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41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

2023-04-16 22:32 作者:赛柏蓝  | 我要投稿

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期间,4月6-7日,第41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据悉,本届论坛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指导,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主办,由湖北省楚商联合会、湖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协办,由赛柏蓝承办,并得到了飞书、药销通的支持。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医疗保障局、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领导,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佛大学等机构院士、教授,九州通、天士力、人福药业、广药集团、上药集团、南京医药、鲁南制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京东方集团等知名药企董事长,知名医院院长、医药投资家、研究机构等50多位嘉宾出席、演讲,500余位医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管等专业代表参加。

论坛举办: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探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牛正乾在主持中表示,“二十大”报告提出四个面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过去的“三个面向”增加至“四个面向”,其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新的提法,这无疑会为我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牛正乾

医药产业、医药企业作为生命健康闭环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解答国家的“健康之问”?如何围绕公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发展思维,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到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是我们每位业界同仁需要思考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第41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期间隆重举行,会议聚焦新时代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探讨社会经济、产业政策对医药企业影响及战略应对思路。

探讨“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内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第八届轮值会长、上药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赵勇在致辞中表示, 领导人在二十大报告当中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追求标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定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受战略驱动和政策驱动的影响,医药健康产业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次论坛集聚政、产、学、研、用各个领域的专家,围绕政策趋势、产业趋势和市场趋势,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健康,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第八届轮值会长赵勇

赵勇表示,我国制药工业已经开始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结构转型和发展新阶段,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产业技术体系不断健全,为推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满足公共医药需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制药工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整体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供应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创新生态初步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增强,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新冠病毒疫苗多条技术路线品种陆续投入使用,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既体现了中国医药企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行动和作为,也体现了中国医药行业在全球卫生健康事业中的地位和贡献。

“十四五”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医药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和企业在转型和创新发展中也会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产业集中度不高,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需要加强,仿制药、中药、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控制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原料药绿色生产工序问题仍需要得到解决等等。

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医药企业加快技术变革,管理变革,动力变革。需要有新体制机制,新政策引导,也需要新靶点,新技术的支持,也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市场多方协同作战,共同构建产业生态圈新格局,为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做出新贡献。

湖北省、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湖北省楚商联合会执行会长、九州通医药集团名誉董事长刘宝林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的举办,旨在营造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增强社会对健康的普遍认知,为医药产业与普通民众之间建立更具韧性的纽带,为大变革中的医药企业树立强大的信心,让每一位医药健康的从业者感受到美好未来的希望。

湖北省楚商联合会执行会长、九州通医药集团名誉董事长刘宝林

刘宝林说,近年来医药领域一系列深入、果断的变革,其决策的基础就是“将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之上”。如果掌握了这一点,就会看到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目的是什么;也会明白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想要达成什么结果;当然也会懂得严格管控、综合发力、倡导合规对医药行业意味着什么。

他表示,常言说“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说的是做事要开源固本,才能求得不断发展,看问题要追根溯源,才能抓住本质。对于医药产业来说,这个本质:就是人民的健康。如果我们的创新,让人民健康更有保障,那它就一定会受到人民的欢迎;如果我们的努力能让人民获得健康的成本更低,那我们就一定受到人民的爱戴;如果我们的付出能让人民的健康更有质量,那我们就一定会受到人民的尊敬。

刘宝林借论坛致辞的机会向刚刚进入医药行业的年轻同仁表示:如果您能将“为了人民健康”这句话作为工作的目标、人生的追求,即便将来您没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企业家、优秀的管理者,也一定会收获一段不平凡的职业生涯。医药产业身负人民健康所托,行业同仁的努力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他表示,湖北作为中部地区战略节点,近年来高度重视大健康产业发展,将生命健康产业确定为湖北省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进行突破性发展;下一步,湖北将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健康食品等4个重点领域,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湖北省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规模稳定在全国第一方阵。武汉市也在着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大健康产业链条,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加速打造创新平台,推进大健康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欢迎各位领导、企业家、医药界同仁多来湖北、武汉走一走,为这片热土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多提宝贵建议;也诚挚希望医药界的同仁深入了解湖北省健康产业规划和政策,抓住机遇、共谋发展新篇章。

