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声学问答——水中之声

2020-04-03 05:59 作者:根宁说箫  | 我要投稿


  • 为什么水对声音的吸收比空气少?课本上说,水中1千赫信号的介质吸收率约为0.008 分贝/100米。空气中的信号丢失率要高得多:约为1.2 分贝/100米。

假设可以极快地为声波传播的特定属性拍照。沿着声波,压力从稍大于大气压,复归于稍小于大气压。高压区比低压区稍热一些。两个区域的距离是半个波长:空气中1千赫声波的波长是170毫米。少量热能会从热区域传播到冷区域去。这只是很小的量,因为,在半个周期(我们的例子是0.5毫秒)之后,温度梯度又会反转了。虽然量小,这个非绝热过程就是声音在空气中丢失能量的原因所在。

如果提高频率会怎样?热量传递要走的距离变短(更小的半波长),但可用的时间也少了(更短的半周期)。这两个因素并不互相抵消,因为扩散(热或化学成分)所花的时间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由此,高频声波会比低频声波丢失更多的能量。顺带地,这是我们能判断声音是否遥远的原因之一:遥远的声音丢失了更多的高频能量,这促成了其‘沉闷’的听觉特征。(另一个原因是声音成分间相对相位的改变。)

好,现在我们来深入主问题。三个不同的参数让水中声波的丢失更少。

    • 首先,水中声波传播速度比空气快好几倍。(虽然水的密度要高出约800倍,其弹性模量要高出约14,000倍)所以,在给定的频率下,波长更长,热量要走的距离更远。

    • 第二,水传导热量不如空气那么快。(如果最近在冷水中下潜过,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儿奇怪,但冷水中的感觉大部分是由水的比热较大引起的。更别提出水后可能穿得更多这一条了。)

    • 第三,在给定外界压力下,水温比气温上升小。

正如课本数值所描述的那样,三个效应都作用于同一方向,积累起来的效应是可观的。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

声学问答——水中之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