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有个性成了致命项,马自达将去向何方?

2021-12-08 19:18 作者:四轮部落  | 我要投稿

近日,马自达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11月在华销量为14754辆,同比下滑了21.2%。累计销量方面,马自达品牌1-11月在中国市场共计销售169363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1.7%。

自2018年以来,马自达已经连续三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在2021年8月份,一汽马自达黯然退场,它在最后一次的告别里说到:“当我知道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别时,我不希望,人走茶凉是我们的结局。”但人走了,茶凉的确实比想象中的快得多,11月份一汽马自达旗下的阿特兹和CX-4仅为1988辆,这不仅让人唏嘘不已。曾经的“东瀛宝马”走到了现在的地步,这真的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剧。

当然,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还不算太差,11个月份169363辆的成绩也还说得过去,但是马自达是有过不短的辉煌的,这和现在的成绩形成了较强的对比。

时间回到2003年,马自达6第一次来到中国消费者面前的时候,它的出现完全就是汽车界的一股清流。安全配置高+动力表现好+价格合理+定位精准,一经上市,就火爆得不行。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抢占了先机。在随后的三年里,一汽马自达又推出了两款衍生车型,进一步牢牢地抓住年轻人的眼球。

可以说从2003年到2006年的几年里,是马自达到现在为止,在中国市场最最辉煌的时期。即使是2006年一汽丰田锐志,那个2.5L V6+后驱的神车上市,也阻止不了无数年轻人对马自达6的热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尽管有一些经典车型曾轰动一时,但马自达因为定位不够明确,还是错失了很多好的机会。

在外观和运动性方面,马自达做的不错。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消费者对空间和舒适的需求更高了。时代变化了,马自达却仍将运动放在了第一位,以牺牲车内空间和舒适度为代价,去提升它的操控性能,因此只能成为国内市场的小众品牌。

本田、丰田、日产这三大品牌就要比马自达聪明许多,他们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车型,然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去做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马自达一直就是我行我素,走“小而精”的路线,对消费者的需求不甚关注,只专注于自己的品牌和方向。在这条路上,喜欢它的人不少,但是觉得它不好的更多。对大部分的消费者来说,提到马自达,就会说到,这车不错,但是我不会买。当然对于这大部分不会买的消费者,马自达也不在意,因为它在意的只有它自己。

彼时,本田、丰田、日产等日本车企都在研究涡轮增压发动机,而马自达还未从转子发动机失败的影响中走出来。后续,当车企的研究方向都转向新能源,马自达却去研究怎么达到更高的热效率。其实也正是这份专注,成就了马自达的品牌。但这份马自达的偏执,也决定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众的品牌。

马自达其实就是那种“不论世界怎么改变,反正我是没有什么变化”的品牌,如果马自达能够变通一点,做些中国的特供车,将轴距拉长一些,价格拉低一些,动力性妥协一些,策略上多听消费者意见,在国内市场,马自达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但是,如果这样做了,马自达也就不是纯粹的马自达了 。这份马自达的纯粹吸引了大批喜欢操控的消费者,成为它的粉丝。

没有个性的马自达走不远,但太有个性的马自达也走不远,在没有个性和个性之间,别的车企选择了平衡,但对马自达来说,这个折中的选项不存在。

产品是好产品,但是今天的消费者有更多的好产品去选择。发动机是好发动机,但是燃油车的时代正在一步步退却。叫好不叫座,对马自达来说,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在粉丝的自来水和品牌的强势运动基因下,马自达的表现也还是能过得去。但马自达连续下滑的销量,短得可怜的产品线、混乱的合作伙伴、失败的传播、几乎没有的营销,也都注定了这个品牌的落寞。再加上,新能源时代的临近,燃油车的退场也可以排上日程了,新的时代来临的话,马自达又将去向何方?



太有个性成了致命项,马自达将去向何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