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碧学习实验Ep15】50天学习挑战day15:学习打卡+思维导图原理(下)——调皮的大脑

2019-04-26 22:20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Hello,老碧又来学习打卡了,今天花大力气剪辑的视频,结果没有存好,于是估计得再熬一夜才能搞定了。

进度

《微积分学教程》:110~115页;

《法理学》:82~86页;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复习; 

《普通心理学》:78~80页。 

遇到的问题

时间有点紧张,当然和自己做事缺乏动力,以及效率降低有关系,当然,我认为缺乏动力和效率低下是相互促进的。这就是自律性和坚持很难的原因,都抛头露面到这个地步了,我还能因为懒惰和倦怠而毫不要脸,不可救药,不可救药!

反思

人做一件事往往来自于两个原因,要么是做好一件事能得到什么,要么是不做好一件事会失去什么。人性使然,往往更恐惧损失,而非更期待所得,至于那些一直在路上的,往往是恐惧自己因为懈怠而有所退步吧。

眼下每一秒的坚持,都是为了让自己弥留之际能够少一秒的遗憾。我要继续细化日程规划。下一篇会分享出来。

次日计划(周五计划)

四篇读书笔记+一个视频

一篇打卡文章。

我一定要开始改变了!

我们今天依然继续之前的话题,聊聊“思维导图”涉及到的心理学原理,在此之前,先回顾一下,思维导图的七个步骤:

  1. ”把一张白纸由中心斜向对折“;——”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

  2. ”用一副图像表现你的中心思想“;

  3. ”始终都使用色彩“;

  4. ”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

  5. ”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

  6. ”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

  7. ”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我们在Ep13聊了解释了前三个步骤分别用到了“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色彩激活”的方式刺激大脑的兴奋感,以达到“知识精加工”,“思维减负”,“提升学习愉悦感”的目的。

我们在上一期透过第四条,介绍了一种事半功倍,轻松高效进阶学霸的妙招——“整体学习法”。

用曲线连起来哦!

今天我们来聊聊最后三个步骤,对传统的笔记做出了哪些革新:

5.传统笔记是一行行字,大多不含线条,除了标注重点的波浪线或者直线;而思维导图则要求任何联系都要用弯曲的线接,书上的解释是,大脑厌烦直线,而容易被曲线吸引。

关键词:取悦大脑——大脑是你学习最重要的器官,无论是专注,记忆,还是联想,创造,这些东西的起源都源于你的大脑,而人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就是不断去建立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从学习中获得正反馈。

比如说,老碧去年写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就要歇半个月才能缓过来,后来一天写一两千字都很轻松,老碧就会觉得自己“棒棒哒”,然后就会很开心,于是,不断写不断开心,于是渐渐每天就能写更多了,这就是效率提高的过程。写作——开心——继续写——继续开心——一直写——一直开心——……这就是所谓的正反馈。

但是假如老碧一开始的想法是,我写两千字都累瘫了,别人一天轻松写四五千字质量还不错,“比不过,比不过”,就容易陷入负反馈的中,写作——不如别人——再写——还不如别人——弃写——……,也就达到了从入门到放弃的过程。

(所以这就是老碧为什么不喜欢去跟别人比较,也就是为什么,不建议各位宝宝太关注自己暂时与他人的差距的原因,大多数学习工作上面的差距,只要坚持努力心无旁骛,都可以慢慢赶上。

耗费太多时间关注他人,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老碧曾经浪费了很多自己的生命,所以才会在这里这么啰嗦。

当然我们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好的习惯和方法,但是,那个习惯与方法,是可以独立于那个人本身存在的,所以,多想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少考虑他人怎样怎样,听起来很自我,但是确实是提高学习做事效率的不二法门。)

其实,细心的宝宝,早就发现,思维导图的要点无一不是在教你如何让大脑开心。

原因在于,如果大脑感到一件事存在危险,比如直线,就会自动陷入压力模式,而压力模式下人 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变得低下,类似于之前说过的“专注模式”,容易因为思维僵化,而学不进去新的知识。使用曲线会让大脑愉悦放松,于是也便对新的知识更有包容度。——

取悦你的大脑,他就像是一个社交恐惧的小孩子,只有让他放松愉悦,它才会去欣然拥抱新的知识。

6.传统笔记事无巨细,思维导图只要关键字,书上的解释是,关键字会让思想更加自由,有利于新想法的产生

关键词:自由想象——想象力和记忆力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前者追求奇幻新意,后者追求写实保守,但是,大脑就是这么神奇,这一对看似矛盾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

人类所有想象的材料,往往都来自于现实的体验,而人类的记忆往往结合奇幻的想象会更加清晰。

现实中最荒诞的事,最美丽的景色,往往超出一个人最大的想象范围,所以,艺术家常常要采风或者实际地体验生活,才能不断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而记忆力,往往来自于许多方面,其中一种就是利用想象,将一个稀疏平常的知识讲得荒诞离奇。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举个老碧切身的例子,老碧高一的时候搞生物竞赛的时候,我们学过一个知识点,“蛔虫一天产卵20万颗”,于是坐在老碧前面的那个男生笑着说了句“百万大军只需5天”,老碧到现在都没有忘记这个数字。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被津津乐道的神奇的记忆术,大多数都是在强调多多利用想象力与创造力。因为越荒诞离奇,你对大脑的冲击越大,就能记得越久。——

记忆与想象相辅相成,最长久的记忆模式离不开疯狂偏执的想象或者联想。

7.原理同2,不多做赘述。

明天会把这个系列做一个总结,方便大家查阅,我们不见不散哦!

【老碧学习实验Ep15】50天学习挑战day15:学习打卡+思维导图原理(下)——调皮的大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