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幻之哆啦探险队2】是爱是仇? 藤本弘与幻之版《哆啦A梦》

2022-05-26 03:21 作者:RODILOCK_藤伊村樱  | 我要投稿


文/图:RODILOCK

 

 

本回封印作品探险队将解决以下问题:

 

幻之版未经允许对藤本的原作进行魔改?

 

幻之版所呈现的世界与藤子不二雄二人构思的世界不同?

 

幻之版为什么会被藤本雪藏?


然后让我们确立一个共识,本文并无谴责日本电视动画制作组或是新锐动画制作组,藤本弘或安孙子素雄老师本人及藤子工作室之意愿。也请不要为此争论,谢谢各位合作。

 

 

①幻之版未经允许对藤本的原作进行魔改?

 

其实大家所接受的官方的“教育”,关于幻之版几乎都是不堪的回忆。

什么“与原作差异太大导致很快完结再未重播的幻之作品。”可以说得上是动画历史以来最大的“贼喊捉贼”。

第二十二话 大雄的奶奶之巻


至于为什么我会这样说,等你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首先“忠实”的藤本粉丝一定会看不惯幻之版,并且经受了新锐动画以及小学馆的“教育”以后,他们也成为了反对幻之版公开的最有力的人群之一。

 

“我绝对不允许日本电视台版这样侮辱原作,人设崩塌且不尊重藤本老师原作的东西公开,这种垃圾就是应该永远封禁,谁都别把它放出来。”(源自某失智推特)

而这种失智发言很多,正是新锐动画和小学馆有意而为之的举措,带歪了群众的心理,让他们变成了对幻之版笔伐的主力军。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幻之版真的未经允许修改了藤本的原作吗?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大家也很清楚了。

没有。

可是依据在哪里呢,就在这里。

根据藤本个人解释:“从样片开始我就因为忙于赶稿一直没有盯着动画的制作。(所以他们乱改设定我是不知情的受害者)”

而小学馆.藤子制作公司(管理藤本弘作品版权的公司为藤子.F.不二雄制作公司,管理安孙子素雄版权公司的则为藤子工作室)的解释则是:“他们根本就一次都没和出版社以及原作者商谈过就开始做动画了。(所以乱改设定出版社和工作室也是不知情的受害者)”

这么一看是不是藤本特别无辜,一下子一个呕心沥血创作作品但是却被垃圾动画公司所利用的漫画家形象呼之欲出。动画公司做出了一部不符合原作者思想的垃圾动画,最后让老师亏损,自然都是幻之版的错。

 

藤本弘

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毕竟90年代以来确实有小型动画公司乱改原作,甚至外包作画质量奇差,各种作画崩坏,导致原作也受影响。所以让很多读者带入到幻之版,幻之版成了冤大头。

可同志们,1973年,那可是动画制作者们受到手冢治虫动画的影响,领着微薄工资为爱发电的年代。在他们眼里动画不是商品而是自己的孩子。况且《哆啦A梦》还是日本电视台建台以来第一部正经八百的彩色动画节目,国民级电视台会这么糊弄一部作品吗?

 

幻之版当中的野比一家

实际上制作主任真佐美纯和藤本弘在咖啡厅有过几次会面,但藤本“最开始企划的时候到完结的时候都没有任何来自原作者的要求和意见。”

为了“完全体现出原作者的想法,还原原作”,真佐美把新晋动画师上梨满雄任命为总导演,原因是“是个深受他人信赖并且照顾他人感受,对作品绝不退步,可以完美还原原作的年轻人。”

 

幻之版当中的野比大雄

上梨一直希望和藤本保持联络,和藤本面对面讨论作品。但是从开始到结束,上梨“一次都没见过藤本,都不知道原作者长什么样子。”

用藤本自己的话理解,就是“别问,问就是我在赶稿,我没空。”

 

但是一部动画脱离了原作者的全面检修,自然就变成了《鲁邦三世》那种一部一个导演,一个导演一个鲁邦的样子。可是同样属于“放养式做动画”的猴子拳,则是鼓励动画组原创。

相比较明明是自己“放养”幻之版的元凶,却最后摆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诟病对方不尊重原作的藤本,猴子拳虽然不羁,但是却很有责任感,知道这事儿是自己的锅。

