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语语言文学二战上外落榜三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岸经验——猪突猛進と自我消耗

前言:我是21届的毕业生,从2020年的四月份开始,我就报名了爱初心的课,直到2023年四月份,我才终于收到了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我的备考经验可能说不上成功,但是我的心路历程不可谓不丰富,我想将我在备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个人情况&自学经历
个人情况
本人,普通双非一本,理工科,没有很厉害的学习方法和记忆力,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生。因为喜欢动漫和日语的发音,大二开始自学日语,大二下学期通过N1。
自学经历
大二自学期间用了新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的教材,结合网课学习,有空的时候潜入日专生的教室里旁听他们的课程,然后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背单词(去教室的路上,上课前的几分钟,课间休息的几分钟,回宿舍的路上,跑步的时候),总而言之,把所有能带耳机的时间都用来听日语。对于我来说,背单词的捷径是不断重复地听,然后不断翻书确认自己听得对不对。
一战
一战考研背景
虽然大二自学日语擦边拿到了N1证书,但大三上学期,我学习素描绘画,日语的学习时间骤然减少。这时候我还没有决定要跨专业考研,学日语也只是兴趣使然,所以错过了宝贵的巩固日语基础的时间。大三下学期,疫情爆发,居家上网课。我也是在年后决定要跨专业考研,当时无意中看到爱初心的公众号,看到有日语考研的相关课程,经过和炸鸡老师以及父母的商量,我报名了专项班的课程。目标院校是上外。
择校的原因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当时就很想去上海,因为从小在广东长大,还没出过省,憧憬外面的世界。但事与愿违,高考分数不够,心愿无法达成。加之,上外是语言类专业排名很高的学校,因为真的想在语言这条路走下去,所以想去专业性较强的学校,所以最终选择了上外。
备考经历和心路历程
因为有大三上学期这半年的空窗期,我的日语水平呈断崖式下降。因此从3月份开始,我又自学了新编日语1234册,疯狂补回我的基础。因为要兼顾本专业的学习和实习,所以,直到7月份我才结束新编日语的学习。
从7月份开始,我开始自学日语综合教程5678册。但是,由于内容非常多,我基本上会花六七个小时学一篇课文。学一遍还不够,还要反复翻看记忆。在自学这些教材的过程中,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会每看到一个日语句子,就会心中默默地分析它的句子成分,例如,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助词?用其它助词可以吗?表达的意思有何不同?每看到一个自己没看到过的接续方法,就会各种查百度必应,还会问群里的老师和同学。每搞懂一个疑问,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爱初心的答疑群真的很优秀,每天爬楼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老师们会很细心地定期总结常见易错的知识点。
除了以上日语教材的学习,我从四月份开始,每天跟着爱初心的课做基础的练习题,翻译句子,以及坚持每个月写两篇日语作文,由一开始300字的作文都需要挤牙膏似地冥思苦想才能写完到十月份已经能够写一篇1200字的动漫的观后感了。其中,炸鸡老师的作文课给我的帮助很大,从作文的构思布局,易错语法,日常积累等方面进行讲解,对于作文小白的我来说简直是锦囊妙药般的存在。除此之外,默默地为我批改作文的谅太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的鼓励,每次批改作文,最期待的便是谅太老师的评语了。
从七八月份开始,专项课开课。酥酥老师的古典课,助词课和真题课、学姐的语法课和阅读课、猪精老师的翻译课、小柒老师的文学课,这些课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天都是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去图书馆学习,是一种想到能学到新知识整个人都わくわく的状态。
但是由于当时重心主要放在专业课上,忽视了公共课的重要性,每天花在政治和英语上的时间总共也就三小时左右,这导致我初试的政治和英语的分数非常低。
参加完初试考试后,我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分数,心里已经知道可能要凉凉了。
