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读书笔记,28条非常有用的规则
1.选择和努力:判断浪头的方向和速度远比知道如何滑动船桨重要,只有风平浪静研究划船桨才有意义。在稳定社会能力才决定一个人多大成就,在高速发展时代,机遇和天时远比能力重要。
一个人的命运靠天分靠奋斗,但更重要的是考虑自己所处的历史进程。梵高的画卖不出去最大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不属于那个时代。
2.社会的运转:一直存在两套秩序,第一套是道德礼节情理,是表象,人人挂在嘴上,社会遵从其为正统。第二套是各个利益方的利益纠葛,是本质,人人记在心里,只可做不可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动力,但难免会造成一些破坏和对他人的践踏。
千万不能用第一套的大道理来要挟大家完成第二套秩序的事情。
3..社会的阶层:基层社会拼能力(勤奋和忠诚),中层社会拼关系,高层社会拼血缘。(例:几十衣服看质量,几百块看款式,几千块的看牌子)
4.财富的本质:水往低处流,财往高处走。信用度越高的地方越聚财,高房价的本质是储存量社会的大量信用,在房子的信用度被取代之前房价不会降的。信用,才是一个社会真正的基石,而信用的本质,是价值储存。
5.财富演变:用钱买不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个人名下的财产会越来越少(使用权和所有权会被分开),财富趋向无形化,未来一个人的信用将越来越值钱,每个人都会是独立的经济体,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明晰化。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完善,越来越多人财富趋于骨质和市值,就是坐拥千亿财富并不代表任意花这笔钱,而是意味着拥有千亿资源的调动权。万物皆不为我所有,但是万物皆能为我所用,才是大道。
6.高考教育:高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社会阶层的打乱重组,给底层人们逆袭的可能。人生又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次是高考,第二次就是创业。
西方倡导的素质教育,看似让大家自由平等的成长,但越是自由的条件,越容易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趋势。
7.群体发展规律:现在那些办公室的白领们,总以为自己的表现领先于父母,认为父母落伍,这不过是经济结构转型造成的误会而已。社会从未改变,它只是在不停的轮回,所谓的变化,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和工具而已。
本质上写字楼格子间的年轻人,跟当年踩缝纫机的女工们没什么区别;同理父母在菜市场讨价还价,跟年轻人在群里抢红包状态差不多;父母给遥控器装个塑料袋,跟年轻人装个手机壳差不多。现在每天刷朋友圈和微博的人,和当年蹲在墙角嗑瓜子聊天的人,也没什么区别。
8.企业雇佣关系:未来很多公司将解散,因为人越来越贵,协调人的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产品利润降低,两头倒逼之下很多企业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分包和众包是未来作业模式的主流。
人们的收入方面,结算制将逐渐替代薪资制,公司将集中精力经营公司品牌和信用。未来对于个人来说,由于自由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大,所以自我管理能力仅次于创新能力,自我管理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发掘。
9.个人未来价值:中国经济上一波红利是“人口红利”,下一波红利是“人心红利”,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出来。未来,越稀缺约有特长的人或企业越有价值,无可取代即等于无限价值。中国即将迎来最好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10.消费的层级:普通人的消费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基本生活所需,吃穿住行,第二层是证明自己不是穷人,第三层是挣回面子。优秀的人消费三层次,第一层也是基本生活所需,第二层是各种投资(房产教育旅游和社会活动),第三层是精神需求(认识自我寻找知己帮助别人等)。
11.投资和消费:优秀的人,会把消费转化为投资。普通人会把钱花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当一个人开始把钱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要么意味已经脱贫,要么意味脱离庸俗,因为他懂得生活不是为了别人而活。
12.社交发展规律:当奢侈品不再能区分阶层的时候,一种更加与时俱进的方式出现了,就是文化资本。它是通过一种教育洗礼历练而成的 个人优势,与生活品味息息相关。是精英们共度地位封杀其他阶层上升的手段。未来的知识和见识的确很值钱,但这都是财富买来的。这就是文化资本,它已经是高端社交网络的通行证。
13.商业趋势规律:未来所有价值都会被公平分配,当前一个人创造的价值都是公司说的算,因为劳动者创造价值无法被精准核算,所以公司就是价值计算的核心。未来劳动者、管理者、投资者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是价值创造者。现实被打破,价值开始回归,财富被共享,个体被解放,这就是规律和大势所趋。当今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商品为中心演变成以人为中心。
14.价值曲线规律:越是成熟的事物,发展轨迹越进阶一条曲线(波),掌握节点比趋势重要的多。比如关于楼市的节律,则重点是找准政策的节点,往往政策出台迟于市场,同时政策的调控又是过犹不及的,换成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让你买就买,不让你买就不买。
15.经济发展规律:虚拟产业主要为线上的信息流和货币流,实体产业则是线下的产品流和人群流。这两个虚实经济交相辉映构成经济主体,类似DNA双螺旋上升结构,这就是经济的发展框架和逻辑。