所以猴子拳从来不诟病动画制作组,哪怕是动画把鲁邦美化成了“义贼”,猴子拳也不过是玩笑似的声明一下,从未指责过动画组。

 

鲁邦八世当中的鲁邦设定为侦探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1973年的时候,哆啦A梦刚刚连载三年,这个阶段几乎没有中篇连载,全都是短篇和微短篇,最多不过10页,有的只有7页,3.4页。而且大多数《幼儿园》《好孩子》《小学一年生》的连载内容,过于幼稚和简单,是没办法改编成动画的。

况且,连载三年的内容抛去过短和过于幼稚的篇章,剩下的部分故事性也比较弱,也不足以改编成26话每集25分钟的动画。

(即便是朝日电视台在后来制作的时候,也加入了大量的动画原创设定和剧情)

 

幻之版 大雄的祖先之巻


大山版 大雄的祖先

于是幻之版将一集变更为10-15分钟,一周播放两集,每集改编一集漫画原作。

即便如此,单集漫画的篇幅仍然满足不了动画需要的剧情量。

于是动画组向藤本试探性的问道“可不可以添加部分原创设定和情节”。

藤本非常爽快的点了头表示可以,并且所有的原创设定和剧本都让藤本事先阅读过,修订过。藤本说了“没问题”以后才开工。

 

幻之版对原作改动的除了胖虎一家以外还有咔嚓子的常驻

真佐美时候回忆的时候说到,相比较前辈《怪物Q太郎》《帕门》《怪物君》,当时的《哆啦A梦》就是刚刚连载三年的新作,就是部二线作品。

而且哆啦A梦和改编连载于《少年magazine》《少年Sunday》《少年jump》这些大型漫画杂志的作品还不同,《哆啦A梦》连载于幼儿学年志,受众和读者明显不同于那些人气作品,相对较少。以至于动画化时报纸上还要介绍哆啦A梦是个“猫型机械人”,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哆啦A梦是什么,这个IP并不跟现在具有国民性。

所以真佐美说:“在当时改编哆啦A梦是件特别危险的事情。”

 

播放前夕报纸上对哆啦A梦进行的基础介绍


所以幻之版在选拔谁去做和原作者交流的角色也非常动心思。

在真佐美和上梨由于原作者过于繁忙没办法和他们会面,自己又忙于动画制作无力抽身。也因此需要一个专门与原作者沟通的人。

真佐美选择了德丸正夫。

德丸身为文艺担当,被选中的理由是“在演出上很有美学,是个能吃苦有耐性的男子。”

 

德丸的任务是每次一出新的剧本,分镜,角色设计图,色彩设定图,都会马上带到藤子工作室所在的市川大楼(当时藤子工作室在三层)去蹲班。

奉承镜子之巻的部分分镜


这一蹲,就是24小时全天。

因为原作者藤本和安孙子各自都有大量的稿要赶,很少有空。

德丸坐在工作室里,一看老师们有时间了,马上就把文件拿过去请老师们过目(没错,安孙子也负责校订文件)。

而藤子工作室和小学馆的证言是什么来着?

“他们根本就一次都没和出版社以及原作者商谈过就开始做动画了。”

这话说的,就差把“诽谤”打在公屏上了。

 

很巧合的是,《哆啦A梦》的胶卷编辑工作就在藤子工作室楼下的零工作室进行。相当于就在藤本和安孙子家门口。

身为原作者,肯定是没少盯班。

更何况,人家德丸都二十四小时在你身边围着让你看材料了。

动画组要改设定,加其他人物,增加剧情量最开始就已经和藤本本人说过,毕竟藤本自己也同意了。

动画就差把藤本自己请到动画工作室去盯着动画师作画了,这份决心和诚意,哪怕是放到现在,动画历史上都很少有。

工作室里的藤本弘和安孙子素雄


但是藤本之后是怎么说的呢:

“这动画一点都不尊重我的原作,改的乱七八糟的,我不希望它再重播了,快做些什么(别让他播了)吧。”

 

 

② “藤本不允许幻之版重播的原因是什么?”

 

 

幻之版动画完结后,藤本老师为了安抚制作人员们的心情,特地找到他们,表达了衷心的祝愿:

 

“(还有机会的话)你们以后一定要再做下去啊!”