医药工业当前发展与“十四五”展望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吴海东从“二十大”报告的高度,站在整个医药产业的角度,以及行业现在面临的现状,特别是去年、以及今年的1、2月份面临的挑战,给与会者带来了很深刻的分析。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吴海东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学恭为大会解读了“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与展望”,他表示, 从行业指标来看,受疫情影响,“十四五”开局后行业增速是大起大落,2021年医药行业营收增速指标是19.1%,2022年增速就降到了0.5%,随着疫情的过去,未来医药行业将迎来向好的增长局面。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学恭

本届论坛,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长李亚武解读了“药品生产流通新政策”,特别是MAH政策给药品生产流通带来的新机遇。

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处长李亚武

医保改革趋势与药物经济学评价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在“国家医保支付改革趋势”的主题分享中分析,未来国家医保支付的重点将会在“全覆盖、调结构、强监管”等环节着力。他表示,下一步重点将是创新企业绑定医疗机构,共同进行支付方式的改革,倒逼医药企业做真正的创新,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

另外,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转型发展,对医药企业来说有巨大的机遇。随着全民全民健保逐渐成熟,有明确临床健康效益的预防保健药物将迎来巨大市场红利。关于全民建保的发展阶段,毛宗福预计2020-2030是融合发展阶段,2030-2035是转型升级、正式过渡到全民健保制度,2035-2050是走向成熟。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教授在“运用药物经济学推进医保科学定价”的主旨分享中表示,各国的医疗卫生的支出在本国的GDP中所占的比重,在过去四五十年当中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不出大的因素影响,到2050年左右,医疗卫生占全球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宏观经济的比重,预计将高达30%,中国则有可能达到20%,这针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为福利、就业机会、技术空间、服务空间等带来巨大发展机会。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

在这个大背景下,当然要去讨论医疗卫生持续增长,它带来的机会和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医疗卫生费用不断上涨,其中有哪些是不应该的、不合理的、浪费的部分,这引起了各个国家对医疗卫生技术、医疗卫生服务开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卫生技术服务。我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了以后,通过药品价格谈判重要的一项工作,以药物经济学推动医保科学定价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于医保支付改革,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牛正乾提醒医药企业一定要把政策吃透,同时也对医保部门提出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百姓有感、企业有利”的16字期盼。

清华大学老科协医疗健康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耿鸿武基于医药招采总结的十大趋势、五大影响、七个步骤、五大动作同样让现场观众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老科协医疗健康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耿鸿武

新时代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在演讲中表示,领导人在院士会议中专门提到了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中药目前在工业制造当中处在一个智能制造转型阶段,目前制药工业大幅度处在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其中1.0是机械化、2.0是自动化、3.0是数字化、4.0才是智能化,提升中药的质量均一性,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大数据是中药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挖掘和利用大数据,是实现中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

他认为,在新一代中药智能制造技术展望过程当中,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的引领下,我们将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技术和中成药制造的工艺的融合,以制造高均一性实现中药制剂为目标,现在中药的制剂目标,来不断加强中药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智能感知和信息集成方面,打通智能制造当中的感、联、知、控、闭环;二是在全局建模和工艺优化方面,来实现基于模型的中成药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决策和质量优化。三是在工艺仿真和连续制造方面,仍然要继续下功夫,采用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机制意建模方法,精细理解物料、装备、工艺、多维交互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开发符合现代中药制剂学特点的连续制药装备,提高生产连续化程度和效率。

面对新形势,医药企业应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只争朝夕,全力以赴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在论坛发表了题为“当前我国医药工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演讲。他表示,目前“十四五”开局医药行业增速波动较大,行业创新持续加速,国际化步伐提速,资本助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分析了“十四五”中后期行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

王孝洋表示,“十四五”中后期医药行业面临的主要形势包括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升级,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全球医药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等。同时,行业也面临相应的困难需要克服,包括创新驱动动能仍需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合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等。

他表示,应全力以赴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化创新与跨界融合能力,强化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推动医药制造能力系统升级,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方的路会有曲折,但也充满希望。”王孝洋表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更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只争朝夕,全力以赴。

