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骨传导耳机测评大赛,冠军花落谁家
欢迎来到2023年的第N届骨传导耳机测评大赛,最近骨传导耳机和开放式耳机都是炙手可热,万众瞩目的新兴赛道。而我们此次则是专门针对骨传导耳机而举办的,想看开放式耳机的小伙伴也可以静候结果,参考一二。那么这次参与我们测评大赛的选手有哪些呢?最终获胜的会是我们的“老面孔”,还是新鲜出炉的“小黑马”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骨传导耳机的原理总还是要老生常谈一下,随着大家使用入耳式耳机的时间越来越长,因为堵塞耳道佩戴耳机而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耳机“重度患者”们也被迫寻找新的听音乐出路,让一些被中耳炎、耳结石、听力下降等困扰的耳朵们重获新“声“。

听过骨传导耳机会漏音的人可能比了解骨传导耳机底层原理的人要多,那骨传导漏音弊病缘何而起又现状几何呢?骨传导耳机依托于耳机内部的骨传导振子技术进行传声,骨传导振子会把音源信号转化为机械动能,早期的骨传导振子因为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振动的同时会带动耳机外壳,从而声音外泄,造成了漏音的情况。随着技术迭代更新,目前先端的骨传导振子科技已经有效的改善了漏音的问题。
而骨传导的传声方式,使得在能够保持听音效果的同时,敞开耳道。用开放式的姿态,以骨传声,把耳膜从传统耳机听音的压力中“解救“出来,在保有本真生活的同时,用骨传导耳机给生活增加了我们自定义的个性音符。
背景交代结束,有请参赛者入场,我们测评顺序按照硬性条件,使用感受,以及听音体验,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着急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先看这个对比表格哦。
这次要测评的分别是以下几款具有代表性的骨传导耳机
1. 小米骨传导蓝牙耳机
2. 韶音OPENRUN PRO运动蓝牙耳机
3. NANK Pro 4骨传导蓝牙耳机
4. earsopen骨聆SS900 SE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
一、 推荐指数⭐⭐⭐:小米骨传导蓝牙耳机

使用感受:
包装扁且大,感受一般,没什么新鲜的。外观中规中矩的挂耳式,材质为同色系的深浅色拼接。耳机接触皮肤的外观部分,触感较舒适亲肤,搭载按键及充电部分的耳机主体采用的是塑料外壳。整体外观细节完善度较高。

因为此类挂耳式耳机的佩戴感对机身内部所采用的钢材料柔韧度要求较高,而小米骨传导耳机后绕及挂耳部分内部所采用的钢材料较硬,所以整体佩戴舒适度较差。

而且小米骨传导耳机佩戴时接触耳廓上缘部分,相比其他挂耳式骨传导耳机走线角度较锐,让本就算“刚硬“的佩戴体验,雪上加霜。
挂耳式骨传导耳机,没有佩戴兼容性可言,懂的都懂。什么眼镜、头盔、口罩、长发及腰等,就不是挂耳式骨传导耳机的受众人群吧。


按键操作方面是音量加减按键搭配一个多功能键,具体操作感受一般,属于不出错的设计,但也没什么新意。

听音体验:
在一般的环境中,比如办公室、或者夜晚的人行道,音量40%足以听音清晰,没有漏音的情况;音量开到60%的情况下,有轻微漏音。音质一般,遇到鼓点等节奏感强或者低音较多的音乐时,会有一种声音被闷住,让急性子的人想撕掉一层膜的感觉。
总结:
整体使用体验结合价格、性能等各方面因素,推荐指数⭐⭐⭐。适合没有试过骨传导耳机的小白,作为第一款满足好奇心的体验款使用,但针对耳机整体评估下来,价格还是偏贵了一点点,500以内可踏实入手。
二、 推荐指数:⭐⭐韶音OPENRUN PRO S810

使用感受: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打开骨传导耳机头部品牌里所谓的“机皇“。包装没有韶音前代机皇AS800的设计力好,没有被惊艳到。
依然是传统挂耳式骨传导耳机的模样,但外观细节没有小米骨传导耳机做的细致,深浅色之间的拼接感明显。比较奇怪的是后绕一圈的机体部分采用了硅胶亲肤材质外覆,但紧密接触颞骨皮肤的机体部分,用的却是硬质的塑料材质,佩戴时间超过30分钟就会和皮肤轻微黏在一起,佩戴感受不佳。

但相比于小米骨传导耳机,韶音OPENRUN PRO的耳廓上缘机体部分,内置钢材柔韧度更高,可以轻松掰到180度平角,松开也可即刻回弹,从而佩戴时耳廓上缘承受的压力相对而言更小,更贴合。

韶音OPENRUN PRO比较明显的一点是,它的骨传导振子所在部位之外,左右两边各安置了三个扬声面,所以虽说是“机皇“,但其实它不算是骨传导耳机,顶多算是气传导和骨传导结合听音的耳机,对于耳膜的保护力度没有其他纯骨传导耳机那么好。