 

由此可见,当时藤本对于幻之版仍然更多的是惋惜,而没有斥责。

更多的反而还希望日本动画公司的人重组,继续制作《哆啦A梦》。

而1973年《哆啦A梦》完结后,日本电视台保存了七年胶卷。

这些胶卷一方面出借到其他地方台和全国台重播,并且在日本电视台自己的重播儿童节目《来啊!漫画秀》在1974-1975年作为带番组播放(每次播放一集,也就是一个故事,73版每次播放是两集折合25分钟)。

 

并且在1979年第二期动画播放前,幻之版在多个首播未划入的地方台和全国台播放,譬如中京电视台(1974),青森放送(1974),岩手电视台(1975),福冈放送(1975),读卖电视台(1975),广岛家庭电视台(1975),宫城电视台(1975)。

 

而一直在熊本放送于1977-1978年重播幻之版的时候,藤本以及小学馆都没有任何意见。

熊本播放幻之版的期间,藤本鉴于对一直以来制作《新怪物Q太郎》等藤子动画的东京movie(现:TMS)报以信任,将《哆啦A梦》的动画化权利引渡给东京movie。

而东京movie又把《哆啦A梦》作为饯别礼送给了由子公司A制作公司独立而成的新锐动画。

 

楠部三吉郎

1977年秋,新锐动画的制片人楠部三吉郎为此特别去拜访藤本。

听到“想要再动画化哆啦A梦”的时候,藤本沉默了几分钟。

然后说道:“你们是怎样看《哆啦A梦》的,就算只写几页纸也好,请写给我看看,我想确认你们的决心。”

楠部于是找来在东京movie认识的高畑勲来撰写企划书,也就是著名的《哆啦A梦觉醒》。

 

高畑勲

高畑勲读罢《哆啦A梦》的漫画,感叹道“日本居然有这么出色的漫画,不做动画太可惜了。”

高畑在企划里写到“要注重异想天开的日常生活,体现想象力的可贵,重点在于为孩子们带来梦想。”

“为孩子们带来梦想”这个想法和真佐美他们最开始定下的目标一致。

 

藤本读完高畑勲的企划后备受感动,当即表示“好,那就交给你了。”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举动,实际上经过了七年的连载。《哆啦A梦》有了巨大的成功,藤本也越来越对《哆啦A梦》有感情。

不再像幻之版那样对待商品一样看待《哆啦A梦》,而是“把他看做自己的女儿。我的女儿曾经一次嫁出去,但是受了伤回了娘家。(所以我不想再让她受到伤害)”这是藤本最初拒绝再度动画化的原因。

幻之版的腰斩,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

 

男人以力气一决胜负之巻 当中画面

“那至少,为了女儿的幸福,我的姑爷要由我亲自来选。”

藤本相信高畑勲的选择,将《哆啦A梦》交给了刚刚独立的新锐动画。

因为最初幻之版是新仓和真佐美纯读了哆啦A梦漫画,觉得这部作品“给予孩子们梦想”,今后大有前途,直接和小学馆商谈后决定的(当然其他的藤子动画也是如此)。

当时的藤本确实还没有和老师手冢治虫那样决定自己的动画由谁来做的权力。

虽然朝日电视台高层有“日本电视台都失败了的作品,朝日就能搞好?”的质疑。

但是样片的成功让所有人都对这部作品报以期待。

 

样片 《在书房里钓鱼》

1979年四月,朝日电视台版《哆啦A梦》作为带番组播放,很快有了不俗的人气。

1979年七月-八月,藤本的故乡富山县的富山电视台开始在朝日版《哆啦A梦》播放后重播日本版《哆啦A梦》。

据当时的小学馆专务,赤座登回忆。

这件事情传入藤子工作室后,得知这件事的藤本弘当即就火了。

藤本愤怒的敲着桌子:“这动画一点都不尊重我的原作,改的乱七八糟的,我不希望它再重播了,快做些什么(别让他播了)吧!”

 

现存ED复刻画

七年前的藤本仍然是“(还有机会的话)你们以后一定要再做下去啊!”的态度。

但如今却态度180°大转变。

为什么?

