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街历史
倚邦,古普洱茶核心产区,位于古茶山之首,是普洱茶源头。在傣族语中,倚邦意为“茶山”’在倚邦,茶山的概念并非只指一座山,而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这其中不仅包含江城,也包含着勐腊。

从历史追溯,古时称为“茶山”的产茶区正是现今的倚邦、蛮砖、攸乐等产茶区。陈椽教授所著《茶业通史》曾提及:“茶山有茶树王国之美誉,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发祥地。茶山茶芽叶肥壮,持嫩性强,香味独特,是制作普洱茶的上乘原料。”
明隆庆四年(1576年),明朝再在倚邦设茶讯司,专管倚邦茶园。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著名学者徐霞客也曾到过倚邦,在游记中记述倚邦茶主要产于倚邦街,并论其茶叶特色为“大叶如扇,一叶可以当一壶用”。
清初,为保证茶马古道的畅通,清政府对各茶叶产区严加控制,尤其对倚邦更为关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取“依靠北方茶销售之意”,将倚邦易名为“倚邦街”。清雍正七年(1729年),倚邦制成团茶、饼茶出贡,皇帝赐给“瑞贡天朝”匾一块。

清咸丰六年(1856年),倚邦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清起义。义军攻占倚邦街,进而攻占了易武、勐腊、思茅、江城等25个村寨。坚持斗争数月之久。清同治二年(1863年)底,起义失败。义军与清军战斗的遗址至今尚存。
数百年来,倚邦的茶叶一直是云南茶叶的标杆。然而,从清朝末期开始,倚邦茶叶却因各种原因开始逐渐衰落。到民国时期,倚邦的茶庄多数已经卖到易武。1951年茶叶公司收购倚邦的茶叶全部归并到易武加工生产。

但是,源于普洱茶名声的不断提升和爱好者对普洱茶产地的追捧,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恢复这一产区的历史声誉和品牌。近年来走红的《普洱茶记》作者周重林、徐杉等多次前往倚邦考察,提出倚邦是真正意义上的“茶马古道源头”;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吴远之也多次考察倚邦,决定重新打造这一品牌。2006年9月,“茶马古道源”纪念碑在倚邦落成。
七象茶业起源于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遇见神仙姐姐的云南无量山,无量山为云岭山系,东临把边江,西靠澜沧江;七象的祖辈世代生活在无量山“双江畔”,依托滇藏茶马古道,以传统种茶、采茶、制茶、运茶(马帮汉子)、售茶的古法讨生活;茶,深深的融入了“无量山”族人的血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七象茶业,↓↓私老喵说茶,享茶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