一战的心路历程总结和避坑指南
备考期间,每天学习都很开心,但是猪突猛進しすぎて、冷静さが足りない。其实一战备考那年的十月份,古典的内容我还不是很懂、小仓百首和惯用句我也还没背好、真题只刷了一遍、日语综合教程七八还没看完……已经隐隐有种会落榜的感觉,但是总是安慰自己没关系,还有时间,过于乐观的心理状态让我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一战的学习方法总结和避坑指南
1.复习要做到粗中有细。当备考内容很多的时候,一定要有取舍。什么都想抓,结果很可能什么都抓不到。
2.复习一定要做计划。我是一个没有计划习惯的人。虽然自己也尝试去做计划,但是我发现自己总是完不成,也没有很好的复习计划,学过的东西总是没有及时去复习,导致自己很容易忘记。
3.积极备考复试。虽然在知道自己可能一战初试落榜后,也仍然没有放弃准备复试。我参加了爱初心的复试课,开始接触文科的研究方向该怎么入手,以及同时开始注重练习口语,开始在hellotalk这个软件上和日本人聊天。这对我后面口语的提高以及三战复试时高分通过复试有很大的帮助。
二战
二战考研背景
一战初试成绩出来后,政治和英语均60+,专业课一90+,专业课二130+,排名40+。因为觉得自己只是背诵的内容没有背好,再备考一年,把该背的内容背好,这次肯定能上。我便按部就班地准备回学校做毕设,写论文,参加答辩,顺利毕业。二战全脱产在家里备考。现在想来,这种想法不太成熟,自己缺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广度,还有一颗坚强的内心。
备考经历和心路历程
从七月份开始,我重新把日语综合教程5678全部过了一遍,也把真题翻出来好好研究了一番,针对自己的薄弱点专项训练。除此之外,还继续跟着爱初心的课程。在这里非常感谢爱初心能给二战的我继续上课学习的机会。
但是自从八月份开始,我的内心便不再坚定。因为疫情,在家复习时,总会受到父母的只言片语的影响。诚然父母是支持我二战的,但奈何他们并不太支持我二战上外,他们觉得考上外难度太大,且上海太远,以后回广东这边找实习和工作不方便……他们希望我能考虑广州的学校。听着这些话,我很想反驳但深知父母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且不知为何,每当我看到朋友圈里,我的大学同学,高中同学要么已经找到工作,要么已经准备读研的时候,会莫名有种无形的压力,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我觉得如果自己二战落榜了,那可就太失败了。我二月份时才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二战,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会被外界所干扰,可到了八月份,我的决心却动摇了。
在八月底时,我和同是一战上外失败的研友聊天,她说她可能会换学校,这时换学校的念头在我脑海中便更加挥之不去。此时,我便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进便坚持上外,但落榜的阴影让我不敢坚持,退便换间学校,但该换哪间学校,真的甘心放弃吗?因为过于痛苦,我甚至一度出现放弃考研的想法。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我开始吃不下饭,但又不敢让父母发现,更不想让他们担心。同时,我晚上开始睡不着觉,我会每天凌晨自己被自己惊醒两三次。每次惊醒,又要很久才能入睡,早上又早早起床,不敢睡懒觉,可是没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我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想背也根本背不下来。如此一来,恶性循环,心理压力来到了顶峰。这时我便找了大学的闺蜜、酥酥老师和宪老师聊天。
在和酥酥老师和宪老师的聊天过程中,他们很耐心地倾听我的烦恼,分析了坚持考上外亦或是换学校的利弊,同时还鼓励和安慰我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尽他们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了我各种学习上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非常感谢酥酥老师和宪老师。
调整好心态后,九月份我便开始专心投入学习。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二战上外。因为努力了这么久,不甘心这么放弃,在某些方面我称得上执拗。
对比起一战,我花了更多的时间积累单词、巩固一战时还不太懂的古典、坚持做计划背诵惯用句和谚语,刷酥酥老师给我的补充资料,找爱初心的老师帮忙修改翻译,找谅太老师帮忙修改作文。