因为对于已经找到下家的藤本而言,日本版已经结束了,而且是在动画公司破产后被迫腰斩的。

藤本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奇耻大辱。

而逐渐遗忘了日本版当时完结时被迫结束漫画连载的失意,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女儿再度嫁出去的藤本。

七年前的悲哀和羞愤再度涌上眉头。

 

幻之版ED当中的一则静止画

藤本希望《哆啦A梦》可以继续下去,《哆啦A梦》确实可以继续下去。日本版的重播也确实不会影响朝日版的播放。

但是藤本咽不下这口气。

另一方面,新锐动画自己也不乐意做日本版的“接盘侠”。

新锐和藤本达成一致,

他们都希望朝日版作为独一无二的哆啦A梦动画播放下去。

日本版如果再也不存在就好了。

 

绘制原稿的藤本弘


但所幸的是,日本电视台当时只是和小学馆签了口头协议,没有明文合同。藤子工作室没有权利拿版权来要挟日本版。

为了让富山电视台停播,小学馆和藤本找到专门处理著作权问题的律师,律师给出建议:“既然是口头协议,那也只是授权了首播,要是想重播,那还得管出版方续约协议才行。”

所以藤本和小学馆联名给富山电视台发送警告信,警告富山电视台不要再重播日本版哆啦A梦,——“不然就要动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了”。

 

大山版 奉承镜子

受到警告的富山电视台连忙在8月3日播放完第九话第一部分《奉承镜子》之后中断了日本版的重播。

该事件事后被称为“富山事件”。成为日本版被藤子工作室和新锐动画,小学馆三方封印的契机。

因为“要想重播需要得到出版方的协议”,而藤子包括小学馆是不会同意在朝日版播放期间重播日本版的,所以其他电视台也纷纷打消了重播的念头,直至1980年日本电视台胶卷管理期限到期,一直到1995年,日本版胶卷一直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

 

幻之版 奉承镜子

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藤本会反对日本版哆啦A梦重播。

据赤座的证言“藤本一直在苦恼,后悔自己曾经做的事情。”

藤本把日本版的失败认为是自己最大的失败,同时也是哆啦A梦的失败。

加上七年以来哆啦A梦当中的设定和角色都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仍然还在沿用播放当时原作漫画那幼稚的设定的日本版。

在藤本和小学馆心目当中已经“落伍”了。

 

贴近漫画早期风格的疑似幻之版赛璐璐画
1980年大雄的恐龙

后来藤本与真佐美再度会面时,藤本提及当年为什么急于停播富山电视台的原因。

是“大山小姐的朝日版刚刚开始播放,这个时候还有地方台在播放旧作,确实是不应该的事情。”

并数次强调自己要求富山电视台停播“只是单纯不希望正在观赏新版动画的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老版动画搞混,产生困扰,所以才要求富山台停播。”

并表示“自己对日本版动画从来没有过蔑视以及不好的看法。”

最终在藤本生前,藤本与真佐美握手谈和,并自己承认且支持日本版动画的公开。

 

《一定超越15%收视率》

一方面,朝日电视台的元编辑担当.高桥浩在自己的著书《一定超越15%收视率》当中却提及,当时日本版停播和藤本没有任何关系。

是因为“好不容易播放了新作旧作却还在播放,会引起小孩子的恐慌,所以小学馆将其封印,不允许再播出了。”

高桥将发送律师函的主导者按在小学馆和朝日电视台身上。这与当事人赤座“由于原作者藤本的抱怨所以封印作品”的证言完全不符。有严重为藤本本人的言行洗白的行为。

 

在那之后,官方为了让研究者们死心,表示胶卷已经消失,不复存在。

但是实际上富士电视台将胶卷送回日本电视台后,后半16集的胶卷在当时负责调色的东洋现象所(现:株式会社IMAGICA)仓库保存。之后真佐美从日本电视台自费购入了八话的样片胶卷,至今多数胶卷仍完好物损。少数设计稿和剧本也都保存了下来。

并没有像官方和民间谣传的那样,彻底成为了“幻之作品”。

 

株式会社IMAGICA(原 东洋现象所)

而真佐美一直希望能够无偿在YouTube,niconico等视频网站公开自己手中的八集正片,自己也一直努力开展无偿播映会。但无奈于小学馆一直对其进行警告和施压,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从真佐美处流出的OP画面

 

 

③幻之版所呈现的世界与藤子不二雄二人构思的世界不同?