聚集医药企业战略发展与投资布局

哈佛大学医学院吴功雄教授在论坛上发表了“基础研究在源头创新及医药产业中的意义”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全球医药创新研发的进展,我们创新药研发的几个阶段,提出了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

哈佛大学医学院吴功雄教授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知名医药企业家共同探讨新经济环境下的医药企业战略突破话题,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李杰、九州通医药集团董事长刘长云、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张贵民、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吴清功,共同分享了医药企业战略制订、新形势下的战略突破等战略话题。

圆桌论坛:新经济环境下的医药企业战略突破

本届论坛上,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京东方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张伟、南京医药副总裁彭玉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时代方略董事长段继东、赛柏蓝总裁韦绍锋,共同探讨了医药企业战略创新下的投资布局,分享了他们的投资理念、值得关注的投资赛道、项目。韦绍锋还向参与圆桌讨论的上述嘉宾--赛柏蓝健交所高级顾问介绍了赛柏蓝健交所成立半年以来的工作进展,已建立起300多个交易项目的服务平台。

圆桌论坛:医药企业战略创新下的投资布局

在本届论坛“中药战略,从研发到市场”环节中,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欣在本届论坛上分享了“中药新政下的研发布局,打造事业发展基石”的话题,上海桑迪品牌合伙人李从选分享了“新消费趋势下,中药品类创新方向”的话题,知名医药营销专家孟庆亮分享了“从0到1,快速打造中药样板市场”的话题。

从左至右:孟庆亮、王欣、李从选

中成药集采,品种、区域扩围在即

对于牵动着行业神经的中成药带量采购,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招采处副处长李栋表示对竞价规则和降价趋势做了详细解读,他表示,下一步中成药集采要继续扩大品种,扩大区域。

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招采处副处长李栋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左笑丛、天士力医药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江、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副总经理黄海文、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欣等与李栋共同举行了圆桌讨论,大家认为中成药的集采规则就是医药企业发展的指挥棒,在价格的优先情况下,注重质量、注重创新是医保局、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当然也是医药企业的“应对之道”。

圆桌论坛:中成药集采影响与企业建议


“国谈”品种进院使用最后一公里

关于“国谈”品种进院与使用环节的实际困难,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兼政策法规专委会主任张自然博士认为,打通最后一公里,重点在医院、药店和商业保险。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兼政策法规专委会主任张自然博士

同时,湖北省卫健委药政处处长曹勤、苏州市立医院药学部主任孙坚彤、君实生物副总裁陈巍、百济神州中国区副总裁黄艺凤等共同举办圆桌论坛,深度讨论了国谈药品的可及性话题。

圆桌嘉宾们建议,医院把使用医保谈判的品种纳入考核,提高积极性,借助双通道药店,通过价格协同,处方流转来解决这个问题。

圆桌论坛:“国谈”药品的可及性

机构改革与医药企业合规、敏捷组织构建

本届论坛,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员、健康国策2050创办人梁嘉琳分享了“新一轮机构改革对健康行业的影响与建言”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机构改革给行业、企业、市场带来的影响,并给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梁嘉琳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左力在论坛上分享了“加强企业合规体系,推进医药合规行业改革”的话题,她表示,合规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1年起已在全国 10 个省市开展合规不起诉试点;国务院国资委则将 2022 年定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强化年”。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等 8 家国字头行业协会,去年发布了《医药行业合规管理规范》,随后又制定了医药行业企业合规师职业标准,推出了《医药行业企业合规师专业教材》,并于上个月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提出了今年医药行业合规的8项工作任务,其中医药行业合规师的培训工作,将联合赛柏蓝等共同推进。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左力

飞书医疗健康行业负责人涂凡,分享了“聚焦敏捷,战略落地,助力医药产业创新”的话题,分享了飞书在多家知名医药企业中应用、助力产业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等目标的实际案例,受到参会者的关注。

飞书医疗健康行业负责人涂凡

本届论坛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李镭、国家工信部/湖北省工信厅等相关领导、嘉宾共同出席。


第41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