按键操作依然是延续了音量加减按键和一个多功能键,没啥要多说的。


听音体验:
在正常环境中,音量需要加到50%,才能清晰的听音,同时会伴有些微的漏音。可能是因为传声方式为气传导和骨传导结合,再加上开放式听音,外界环境音的影响会比纯骨导传声方式的耳机影响要大,从而使用中,韶音OPENRUN PRO对设备音量的需求也更高了。
不能说韶音OPENRUN PRO不好,只能说它有点不伦不类。
总结:
可能是对这款的期待比较大,也可能客观而言这款本身就这水平,推荐指数⭐⭐。奔着骨传导耳机听音的小伙伴可以选择其他纯骨导听音的耳机,奔着开放式耳机的小伙伴可以选择比挂耳式佩戴更自由更无束缚的夹耳式耳机。从价格上来看,确实性价比不高。
三、 推荐指数⭐的NANK Pro 4

使用感受:
南卡的包装,有一说一,比较像小时候的礼品包装盒,放在中秋节的月饼包装里面,它能完美隐身就此消失。甚至天地盖的上盖还是有点软包的材质,把传统食品礼品盒的风格发挥的很贵。
本身就算繁琐的挂耳式佩戴方式,NANK Pro 4还比其他挂耳式耳机大上一个size。店铺客服说这款耳机重量30g,但手拿着掂量掂量都知道不止这个重量。称了称,有35g+。
除了重量及外形略显笨重之外,NANK Pro 4的耳机外观和其他耳机相比,也略显潦草。一层带着橡胶味道的硅胶,覆盖在白色的塑料机身之外,贴合处不够细致,白色的耳机内部若隐若现。


NANK Pro 4耳廓上缘部分的耳机内部,使用的钢材可以用“坚硬”来形容,本外形设计中留给耳廓的空间就不够,加上“强硬“的心,使得佩戴感更为骨感机械,用同样的力气,掰都掰不动。

因为重量较重且体积较大,所以NANK Pro 4的佩戴感是几个骨传导耳机里面感受最重的。佩戴的时候耳廓上缘感受到的压力较大,感觉耳朵背着沉重的包袱。


毫无意外的三个实体按键,完成整个耳机的操作。声音加减按键搭配一个开关机键。


听音体验:
正常环境中听音,音量开到30%即可清晰听音,但因为NANK Pro 4其中与太阳穴颞骨处紧贴的骨传导振子,体积较大较扁平,精细程度略低,所以漏音情况与其他耳机相比,较为严重。30%音量正常听音时便已经轻微漏音,若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使用,和小音箱所差无几。
总结:
结合佩戴感受、外观精细度,听音体验,和价格,推荐指数:⭐。
四、 推荐指数:⭐⭐⭐⭐ earsopen骨聆SS900 SE

使用感受:
这款是骨传导耳机里面比较特别的存在,有测评过他们家的经典款。新款SE就是在经典款基础上进行了内部技术的更新以及操作方式的改变。
earsopen骨聆SS900 SE的包装比较小巧,简约的腰封配合纯色底色镭射光圈的天地盖设计,大气和设计力都有体现。

终于!终于不是挂耳式的骨传导耳机了,压箱底的重要位置给特别的它。earsopen骨聆SS900 SE着实打破了骨传导耳机千篇一律的佩戴方式,它带着充电仓、真无线、夹耳式强势走来了。圆润可爱的充电仓,依然是同色不同材质的错落拼接,blingbling的珠光漆材质和防滑的磨砂材质在SS900 SE的充电仓上和谐又大方的共处一室。两只又像豌豆又像宇宙飞船的耳机本体,以耳夹一样时尚简约的外形,搭载骨传导的传音方式,轻轻巧巧的就能佩戴在耳朵上。

替代挂耳式骨传导耳机后绕的一大圈的,是SS900 SE仅约1.5cm长的弯臂。因为内部嵌合了记忆钢丝,虽然力臂短,但依然可以轻松掰到180度,松开后弹性依旧。

earsopen骨聆SS900 SE是少见的真无线骨传导耳机,传统挂耳式骨传导耳机所存在的限制,在SS900 SE上都被打破。骑行可以听着音乐戴头盔;citywalk可以戴着耳环、墨镜、口罩听音乐,漫步树荫;长发及腰的人群可以自由无束缚的感受骨传导听音的体验。要自由!要舒适!还得是真无线啊!


earsopen骨聆SS900 SE的机身没有实体按键,感觉每一方面,它都做到了创新和与众不同。SE采用的是双点触控,比一般的触控要多加一个手指,但多加的手指保证了避免使用中的误触。真是,花最小的力气解决问题,促成的结果也是新颖又实用。



听音体验:
在一般环境中使用,。开到60%的音量,会出现轻微漏音情况。作为专业的骨传导耳机,earsopen骨聆SS900 SE依托于自主研发的微型骨传导振子,所以耳机能做到小巧轻量真无线,且同时提升音质。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时,耳机里传来的音乐就像天外来音,整体听音感受既通透又沉静,仿佛整个宇宙都是音箱,站在穹窿之下的你和身边的一切融为一体。
总结:
earsopen骨聆SS900 SE是真行。推荐指数⭐⭐⭐⭐。其实我是想给5颗星的,但是我觉得骨传导耳机还有进步空间,如果你要买骨传导耳机,选它,如果你要买开放式耳机,选它,如果你要买好看的耳机,选它,如果你不知道要买什么样的耳机,试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