科技的本质是生产力,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支撑点,金融的本质是生产关系,是虚拟经济的核心支撑点。对于社会财富来说,科技和实体是直接带来增量,互联网和金融的作用是优化存量、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增长。
16.关于亲情:传统的社会秩序里,家族是重要组成单位,然后是家庭和个人。人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为家庭和家族增添荣耀,需要为大家而活。中国年轻人浸泡在城市文明中,信仰规则至上,价值大于血缘,性别平等婚姻自主尊重个人空间。上一辈人穷怕了所以缺乏现实中的安全感,心理需求集中在生存不在乎精神世界。随着阶层流动,传统血缘社会在城市里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业务缘和利益缘。
17.关于友谊:传统友谊诞生在稳固一成不变的社会环境里,而当今社会让人以利益和效率为导向,所以变得很现实。未来个体越强大,同时也会越来越孤独。
18.关于婚姻:以前结婚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时间和提高两人生活质量,但现在一个人救国的很好很难牺牲自己个性迁就另一个人。未来人际关系遵循的逻辑,一种是价值交换,属物质层面,另一种是同频共振,属精神层面。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终于有机会做自己了,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找到自己的新坐标。
19.社交的规律:社交的本质是交换,关于合作的基础是价值在同一数量级,不同价值量级的人很难有深层交集。看一个人的身价,就看他的时间值不值钱,一个层次高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事上面(精力>时间>金钱)。资源多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们和多数人保持友好,却只和少数拥有同等资源的人深交。最高层次的社交,就是奋斗。而奋斗的真正意义在于,终于过的上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
20.人的本性:人有一种基本属性,就是喜欢给自己智造优越感。所以绝大多数人快乐不是自己富有聪明漂亮而快乐,而是比身边人优越才感到快乐。
人的另一种基本属性,就是总担心别人比自己活得好,而痛苦则也是身边人比自己优越产生的,也容易滋生嫉妒。对于离得远的羡慕离得近的嫉妒,比自己强得多的羡慕比自己强一点的嫉妒,和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的羡慕,和自己有关的嫉妒。嫉妒一旦产生就认可了自己的无能。
21.人际边界:当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越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而当今人的个体化,才是大势所趋,传统的社会是同而不和,缺乏界限感,未来的社会是和而不同,也就是多元化共存。在这个世界唯一熟悉的人只有自己,在任何人面前城门大开都是一种大忌。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才能走向成熟。
22.人的欲望:让你爽的东西,也能让你痛苦。可怕的是,人对快感是脱敏的,阈值是会不断提高的。更可怕的是,现在这种爽的感觉,可以被技术和算法设计出来。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向互联网这样对人性洞察的如此彻底,将人类大众玩弄于股掌至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最有价值的其中一点就是“克己”,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让你痛苦的东西,最后也会让你快乐。
23.说话:大道至简,话语越简单越有力量。厉害的人言简而实,一般人言杂而虚。只说最关键的话,其他剩余的时间听别人表达,这样在一个群体中的地位和威望越来越高。
24.关于沉默:世人最难的一关就是,总是向别人解释自己,但是被误解是所有表达者的宿命,有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表达。就跟一个段子里正常人被关进精神病医院,如果一个正常人想证明自己正常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不试图证明自己正常的人才是真正的正常人。
25.情绪管理:优秀的人控制情绪,失败的人被情绪控制,能掌控情绪的人往往藏有对世间的大爱,自信和大度的人,从来都是心平气和淡定从容的。急事慢慢的说,大事冷静的说,关键点事挑重点说。
26.选择权:有实力的人才有选择,而当一个人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品味的时候,其实挺悲哀的。品味近似于自己的梦想,而能力就是改变现实的水平,脱离了能力的品味,都只能是一种欲望。眼高手低的人蛮多的,擅长欣赏和指点别人单不善于剖析提升自己,很清楚自己要问世界索取什么,却没有想过要为世界创造什么。
27.方向和目标:“模糊的正确远胜过精准的错误”。方向只要大体正确即可,确实试图精确描述约会迷失在无穷的袭击而忘记最初的目标。世界上只有一种认真是有价值的,那就是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初衷,而有一种认真是最没价值的,那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努力而没有方向的行动。
28.关于对错:西方人做事讲对错,中国人做事求的是分寸,这是人生最难把握的两个字,他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艺术。恰如其分才是最做事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非要做到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