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千万年后的世界2——鳄王归来!

2021-05-08 07:15 作者:恐龙帝皇  | 我要投稿

时间来到1000万年后,把视线离开广阔的蒙古大草原,我们来到同一时期的南美洲热带雨林。

这片潮湿的环境的生物会与蒙古草原上的截然不同,蒙古草原上,成群的巨猪是那里最主要的大型除草机,而在美洲,由于当地的偶蹄目动物已经全部消亡,而猪科也全部留在了旧大陆。没有偶蹄目的南美洲,那里的主流素食者则是一些大耗子,为了填补生态位的空缺,它们有的演化出了更大的体型,体重达到了半吨,部分大个体甚至达到了1吨,而有些则演化得比较纤细瘦小,它们可以快速逃跑躲避敌害,这些都是兔豚鼠的后裔。此外还有一支较为边缘的中型啮齿目,它们是美洲豪猪的后代,它们速度很慢,体型也不是很大,但是它们用背上的刺威胁敌人,还能抵御敌人的攻击。

当然了,南美洲不可能只有这一支素食者,犰狳作为唯一幸存的贫齿总目,在美洲大陆也进行了一定的辐射演化,虽说它们中的大部分依然是穴居挖虫子吃的,但是有一些类群则开始了大型化的道路,它们加厚了背甲,让捕食者们无计可施,有一些物种甚至在尾巴上演化出了一个尾锤……呃这个造型……好吧,历史上已经出现不止一次了。本期的主角就是一个尾巴上并没有尾锤的大型犰狳——堡垒犰狳,这玩意虽然没有尾锤,但是体型却大得惊人,它们是南美洲最大的犰狳,体重接近800公斤,已经完全能抵御陆地上的捕食者了(当然,仅限于陆地上的)。

堡垒犰狳,和雕齿兽趋同演化

这是一只雄性堡垒犰狳,繁殖季即将到来,如果想要留下自己的血脉,它就必须打败领地内所有来挑战它的雄性,并找到尽可能多的雌性伴侣。因为堡垒犰狳大都选择独居,只有雌性,可能会选择以2-4个个体为一个小群体的方式群居,再加上这个物种还比较边缘,数量也不多,所以找到它们也有些难度。

在它的身边没有一只雌性,却有一些鹿鼠类动物在其身边,鹿鼠类是一类大概10公斤到100公斤的豚鼠,它们的生态位和样貌都类似鹿,因此而得名,它们也是美洲最常见的素食者之一。

突然,这只堡垒犰狳感觉到了草丛中有动静,但很快便放松了警惕,那是一只100公斤中的捕食者,南美洲最大的食肉哺乳类,巨林鼬。非常尴尬的是,南美洲的陆生食肉目只有鼬科,犬科止步于北美,而南美犬亚族全军覆没,其它的食肉目都没有进入美洲,于是鼬科就成了南美唯一的陆生食肉目了……显然这只只有100公斤的食肉动物还不能威胁到堡垒犰狳,这只巨林鼬逮到了一只鹿鼠类就迅速爬上树,消失在了视野中。这家伙上树的速度惊人,和猫科有得一拼!

巨林鼬,南美洲的大型掠食性哺乳类

这只巨林鼬把猎物拖上树显然是有原因的,因为雨林中匿藏着更大的捕食者,虽说巨林鼬是南美洲最大的陆生食肉目动物,但是依旧不能和雨林里最大的陆生掠食者相提并论。南美洲缺乏大型食肉真兽类,鼬科大型化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雨林中的古鳄抢先一步大型化,并且演化出了纯陆生鳄。始皇古鳄,体长接近4米,体重可达400公斤,它是美洲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在南美洲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足迹甚至延伸到了北美洲南部。它们的四肢变得非常发达,用于追捕陆地上的猎物,血盆大口可以造成巨大的伤害。

