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蛤蟆岔开6】弘光帝南京登基,马士英挟势弄权

2023-05-22 20:38 作者:海十七侠AB  | 我要投稿

顺治元年十二月:清廷开始部分没收前朝皇室贵戚庄田,赏赐给入关的宗亲功臣。

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 主田地甚多,尔部可梁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本主已死而子弟存者,量口给与。其余田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

3.顺治二年(1645)正月:为满足圈地的进一步需要,对前明皇族亲戚的庄田实施一网打尽式地处理。

至于故明赏赉勋戚庄地,及民间无主荒田,悉令输官,酌行分拨。《清世祖实录》

这里要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荣昌公主。她是万历帝和王皇后的嫡长女。换句话说,如果她生作男儿身,那就没后来的国本之争了。

当时已经62岁的荣昌公主的3个儿子都受了牵连被杀。到了大清入关,荣昌公主以及她剩下的1个儿子和13个孙子,外加眷属百余人 于是,她向多尔衮请求赐还之前属于她的庄田。挺有趣的是,荣昌公主的两份揭帖都留存了下来,算是明朝亡国皇室生活的第一手史料。

按照荣昌公主的自述,她在京城里的"大房十余所"都按大清的要求让给了"大兵"们。自己先搬去了"固安荒村族人之家",又迁去了"县南之荆堡"。而这位公主在顺天、保定与河间三府本来有田地3700多项,足以供给全家的生活。可又遇到"昨奉旨拨地",她的自置田"有丈给官兵者""有补给民间者",自己"转眼则无盼矣"。

因此,荣昌希望清帝"敕下户部酌赐全分之半,或赐三分之一,或赐圈外之地"。总之就是求别一次性把自己的财产都没收,好歹二一添作五,互相留点。

大清这时候多少给了荣昌公主一点面子,允许她继续收部分田租。不过,你一个亡国公主,可就压不住下面的人了,于是顺治二年十二月,荣昌公主再次上书,说自己土地上的那些佃户,不仅不肯交租,还到户部告了一状。

按照《清实录》,顺治十四年(1657年),宁德公主的丈夫刘有福密谋反清复明,被判死刑。而宁德由于被查出是前明公主,所以顺治不仅特免她连坐入官,还交代礼部,让宁德与前明妃嫔们在一起赡养终老。

4.顺治二年闰六月:清朝开始清除官场队伍里的明朝宗室成员。明朝宗室例不出仕,末季破例进用,遂致扰民,竟亡其国。今正欲平治天下,岂可复用此曹,以滋扰害?以后緊不准用。已用者,俱著解任。其考取举贡生员,永行停止,使为太平之民。《清世祖实录》明朝本来是禁止宗室为官的,但经过后期改革,有不少宗室进入了官场。而清朝借口这是害民之政,下令再次禁止明朝宗室考科举及出仕,并让所有已经任官的朱家人退休。这一条算是断了多数朱氏子孙出人头地的可能,只能做普通的"太平之民"了。

5.顺治三年(1646)四月:削除明宗室的经济与法律特权。各省前朝宗室禄田钱粮,与民田一体起科,造册报部。其宗室名色,概行革除。犯法者,与小民一体治罪。仍令各安故土,不必散处。《清世祖实录》

6.顺治三年五月:多尔衮借口在京居住的明朝诸王图谋不轨,对鲁王等人咔嚓。


壬戌,京师纷传故明诸王私匿印信,谋为不轨。及行查,果获鲁王、荆王、衡王世子金玉银印。鲁王等十一人伏诛。《清世祖实录》

7.顺治四年(1647)七月:没收明朝勋戚田地,取消经济特权。

户部奏言故明勋戚田地,赏赉及私估者,俱应入官。自置者,仍给本人赡养,与民一体纳赋。从之。《清世祖实录》换句话说,从顺治四年七月底开始,大清治下的前明皇室勋戚们,已经连最后徒有其表的特权也被取消,彻底变成新王朝的平民百姓。

《板桥杂记》就记载,徐达后人徐青君遭遇"乙酉鼎革,籍没田产",就连自己的府邸都被没收成了兵道衙门。为了维持生计,徐青君干起了替犯人挨板子的活有一次,别人低价雇了他去挨了好几倍的板子。徐青君实在忍不了,便大喊"我是徐青君"。左右衙役起了同情心,将始末原委告知堂官林天擎。当知道自己用的衙门都是徐青君原来的家之后,这个林天擎通过微操把以前徐青君自己造的一座院子还给了他

。从此,徐青君便可以靠贩卖园中花石、柱础为生,不用再挨板子了。


从以上种种史实来看,女性皇族成员(公主、妃嫔)与较为低级的男性皇族成员(比如伪"济王"),往往能得到清廷的优容。毕竟这两者都很难对清朝的统治造成多大威胁,复国也轮不到他们。而且底层宗室中的穷困潦倒者基数很大,他们在明朝的境遇和百姓并不差的太大。只是如长平公主之类的人物,能成为彰显新朝仁厚的工具

因而在对前明宗室待遇日益紧缩之际,她还在清延安排下风光出嫁。真正咔嚓的大多是树大招风的亲王、郡王们。总之,让朝廷听到一个"王"字便麻烦了。



【蛤蟆岔开6】弘光帝南京登基,马士英挟势弄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