 

 

昭和时期的漫画家,在单行本出版时,都是从连载的内容里亲自选择章节收录到单行本里。并不是全部作品都会收录,由于《哆啦A梦》单行本初期是由编辑们评分选定章节,《哆啦A梦》的瓢虫漫画单行本当中1969-1974年多数连载作品就都没有收录进单行本。

要说到更加深层的原因,除了出版社的限制以外,可能就是藤本老师不想再触及那段时间的回忆吧。

 

藤本弘和哆啦A梦

就藤本选择的故事以及1974以后的连载,确实和幻之版设定相差甚远。但是别忘了幻之版就是建立在藤本没有收录在单行本的作品之上的,当时的连载内容多数内容和设定都极不成熟,而且当时的连载漫画也和幻之版一样多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引人发笑。

而且早期《哆啦A梦》的漫画和动画不讲究科学性,而是讲究“世界第一的搞笑漫画”,“爆笑”,是喜剧性质的漫画。《哆啦A梦》被公认为SF漫画都也是1975年以后的事情了。

 

搞笑漫画大进军

但实际上早期设定当中哆啦A梦来自于21世纪,后来由于21世纪不可能研发出这样的机械人和道具,所以更改为22世纪。

日本版当中登场的大多数“秘密兵器”——也就是秘密道具也都是沿用早期漫画的名称。

譬如竹蜻蜓在日本版和漫画早期都是叫“飞翔蜻蜓(heritombo)”而不是“竹蜻蜓飞行器(Takecoptor)”

 

哆啦A梦和飞翔蜻蜓

而日本版那首由内藤春美演唱的演歌调的《哆啦A梦》歌词,就是藤本亲笔创作的。

譬如开头的“啊 啊啊啊~”,以及“我的哆啦A梦走在大街上,大伙都回头看啊。”,“但哆啦A梦可是个好男人”,“有困难就拜托哆啦,嘿咻,包在我身上,嘿咻,包在我身上”。

这些词很明显和之后的《哆啦A梦》不一样,但很明显也是藤子不二雄写的词,这就是藤本当时对《哆啦A梦》抱有怎样一个印象的真实写照。

如果藤本写的是“不可思议的口袋,什么梦想都能实现”“我最喜欢哆啦A梦了”这样的歌词,动画制作组再如何也做不出日本版动画这样的作品啊。

 

“爱管闲事”的哆啦A梦

而不得不说的是日本版哆啦A梦,完美的契合了这首歌词里面哆啦A梦的形象。

所以你说日本版不符合藤本当时为《哆啦A梦》构建的世界观,试问哪里不像了?

“好男人”说明实际上藤本自己也拿哆啦A梦当成日本版里面“爱管闲事的好人叔叔”的形象。而且原作初期哆啦A梦性格也很脱线,也不像漫画中期那种保护者和监护人的形象,更像是打打闹闹一起犯错的朋友。

 

漫画早期的哆啦A梦


幻之版忠实的还原了早期漫画的这些设定。

对此参加了日本版动画上映会的作家.名和广赞叹道:

“日本版的背景色彩艳丽精致,比后来新锐版的背景更加出色。整体有着东京movie动画当时的搞笑风格,弥漫着当时独有的昭和小镇气息。就对于原作的改动我反而感觉很有趣,很生动,就像是小林七郎描绘的世界一样。”

 

下町风格的背景


大山版的背景 实际上幻之版的背景也是外包给A制作的

日本有名的藤子不二雄研究家稻垣和雄也表示:“虽然和现在的原作相比有一定区别,而且采用的还是荒诞肢体喜剧的形式。但日本版的人物设定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更加生动而形象的改动,让角色更深入人心,更加活泛。远远达不到(官方所说的)黑历史和失败作的地步,倒不如说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夸张的肢体动作

“我完全被秘密兵器(日本版当中的秘密道具)所带来的幻想世界以及昭和小镇浓郁的人情味所打动了。并且肢体喜剧带来的笑料也很足,我非常满意。”

 

奉承镜子之巻 当中的画面

“当时动画大幅更改原作设定的多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你就可以例外)。做动画不遵守原作就得爆死那都是这个时代才有的规矩,用现在的伦理去批评70年代的作品才是欺负人。”

“现在都是原作者方面出于私情一股脑的反对和欺压,加以无情的批判。倒不如老实的承认这段历史吧。”

 

