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云南中西结合医院儿科:提早警惕“矮小症” 孩子身高别大意!

2023-10-10 14:10 作者:云南昆明中西健康课堂  | 我要投稿

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整个家庭的幸福,而身高是反映儿童健康生长发育指南针。长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仅凭肉眼,很难判断孩子长高的速度是否达到正常标准,并且生活中存在各种原因导致儿童青春期发育提前、骨骺过早闭合等,使孩子身材矮小或身高受限,多数家长对这些信号不能及时捕捉,往往容易错过了最佳的诊治时期,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科普儿童"矮小症"的知识,帮助家长朋友们科学认识疾病,通过及时干预,促进孩子科学增高。

孩子身高异常应尽早重视

据最新的全国矮小症抽样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矮小症患者高达4000万人,但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患儿还不到30万名。

认识矮小症

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来判断是否存在身材矮小,如果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种族、同性别、同地区的儿童正常身高标准两个标准差,即可诊断为矮小症。而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长悉心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身高异常。


生活中如何发现矮小症

①发现孩子的身高比同年龄、同种族、同性别的孩子平均身高矮上一头,比如在班级里从矮到高列队,身高排在队伍最前面的三位;

②孩子出现越长越慢的情况,比如裤子穿了两三年也不见短,每年身高增长少于五厘米等;

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身高不达标,存在以上症状,提示着小朋友可能出现了矮小症,那就要注意了!未来可能对升学、就业和婚姻产生不良影响。

科学管理身高

别错过最佳生长期

出现矮小症的原因

长高的过程异常精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营养、运动、睡眠、心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占65%-70%,不容易改变,但仍有30%-35%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也就是说身高是可以后天干预的。


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期

尽管造成矮小症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时机以及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治疗矮小症的最佳年龄是在3-12岁,一般不建议超过12岁。这是因为身高的增长,来源于骨骼的生长,骨龄是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身高增长空间的指标。3至12岁阶段后骨骺线逐渐趋于闭合,骨龄一旦成熟,人体也就失去了长高的机会,这时即使再进行治疗,疗效也会大打折扣。

儿科医生呼吁家长朋友们,一般情况下,骨龄和年龄相差在1年以内,但是在疾病的影响下骨龄可以严重落后或提前,因此身高干预的年龄越小,最终干预的效果就会越好,在孩子的黄金生长期早做干预,可促使身高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矮小症预防

定期体检 及时评估

定期体检观察孩子身高增长速度,1岁内每3个月观察一次,1岁以后每6个月需专业医生随访一次,3岁后至青春启动(8-12岁左右)前每年身高的长速小于5厘米的小朋友就不能排除矮小情况。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专科进行生长发育评估。

适当锻炼 营养均衡

平常生活中,运动、饮食、睡眠、情绪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是有影响的,可以带着孩子多做运动,比如跳绳、打羽毛球、打篮球、跳高等。饮食方面,多吃优质蛋白类的食物,牛肉、鱼肉、鸡蛋等。

重视儿童身高管理

身高的增长是不可逆的,家长们对于孩子身材矮小存在许多误区,往往盲目等待,使得很多孩子得不到规范的治疗而遗憾终身!一旦确定孩子出现矮小症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排查原因,找到病因对症治疗,帮助孩子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光明的未来。

▲查看孩子的生长数值是否达标,具体详询医生

但是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不要听非正规的药物,这样会耽误孩子的成长,甚至导致更多的不良健康问题。医疗机构虚假增加宣传导致误诊或错误。



云南中西结合医院儿科:提早警惕“矮小症” 孩子身高别大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