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制化轴体润滑
本文主要用于记录个人经验(防杠)
我最开始进入客制化购买的轴体分别是ghp1和高特紫。由于看过许多高特紫润滑过后就能获得极大提升的视频所以开始学习轴体润滑。那个时候完全不懂,所以犯过很多错误。以下为不完全列举:

1,润滑了轴心小脚,而高特紫是重茶类型,润过直接变线性轴(当时用的是昆仑二号)
2,润滑了轴心柱,获得了噗叽噗叽的声音(难听得想……)
3,用昆仑二号润滑了能润滑的每一个地方,上盖上的润滑减小了回弹声音,弹簧的润滑去除了绝大部分弹簧音;其他地方毫无意义,几乎没有变化。
刚开始不懂得轴体润滑的时候什么轴都想拆开润,妄想着润轴就能集大程度改变轴体顺滑的和杂音。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从现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的轴体和价格区间就可知一二,有些轴还是有他贵的原因。
如果有人问我如何润轴,我应该会告诉他:在轴体能不润滑就能接受和使用的情况下,请不要拆开轴体。除非你的键盘配列比较小,相信我,润轴会毁掉你对键盘所有的兴趣。
你已经下定决心要润轴了,往下看吧;
那么轴体的润滑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呢?我对前期的准备工作提出如下三个原则:
1,有时间,有耐心,有一双手;
2,如果对顺滑度有要求不要妄想用低价轴体(我指的是真正的低价,一颗1元乃至五毛以下);
3,润滑脂(油)才是润滑步骤的重中之重,其他工具不用太好(富哥以及批量作业玩家勿扰);
以下是工具和耗材准备:
轴体,润滑脂(油),润轴笔(就001的水彩勾线笔挺好),开轴器(对于大卡扣轴体和四脚卡扣轴体可以分别用刀片和镊子代替)
下图:左为大卡扣轴体(高特紫),右为四角卡扣轴体(hg黑)

非必须(批量作业适配):润轴版,轴心抓取器(ic抓取器)
极度小白科普:润滑脂(油)的粘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浓稠度,粘度低的流动性好,粘度高的流动性差

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轴体上盖、轴心、弹簧、底壳。如果你发现你的轴心分为两个部分,一般来说是类樱桃青轴,建议是没有必要润;如果你发现你的底壳一眼看去全是塑料,应该是凯华box系轴体,我建议也没有必要润,因为太难拆装了,除非线性轴可以润一下轴心。

润滑部位分别有 :
1轴心导轨(底壳导轨)
两者放到一起说是因为通常你只需要润一个就行,因为他们是互相接触的,就像胶水粘两张纸你只需要涂一边。如图:


2上盖导轨顶点
主要是减小轴体回弹撞击上盖的声音,如图:

3轴心小脚
对于所有段落轴体(类茶、提前大段落、类青)不推荐润滑此部位,通常是为了减小弹片音。对于发生段落轴体,本身巨大的声音会掩盖几乎所有杂音所以暂不考虑润轴(高特青、绿yyds)。但是如果是类茶轴或者提前大段落轴体或者静音段落轴体,弹片音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有一个折衷方案,将较高粘度润滑脂涂抹在弹片与小脚接触面的背面,通过增加弹片弹性形变的阻尼减弱弹片音(本操作相对难度较高)。

对于轴心小脚异或弹片的润滑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避开弹片触点,这就是开关触点,如果润滑脂覆盖导致触点电阻激增或者促使触点氧化,你的轴体就无法工作了。
4弹簧
通常是为了消除弹簧音,比较简单不做过多讲解。无论是偷懒直接将润滑脂润滑弹簧全身还是细致一点用润轴笔润滑弹簧两端都是可以的(实测只润滑一端基本就能达到效果)。
5轴心柱(轴心柱导轨)
极度不建议润滑的部位,如果不小心润滑过多会的到非常难听的声音和难受的手感。如果实在想最大程度改善轴体顺滑程度,建议用粘度相对高的润滑脂尽可能少的润滑轴心柱上半部分,避免润滑脂流到轴心柱底部。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可以用餐巾纸卷起来伸进去清理。


6底壳
通常轴体润滑不会涉及这个地方,对于轴壁触底轴体而言这个操作可以相对减小触底的声音,但是对于轴心柱触底轴体没有多大意义。同时也不推荐向轴心柱导轨内添加润滑脂减小声音(详见4轴心柱润滑解释)。

以下就是碎碎念了:
目前就我用过的轴(六十种左右)而言,几乎所有的轴心都是pom材料,pom塑料有自润滑性,但我觉得这个性质在键盘轴体上难以体现,尤其是在所谓客制化键盘玩家手上。没有批评的意思,但是我回想我自己的键盘,没有一种轴的使用时间超过两年。pom的自润滑是需要磨损来体现的,就靠轴心和上盖完全不紧密的结合和玩家短时间的使用根本不能体现pom塑料的优势(顺滑度方面)。我想说材料对于轴体手感的优化微乎其微,塑料参数里能震惊行业的升级在手感上的表现竟然不如一点廉价的润滑脂?!
前不久樱桃抖音官方有一个视频引起了键圈轩然大波,里面有一些论断确实很离谱,但是我觉得有几句话还是对国内键盘厂家有巨大的警醒作用。键盘作为一个工具,他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实用和耐用。客制化毕竟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而且目前有很多让人觉得难受的事情发生,对消费者、对厂家、对玩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击。轴体的多样化、对敲击声音的不断追求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将生产成本中较大比例投入到这些方面的话,国产键盘终将成为一种玩具,玩家收藏的edcc属性玩具而已。(edc是every day carry的简称,个人也有点兴趣,edcc是every day can't carry,只能当摆件的玩具,hhhh)
对于更高素质的无线,对更好的颜值,对更高的续航及使用寿命,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不懈追求必将是键盘行业最终的样子。就最近两年,圈内各种轴体层出不穷,换色科技居多创新偏少,我也玩过许多轴体了,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梦想中的键盘是由罗技无线主控、qmk固件有线主控、樱桃轴体、84--98之间配列、扎实的外壳(塑料异或金属都行)、巨大容量并足够安全的电池构成的。对于灯光、屏幕、gasket结构、麻将音、新鲜轴体……等等时兴关键词,我实在是提不起一点兴趣了。
写在最后
如果一个轴体玩家买到手还需要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工作,我认为这不是一颗足够优秀的轴体。如果一颗轴体的寿命不能达到标称寿命的一半,我不认为这是一颗合格的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