始皇古鳄,南美洲真正最大的陆生捕食者

突然出现的始皇古鳄令鹿鼠们逃之夭夭,就连堡垒犰狳也感到不安,立刻离开了这个地方,幸好这个始皇古鳄吃饱了,它只是想找个地方休整一下。

就在始皇古鳄不远处,一只黄绿色的蜥蜴在用尖爪扒挖着一个洞口,他闻到了啮齿类动物的气味,然而把自己暴露在土坡上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只是一瞬间,暗黄白色羽毛的大鸟从远处飞驰而来,一口叼住了蜥蜴的脖子,猛的摔打几下使其失去了反抗的能力,这是锯嘴嘲鸫,一种嘲鸫的后代,这种凶猛的小鸣禽现在已经比全新世的叫鹤还大得多,体重足有30公斤,一双大长腿奔跑如风,但是已经不会飞行了,而未来它将会成为陆地上的速度型猎手。

那堡垒犰狳走了没多远,就闻到一股死尸的味道,不过味道不重,看样子没死多久。那是一具雷鼠的尸体,雷鼠平均600公斤,最大甚至超过1吨,是一种大型啮齿目。至于凶手么,很明显就是那只吃饱的始皇古鳄,但是这具尸体依旧有很多可食用的部分,一些食腐动物早就在大快朵颐……这是利齿豺鼬,一种15公斤的群居食腐鼬科动物,它们的牙齿善于撕开猎物的皮肉,还能粉碎一些不怎么大的骨骼,但是这种生物有个缺点,它们很依赖中大型动物的尸体,不太会捕猎,但是它们嗅觉很灵敏,一旦找到尸体还会呼唤群体里的同伴。除了利齿豺鼬,还有一只獾负鼠,它直接钻进了尸体里,这是一种有袋类哺乳动物,它们体重大约10公斤,负鼠行动比较慢,新陈代谢低,抓不了什么太快的动物,但是捡尸体还是可以的。当然,獾负鼠还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它们不仅会捡尸体,各种无脊椎动物甚至水果也会成为它们的盘中餐。一些食腐的鸟类也飞到尸体边伺机进食,由于旧大陆的鹫和新大陆的美洲鹫都灭绝了,但是总会有新的鸟类取代它们。在旧大陆完成食腐特化的是伯劳,而新大陆没有伯劳,在南美洲,䴕形目的某种拟䴕后代已经趋同演化,它们喙变成弯钩状,用于撕碎肉食,脖子上的羽毛也开始退化,体型也变得更大,这些特征和旧大陆的伯劳十分相似。这些鸟类除了会捡尸体,它们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尸体时候还会捕食一些小动物。

而此时从远处缓缓爬来了一只怪异的蜥蜴,足有2.5米长,后背上长着长长的鳞片,这是一种绿鬣蜥的后代,鳞龙的抗灾难能力自不必说,这些蜥蜴在缺乏竞争压制的,陆地上迅速变大,处理与粗糙植物的能力也变得更强,但面对这样一具能提供珍贵的蛋白质与矿物质的尸肉,它没有理由放弃。

这只堡垒犰狳休息了一会后,便远离了那具死尸,它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它来到一个河流旁,宽阔的河水让它望而却步,它打算沿着河流附近走,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它看到河里有一群奇怪的巨鸟,这是一群黑水巨鸭,这是一群体重500公斤的大鸟,它们不会飞行,但是善于游泳,它们用后肢摆动推动自己前进,羽毛已经特化来适应大型化,正羽已经退化得很短,羽毛只用来防水和保暖。它们以水中的植物为食,长脖子可以方便够到远处的水生植物。但是这些大鸟依旧很警惕,因为水中潜伏着巨大的捕食者……

