不清楚。

  这些刚过20多岁没多久的小伙子们在完成工事后也要跟着部队开往最前线。每个国家的小伙子们在历史中的很多时刻都是在扮演这样的一种角色:他们是铁,他们是钢,他们是抵挡在侵略者最前方的那一堵只能用暴力才能推翻的墙。

  尽管有些人会男扮女装去搞那些所谓的“现代艺术”。但终究不是大体。安德烈今年也不过26岁,他与他们一样,也是铸成这钢铁之墙的“钢铁因子”。

  远处,炮兵已经陆续的将152mm火炮安放在混凝土冷却好了的坑道中了。履带的隆隆声,那是火箭炮的就位。根据讨论,他们压根没想在海岸上部署坦克。一旦发现了目标……是指在指挥官行动后,他们造成集体祥攻将部分主力吸引至海岸后,火箭炮便立即火力覆盖近海域……

  如果海岸线被攻破,那他们后面的城市就是最后的壁垒,在那里坦克将会与步兵一起,一点一点的将塞壬推回海中去。身后的城市就是他们的最后防线。对于那时进入了城市的他们来讲,就再也没有沦陷这个词了。

  这群忙着修筑钢筋混凝土工事的年轻人,他们用着红色的血肉与时间进行着赛跑。主动突袭塞壬的计划也许是几个星期后?也许是几个月后?甚至可能是角色互换他们被突袭?他们的劳动成果禁不起事件的推敲,但这个工事又必须存在,所以他们现在拼命的要在速度上超越时间的概念。

  看着这群奋战在一线的年轻人,安德烈转身也去开挖掘机去协助工作了。这在那些士兵前可是个新鲜事。可是,在整个人类的劳动者面前又何止新鲜呢?

  挖掘机推土的声音与海水冲刷着海岸的声音一同响了起来。这群不服输的人就这么一点一点的与时间赛跑着。





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遗址

  “你不舒服?”罗西亚看着哈着腰的指挥官关切的问。

  指挥官:“嗯……是有些……胃不舒服……”

  “嗯?也就今日动身早了些,没有吃上早饭。不至于这样吧?昨日伏尔加难道没有好好照顾您吗?”

  指挥官:“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伏尔加与我聊到很开心,但她太热情了,所以昨日我几乎吃的只有红豆沙包……我也不好意思扫她的兴啊……”

  苏维埃罗西亚:“有时候拒绝也是明智的呢!”

  “嗯,咱们走吧。我想带着这画像。成吗?”指挥官请求着苏维埃罗西亚。

  苏维埃罗西亚:“一般来说,无论什么身份,都是要守规矩的。可是这个地方仅有的售票员都在监守自盗。指挥官拿走一张画像也没什么吧……”

  指挥官:“我会付钱的,可不会白拿!”

  苏维埃罗西亚:“咱们走吧。这个地方太寂静了。我不喜欢。”

  指挥官:“嗯。”

  

  远处的老人,将那些被无业游民恶意踹倒的纪念品,诸如已经不能再工作的舵机,穿着士兵服装的木人模特再次摆好。一旁则是被砸烂了的玻璃,原本是罩着有纪念意义的勋章的。但那些有价值的勋章早已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那老人手写的什么勋章的名字,日期年份,原物品消失的时间的白纸在那。

  当然,一旁展示给游客看各毫米口径的子弹与炮弹是没人打它们的主意的。也没人敢把它们再次熔铸成钢。

  “同……长官先生。”老人尽力扳直他那背重物背习惯了的腰与指挥官说着。

  “先生,可不可以把你手中的画像给我呢?当然,我可以用一些物品来交换!”

  “老先生,这些食物送给您,我与他的事还望您不要声张。”苏维埃罗西亚将她怀中揣着的小零食送给老人。

  老人接过,但是望着那画像迟迟没有放下手。

  “我,我不要食物。就那个画像,可不可以……可不可以交给我?我拿东西来换!拿东西来换!”

  “我找找……”老人紧忙的翻找着。

  “您别走,不会耽搁您几分钟。您别走!怎么就找不到呢?”老人着急的摸索着。

  苏维埃罗西亚:“老先生,我们有的是时间。您别急。我们可以在这里等。他不也没开始走呢吗?”

  “好女娃!好女娃!我找到了,我……我拿这个换!”

  这是一枚银白色的,刻着北联语,勇敢的人的勋章。旁边则是被火焰烧黑了的地方。看得出,这枚勋章陪着这位老人很长一段时间。

  指挥官看了看老人开了口的皮鞋将苏维埃罗西亚护在身后,毕竟是个舰娘,不能随意让民众接触的。他开口对老先生说:“老同志,这画像我是一定要免费送您的。另外这是50000卢布。我觉得这些是足够您度过几个星期的。圣彼得堡距离波罗的海交火区实在是太近了。如果您在别的城市有熟人的话——”

  老人倔强的说着:“圣彼得堡就是我的家!几十年前他们没有将我赶走,今天也不会!死后,我仍会呆在这片土地上!小伙子,你的军装……你也该是军人,你该了解我们这些老混球的。能不能告诉我您的身份?小同志?”

  “您,您得保证不会向任何人说!”

  老人:“这我知道,保密嘛!”

  指挥官:“东煌指挥官!”

  “北联红海军,退役老兵向您报道!”

  “礼毕!听命令,送这画像去他该去的地方!”

  “是!”

  这是午时,太阳在朝着正午的地方前进,老人双手举着画像,好像是在完成一件什么神圣的事一样。他带着那画像朝着阳光前移的地方走去了。指挥官感觉太阳照的他暖暖的。好像他再次跨越时空的界限,与过去的人重逢了一样。

  “老先生!您的50000卢布没有拿走!”苏维埃罗西亚朝着老先生离去的远方大喊着。但迟迟没有得到回答。

  指挥官:“不用了,他们这样的人是不会为了金钱而动摇的……罗西亚,你想看大教堂是不是?咱们这就走吧。一下午大概还来得及。”

  苏维埃罗西亚:“好!”

指挥官再访圣彼得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