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57式步枪

(这次开头备注和57轻机枪一样,我希望审核在审核的时候别对我或者台湾省的历史带个人感情,要不然很容易被抓来和台湾同胞对线的)
(我没记错的话,台军也是我们新闻媒体对他们的称呼吧?)
57式步枪是由台湾省联合勤务总司令部60厂(现台联205厂)在建新十二号计划期间,从美国购入生产线之后本地制造的一款仿M14步枪。

60年代,受美国高层欧陆平原战场思维和精确射击为考量的步枪选择标准因为越南战争被狠狠地甩了一巴掌。笨重和大后坐力的M14无法正常适应越南战争的情况。一个无法适应战场的武器即使本体性能如何优越,便难以受官兵信赖。所以不符当时越战战场需要的M14步枪未能继续生产,1964年不得不结束生产线,让美军换装M16型5.56毫米口径步枪
同一时期,饱受弹药种类过于繁杂的台湾省国民党军方(以下简称台军)正在寻找一种可以替换还在使用的M1加兰德步枪和各种杂枪。当时台军一个连就需要大概三种口径的步枪弹、两种口径的手枪弹等各种繁杂口径的弹药。后来,1967年,美军顾问团给台军陆战队第一师提供M14步枪使用,这可能是台军第一次使用M14的记录。1969年,在美军顾问团协助下,太平洋美军司令部同意赠送1万4000支M14。台军只需要支付运费,不过这批M14是来自越南美军的封存步枪,状况不佳,缺件,后经整修后发给部队使用(虽然还有极少数步枪无法整修)。部分台军部队已经换装美国援助的M14自动步枪
60年代后期,台军进口了20支西班牙赛特迈步枪,和美军的M16、M14一起进行了测试。测试中,赛特迈步枪和M16步枪的表现都比M14好,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仿M14步枪。原因如下:
1.台军表示M16步枪和赛特迈步枪子弹消耗太快,承受不住。
2.当时台湾省内,高层打仗的气势还是非常的嚣张(那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常凯申还活着)。而大陆各省地形比较开阔,需要远射程的步枪。
3.M16步枪是柯尔特公司的产品(阿玛莱特卖给了柯尔特),台湾如果要仿制M16就需要支付专利费。而不知道为什么,仿制M14可以省去这笔费用。
4.57步枪和轻机枪是配套弹药(7.62NATO),而M16是5.56NATO,为了使弹药通用性以方便补给而不选择M16。
之后就是争,不停的争。台军疯狂争论到底是仿制M16还是M14好。最后在1966.4月,蒋经国指示:仿制M14最好。下达后,台湾省陆军作战发展司令部对联勤60厂正式发函仿制M14

1968年,台湾省高雄市联勤60厂开始量产仿M14步枪,命名为57式步枪。之后在68年12月到69年1月期间,把57式步枪交给33师97团和步兵学校测试。同时在69年,建新十二号计划的第二款武器57式轻机枪开始量产。和原版比,57式改成白杨木制作枪托。虽然当初联勤想用美方的树脂托技术,但是美方不提供,只能作罢
不过,57式步枪和57式轻机枪一样问题多多,而57式步枪出现了这些问题:
1.零件公差大,导致无法装配或者不紧密。行军途中把枪械零件丢失的情况不在少数。
2.扳机力较大,有些士兵可能扣不动。虽然士兵用挫平一点击发阻铁这个方法降低,但是非常容易走火。而且击发阻铁磨损后,57式容易单打连射击,结果导致枪托断裂折断(真·无托步枪)
3.这个也是M14身上的毛病:全自动射击时后坐力大,甚至无法控制。但是57式步枪因为后坐力带来的枪身抖动过大这个毛病可导致第一发子弹出膛过后,剩下的子弹毫无命中率可言。正因如此,台军命令出厂的57式去除快慢机。
4.和第一个缺点一样,因为装配问题导致零件易松动。不过在射击时,枪械准星、快慢机零件、刺刀、脚架螺丝等这些非常重要的部件也会出现松动现象,标尺弹簧弹力不足。
5.连续射击后护手被枪管烧灼,有可能着火。
虽然问题多,但是如果美方不同意修改,依旧没什么作用,还是只能忍着继续用。70年代初期,联勤仿制美国M14A1重枪管步枪,命名为57甲式步枪,当做轻机枪使用,为了替换还在台军服役的M1918BAR步枪。主要改进是增加了枪口稳定器,同时恢复了快慢机。不过使用过的士兵对其也是差评居多,因为其脚架向后折叠,扛枪的时候硌着肩膀不舒服,解决方法就是私自改变装配方向。有些老兵因为57甲点射散步大,改成单发急扣两发,效果不错。
57式系列步枪枪托有安装托肩板,射击的时候打开搭在肩膀上,可以增加稳定性。但是很多部队都没有讲这个东西如何使用,甚至还有的部队禁止士兵使用,导致很多老兵直到退役只认为这个是保护枪托的。
保养问题上,台军真的是花样百出。有些士兵为了应付检查,用洗衣粉和肥皂洗,甚至还有人用牙膏擦枪管。还有一些士兵使用擦腰带铜环的铜油擦枪管,虽然除锈但是不能防锈,其他的就是拿汽油或机油代替。究其原因,是因为台军制式擦枪油分配过少。
每一支57式步枪都有随枪的维护工具,包括枪管通条。但是基层连队规定,通条集中保管,紧急维护枪管的时候,士兵只能使用粗铁丝当通条。粗铁丝硬度差,弯曲多,对枪管损伤非常大。而有些基层军官要求士兵用枪管通条擦枪管时要通到发热,对膛线磨损很大,降低命中率。如果武器损坏要按照规定上报维修,枪送上去之后,修复时间只能听天由命,而且要按照武器损坏程度处罚士兵。因此士兵的对应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比如表尺松动了,塞小铁片固定,然后涂黑。枪托折断的话,找个离营区最近的木材厂或者木工店,加工一个新的安装上去就行了。
1979年,57式步枪和轻机枪生产停止。1985年陆续撤装存库备用。同年,T74排用机枪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