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懿”
释“懿”
201938080217 秦敏
摘要:对于“懿”字的本义,大多将其理解为“美好”。《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嫥(zhuān)久而美也”。而“懿”字是否是“美好”的意思呢?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含义吗?有学者指出“懿”字与“壹”字之间颇有渊源,这是否具有合理性呢?如果没有相关性,那么“懿”又与何字有关呢?本文将通过分析“懿”的本义与引申义来解释“懿”,通过“懿”字的字形演变来说明“懿”与“壹”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懿”字 “壹”字 美好 “壶”字
一、说文解字
1、《说文解字》
專(zhuān)久而美也。(专门时间长而漂亮的)从壹,从恣省聲。乙冀切文二。
2、《说文解字注》
“(懿)嫥(zhuān)久而美也。嫥者、壹也。《釋詁》、《詩烝民傳》皆曰:‘懿、美也。’《周書謚法》曰:‘柔克爲懿。温柔聖善曰懿。(柔和为懿。温柔圣善说懿)’許益之以專久者、爲其字从壹也。專壹而後可久。可久而後美。《小爾雅》及《楚辭注》:‘懿、深也。’《詩七月傳》曰:‘懿、深筐也。’深卽專壹之意也。从。从恣省聲。从恣省聲四字、葢或淺人所改竄。當作从心、从欠、壹亦聲。从心从欠、所謂持其志、無暴其氣。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也。(从任意省声四字、盖或浅薄的人所修改。应该是从心、从欠、统一也声。从心从欠、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美在其中而畅在四肢的。)壹亦聲者,《國語衞武公》作‘懿戒以自儆。(警告以加强)’《韋注》:‘懿讀曰抑。大雅之抑詩也。’《大雅》:‘懿厥哲婦。(美丽而又聪明的妇女)’《箋》云:‘有所痛傷之聲也。’《金縢》對曰:‘信懿’。馬云:‘猶噫也。’《小雅》:‘抑此皇父。’《箋云》:‘抑之言噫。’古懿抑同用。懿抑壹三字同音。可證。古音讀如一。十二部。今乙冀切。”
《说文解字注》改“专”为“嫥”并在“专久而美也”下注曰:“嫥者,壹也。由上可以看出,许慎的逻辑是先有“壹”而后有“懿”,即“懿”之义由“壹”的“专壹”义而来。
二、字源字形
1、字源演变
金文 小篆 楷书
西周早期
2、“懿”与“壹”
目前所见出土材料中,甲骨文中不见“懿”字,金文中“懿”常见。有学者考证,从西周早期金文“懿”可以隶定为“亜欠”到西周中期时又增加形符“心”作“亜欠心(心在底部)”,此字形当为小篆“懿”字所本。学者释“懿”多与许慎所释大体相同,认为金文的“亜欠 ”字左边所从“亜”为“壹”或“壶”的省写。如孙诒让认为《单伯旲生钟》中的“亜心阝(心在底部)”字“右从阝即欠字,左从亜即壹之省。”于省吾先生认为金文的“懿”字早期无“心”,稍晚则字皆增心,并认为“懿字从壶从欠,本为会意字,《说文》‘欠,张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黄德宽先生《古文字谱系疏证》中将“懿”归于“壹”下,认为“壹欠”“懿”均为“从壹派生”并含有专一之义。据《说文解 字》及以上诸家所作解释,“亜欠 ”和 “亜欠心(心在底部) ”所从“亜”为“壹”或“壶”的省写。
“壹”字,目前所见最早的金文“壹”字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商鞅量》,而另外从大从豆的壹字在秦印文字及秦简文字中常见,也成为后世隶书“壹”的来源。而目前所见材料中,除了秦系文字,其它系的文字材料都无“壹”的用法,如
大多数学者认为“懿”字所从“壹”象壶形,为“壶”字的省形,所谓省形,说明大家都看到“懿”所从的“壹”与“壶”字形是有区别的,比如刘钊先生就指出二者的区别是没上部的盖。
根据以上所述及相关学者考证显示:金文的“懿”与“壹”并无关系,因为在战国以前并无“壹”字,所以早期的“懿”所从非“壹”。
三、本义
“壹”表示专一。本义美:好
懿,美也。——《尔雅》
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
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
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懿盛(因皇室宗亲而名位显盛);
懿范(美好的风范。多用于赞扬妇女美德);
懿明(德高智明);
懿士(有美德的人)。
四、详细解释
1、(1)形—美好、美善的。
《诗经·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
唐·白居易《除裴度中书舍人制》:以茂学懿文,润色训诂,体要典丽,甚得其宜。(凭借丰茂的学识,优美的文采,修饰训导告诫的文辞,切实而简要,典雅而华丽,十分恰当得体。)
(2)形—大、深。
懿度(大度);懿伟(伟大)
《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伸手采摘嫩桑叶)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铿瞑以勿罔,屑黡翳以懿濞。(特出的建筑,让人昏花缭乱、心神恍惚;细小的设置,使人昏蒙不清、倍感寂静。)
2、(1)动—称颂、赞美。
汉·班固《幽通赋》: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赞美先烈纯粹、贤淑,穷困和发达时都要做济天下之贤臣。)
《新唐书·卷二○五·列女列传·于敏直妻张》:高宗懿其行,赐物百段,以状属史官。
(2)动—叹。表示悲痛感叹的语气。通“噫”。
《诗经·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可叹此妇太逞狂,如枭如鸱恶名当。)
3、名
《诗经·大雅》的篇名。通“抑”。参见《懿戒》条。
五、结语
本文从《说文解字》中对“懿”字的解释入手,在对其本义“美好”的分析下,进一步分析了其引申义。得出结论:“美好”可为其本义。再通过对“懿”字字形演变的分析,论证了“懿”与“壹”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懿”字所从“壹”象壶形,为“壶”字的省形,早期的“懿”所从非“壹”。虽有相关论据可说明,但并非完全下定论。对于本文所探究的两点,仍需学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挖掘更有价值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于省吾.双剑誃殷契骈枝三编[A].殷契骈枝全编[C].台湾艺文印书馆,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