漫画第一话的哆啦A梦

实际上就日本版《哆啦A梦》播放以前,还有另一件趣事,足以证明当时无论藤本弘还是安孙子素雄都不会因为修改原作的设定而大发雷霆。

1972年末1973年初安孙子和藤本二人去P制作公司与鹭巢富雄面对面商谈,目的是为了给《哆啦A梦》开展真人版,也就是特摄版企划。

鹭巢富雄(左)鹭巢诗郎(右)

而这部特摄版的《哆啦A梦》,是打算与日本动画版《哆啦A梦》同时间播放的,也就是同时打入特摄和动画两大市场,由此可见藤子二人对《哆啦A梦》的雄心。

而这部《哆啦A梦》的特摄版企划案当中,三位大佬商谈的结果居然是:哆啦A梦是来自于宇宙的超级机械人。

这和日本版动画相比起来,哪一个更还原原作,高下立见。

并且就知情人士的记录表示,在P公司三人交谈甚欢,可见藤本对“来自宇宙的哆啦A梦”这个设定非常满意。

试问哆啦A梦来自宇宙藤本当时都能接受,这样的藤本会因为日本版修改了部分设定而大发雷霆并且要求封杀么?

再者说,日本版改这些设定也是迫不得已,而且也都是经过藤本认可的,藤本一个不都没说过。

如果按照当年的技术做出皮套 可能就近似这样吧

 

说开了,若是日本版坚持到1974年,并且因为石油危机影响下特摄作品骤减的原因逐渐逆袭,成为超人气作品,一口气连载90,甚至是上百集。

纵使把哆啦A梦拿来和小鬼Q太郎以及哆啦美等角色合体成合体机械人“哆啦魔神A”,藤本或许也没二话,不会说什么“他不符合我的原作,不要再重播了。”

只要它成功了,人气有了,那就是王道。

就根本不会存在什么原作者不满的问题,富野由悠季魔改的《海王子》以及TMS魔改的《名侦探柯南》《鲁邦三世》就是如此。

 

动画版《海王子托里顿》与原作结尾大相径庭

另一方面,藤本真的对这次动画化不重视吗?并不,在宣传动画化的时候,藤本可是在学年杂志上专门按照动画版前四集的剧情简介和标题,以及着色绘制了动画版的“电视上也可以看哆啦A梦”“非常有趣啊,大家快去看吧”的宣传画,可谓是非常上心了。同时也证明了藤本是全权参与到日本动画版检修的,同时还对日本版非常满意。

藤本弘亲自绘制的前几集故事预告

(在当时原作者专门绘制动画宣传页还是很少有的。)

同时也能看出,既然藤本能为有所改动的动画版绘制动画版风格的插绘来宣传,就说明藤本已经知悉并且认可了动画制作组的修改。

 

 

说白了,藤本一直背地里不承认幻之版,更多意义上是在逃避自己年轻时的无力以及第一次失败。

当年的藤本弘和安孙子正处于瓶颈期,虽然打出了名声,但仍然不能主导什么,没有发言权,只不过是有实力有作品的人气组合。

而令藤本更加绝望的是,1969年《乌梅星王子》完结后,藤子组合到1973年为止,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重现《小鬼Q太郎》《帕门》的辉煌。

五年间,二人没有创作出任何一部超人气作品。这对于正当红的人气漫画家是致命的。

这才导致藤子二人对《哆啦A梦》非常上心,以至于还没签正式合同就决定动画化。

 

藤子不二雄和哆啦A梦在一起

而作品当中大雄家和街道等建筑的设计图,很多还是藤本老师亲自监督,还有自己动笔绘制的设计图。

从还打算拍摄特摄版,抱正当红的P制作的大腿,打算蹭特摄的红利也能看出来,二人究竟是多么希望哆啦A梦能“鲤鱼跃龙门”。

 

以藤本弘设计图为原型设计的野比家(幻之版)

但可惜的是,日本版动画逐渐获得好评,不断收割人气的时候,藤本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安心了,却在动画完结的两三个月后才得知动画版完结的消息,原因还不明。

藤本自然会产生“是我的作品不卖座,哆啦A梦不应该拍成动画”这样的错觉。

而日本版动画为什么会突然完结,我想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原因,藤本和安孙子以及小学馆都是不知道的。

 

藤子不二雄和小鬼Q太郎

所以藤本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因为早期漫画不足以吸引人,以及把错误强加到动画组修改设定引起粉丝不满上。