巨鸭,南美洲的半水生素食者

其中一只小鸭掉队了,它离父母很远,此时它正处于危险之中,突然水面翻腾了起来,这只小鸭被什么东西攻击了,很快它就被撕成碎片。这只小鸭虽然没有成年,但也有60公斤重,攻击它的是一群碎肉锯脂鲤,祖先是现代锯脂鲤,它们的习性也类似,会围攻猎物,反复撕咬造成伤口,只是体型更大,有半米长,大个体有70厘米,比祖先更擅长游泳。成年的黑水巨鸭实在太大,并不是合适的目标,但是幼年的黑水巨鸭就是唾手可得的美味。

当然了,锯脂鲤所在的脂鲤目大部分还是处在食物链底端的小鱼,并不是什么捕食者,这里水中的绝大多数小鱼也都是脂鲤目的,它们构成了整个淡水生态位的基础。这些小鱼也得时刻提防水里的捕食者,水中的这群电鳗正在捕猎这些小型的脂鲤。生活不易……

而且即便是脂鲤目中的捕食者——碎肉锯脂鲤,也并不处在食物链最顶端,一个黑影突然从水底钻出,将一条70厘米的大个体碎肉锯脂鲤一口吞下,这是一条饕餮鲇,平均超过半吨,极限个体达到了1吨,它属于油鲇科,南美洲发达的水系养育了这些大鱼。这家伙大得甚至能吞下河流中大多数鳄鱼(对,是凯门鳄……),黑水巨鸭也非常害怕它们,它们中的大个体也能吞下这些大鸟。除了大型鲇形目,水中还有很大的大王八,有些大的种类壳长近2米!这些捕食者们都很依赖脂鲤目。

饕餮鲇一口吞下碎肉锯脂鲤

两只彩色的雀鸟过于自信的在水边的植物上寻找着昆虫,下面的锯脂鲤显然威胁不到它们,但是另有些鱼可以,银白色带灰纹的大鱼跳起来一口把一只小鸟吞进了嘴里,这是长尾骨舌鱼,古老的骨舌鱼的后代,它存活了下来,并且保留了祖先的优秀跳跃能力。

堡垒犰狳沿着河边走了许久,它闻到了河对岸的气味,那是雌性的味道,它往河对岸看去,是三只雌性!太好了,一下子找到了三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眼前的河流有些宽,并且堡垒犰狳也有些害怕水中的威胁,饕餮鲇并不能吞下它,河里似乎还有别的什么东西……但是本能还是驱使它下水,这一刻,它等了一年了,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它下水没多久发现远处还有另一个更大的雄性,它也在过河,往那三只雌性游去。可是这家伙没游多久,一个比饕餮鲇还要大得多的怪物咬住了这只堡垒犰狳的竞争对手,接着不久,又来了两个怪物,这只可怜的堡垒犰狳很快就被这三个怪物大卸八块。而我们的主人公所担心的就是这个,它拼尽全力成功游到了对岸。这三个怪物是三条祖龙凯门鳄,南美洲最大的捕食者,毫无疑问的淡水之王,这三个个体最大的那个有4吨重,是这条河流中最大的雄性,正是它率先发动攻击,其余两条是雌性,虽然比河流之王小不少也有将近2吨。

祖龙凯门鳄(演员普鲁斯鳄)

此时的南美洲无论是陆地还是淡水,最大的捕食者都是鳄鱼,陆地上古鳄称霸,水中凯门鳄做主,食肉目在南美洲混得真不如其它大陆。

这三只雌性堡垒犰狳显然也没找到伴侣,雄性堡垒犰狳在交配完之后会继续留在雌性身旁长达半个月,以防它们怀上别人的孩子。而这只堡垒犰狳去年没有找到伴侣,今年终于如愿以偿……

下一篇,我们来到同时期的阿拉伯海,此时海百合再次边缘化,珊瑚重新夺回了江山,真鲨目已经全方面崛起成为新的海王,海龟灭绝后,一类新的龟鳖重回大海,而海豹则开始了更远的征程,它们彻底进入了大海,再也不回来了……

感谢发癫Nemo、PAI派崔克、跑跑散人Dominnic兰、冈瓦纳舌羊齿对我的帮助。

千万年后的世界2——鳄王归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