但实际上当年哆啦A梦哪来的“看漫画会对动画修改设定不满”的粉丝啊。

都没几个人知道哆啦A梦是个啥,报纸还得介绍“哆啦A梦是个不成器的猫型机械人”。

由此可见当年哆啦A梦的人气如何了。

 

蓝色眼皮的哆啦A梦

真佐美一番话说得好“如果没有日本版,哆啦A梦绝对不可能有1974年的曝光度,正是因为有了动画版,才让更多孩子接触到哆啦A梦,他们才有可能去看漫画。”

“所以哆啦A梦有之后的成就,日本版动画的功绩是绝对不可磨灭的。”

 

实际上的画风与后来的大山版并无过大区别

而当时吸引更多孩子去关注哆啦A梦的漫画,何尝不是因为动画版的哆啦A梦突如其来的休止,才让更多电视观众留意到这部腰斩的作品,对漫画有了“报复性支持”和“我们欠哆啦A梦一张票”的心理,让单行本大卖,最终确立了哆啦A梦的地位。

 

藤本不希望幻之版公开,是因为他从当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了处于穷途末路时的自己。看到了过去自己漫画里那个还不是国民偶像的哆啦A梦。

他感到不安,他感到心虚。

所以才会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施压,消灭掉日本版的存在。

 

但是藤本弘又是个善良,率真的人。

这样恶毒的事情他做不到,但是他真的做了。

所以“他一直在后悔”。

可是日本版哆啦A梦的公开,面临着他曾经“由于设定不符合原作才封印 由于未经原作者允许修改设定才封印”这个谎言就会被揭穿。

所以他采取了向真佐美道歉,和解的方式。

一方面表示自己承认且不愿封杀日本版。

另一方面,又可以找借口说,自己同意支持没有用,工作室和小学馆,新锐动画不同意他也没办法。

 

他在逃避,他知道,

他知道自己一直都在逃避。

他也在后悔。

但是他不能那样做,如果做了会让自己“漫画之王”的名誉受损,会影响新锐动画的口碑和独大的地位。

所以他选择默不作声。

至少藤本老师一生,都没有公开批评否认过幻之版。

和他的师父手冢治虫一样,都是有些凡人的虚伪和脾气,也有自己逃避和掩饰的东西。

这反而更平易近人。

但对于日本电视动画的职员们,未免太不公平了呢?

 

说句不好听的,藤本即便承认了,碍于他的地位,无人敢说二话,也不会被舆论攻击。

但是就在他和官方沉默不语的这近五十年时光里。

当时日本动画公司的前员工们是如何度过这煎熬的。

真佐美回忆:“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做出来的作品,本身就不差,却要因此饱受非议,被大家这样讨厌。”

“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孩子啊。”

五十年间,当时的动画精英们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动画工作室。

为了替跑路的新仓擦屁股,真佐美决定一个人揽下全责,引咎辞职,并且永远不再涉足动画制作行业。

真佐美纯

这个曾经是手冢治虫秘书的人,曾经是虫制作公司第二把交椅,被手冢治虫称赞为“我最信赖的左膀右臂”的人。

离开了自己最热爱的动画事业。

去当了机械修理工。

其他的公司职员也选择离开这个领域,各自回家种田,销声匿迹。

 

真佐美现在公开幻之版的目的,不是为了钱。

(真佐美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他希望能无偿在YouTube等网站公开视频,他举办的私人上映会也都是不收费的)

他们只不过是想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就这么简单,他们只是想把自己被冤枉的孩子从监狱里保释出来。

仅此而已。

真佐美先生如今已经身患绝症,也许时日不多。若是真佐美逝世后,后果不堪设想。

就和日本研究者们说的那样:

“就再也没有站在日本版哆啦A梦这边的人了。”

 

刚田小助 幻之版胖虎的父亲

这些老态龙钟们的老人,只不过是想为自己最后的“遗作”,也是自己的孩子翻案,想为自己的孩子主持公道。

想为自己争取最后的清白。

但真的很难,很难。

只希望,真佐美先生能恢复健康,

只希望,在真佐美先生离开后,还会有人继承他的精神和胶卷,继续为还日本版哆啦A梦一个清白与官方斗争。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即便正义缺席的这近五十年间,是对无辜的真佐美先生他们最大的不公。

幻之版的大雄性格更加独立淘气


【幻之哆啦探险队2】是爱是仇? 藤本弘与幻之版《哆啦A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