但是,到了十二月份,由于睡眠时间每天只有五小时,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到考试的最后一天,我整个人都有点不在状态,导致我做翻译和写作时,没有注意时间分配,最后的翻译只能勉勉强强翻译完全文。字写得非常潦草。果然,人最容易在精神疲惫的时候犯低级错误。
二战的心路历程总结和避坑指南
1.对于所有二战的考生来说,难的或许不是题目,而是在于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初心,不过分焦虑,静下心来学习。通过二战的失败,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内耗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2.复习最好不要在家里复习。在家里复习,过于懒散,且或多或少地听到父母和邻居的只言片语,容易分神。建议尽量在附近图书馆、自习室,有条件者还可以尝试租房或者寄宿考研学校。
3.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这看似简单,但是真到了很紧张的冲刺阶段,往往容易忽略。与其熬夜复习,不如睡个好觉,以充沛的状态上考场。
三战初试
三战考研背景
二战初试成绩出来后,政治和英语均60+(对比一战进步甚小),专业课一115+,专业课二115+,排名30+。虽然对比一战排名有所上升,但距离复试线仍有差距。在认清自己的实力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转战广外。或许有人会说,二战的时候早该换成广外,说不定就已经考上了。是的,或许有可能。但是按照我当时极度内耗的状态,可能会钻牛角尖,换成广外也一样无法专心备考。
想起炸鸡老师曾发过这样一个微博,里面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概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人都是听不住劝的。很多苦,很多坑,即使你说给他们听,他们也仍然听不进去,势必要自己去摔一次跤,撞一回南墙,知道痛了疼了,才会明白。
备考经历和心路历程
二战失败后,我有一段时间一蹶不振,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工作,要不要三战。闲来无事,我便收拾自己的房间,当我抬起头,看到书架上满满的各种考研的资料和书籍,翻看日语综合教程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抄写过的一本又一本的单词本和翻译本……我意识到自己还是无法放弃,我喜欢日语,我想要继续在日语这条路走下去。
带着这样的信念,在我兼职工作了五个月后,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工作,九月份脱产备考三战。当时疫情还没严重到封控的地步,所以我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图书馆复习。每天八点出发,十点回家,一个星期休息一天。经历了一战的猪突猛進以及二战的優柔不断,三战的我已经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很感谢酥酥老师、炸鸡老师、宪老师和谅太老师,虽然转战广外,但是老师们也仍然鼓励和帮助我备考广外。
学习心得
由于学校换成了广外,题型也有所改变,再者由于是三战,时间规划已经不太适用一战和二战的同学,但部分内容还是相通的,在这里,我想将三年来积累的备考经验汇总起来,一起分享给大家。
政治
政治这门课对于高中学的理科,大学学的工科的我来说,实在是门玄学。
我曾经二战时也尝试过三刷肖1000题,整理错题和知识点框架,听徐涛老师的课,但效果甚微(不是徐涛老师不好)。所以三战时我换了腿姐的课来听。三战时肖1000题我只刷了一遍,在做第一遍的时候我直接把我错的题目的知识点在腿姐的背诵手册里面圈出来,如果背诵手册里面没有,可以适当补充。
然后就直接每天反复看背诵手册。当然,这里的看指的不是从头看到尾看,而是一边看,一遍思考出题老师会在哪里挖坑等着我们跳。关于怎么背书背哪里,这些内容在腿姐的技巧班、冲刺班和押题班都会讲,听课的时候,我一般都是做电子笔记,觉得重要的地方截屏然后做好文字说明,分课分知识点做好标题标注,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就可以很快地找到对应的位置了,非常方便。
另外,腿姐的喜马拉雅的音频也可以多听听,碎片化时间背诵,我就经常在刷牙,走路的时候外放音频,一天单曲循环几遍,无痛背书。
英语
虽然一直以来,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错,四六级都是一次过,但是自从学了日语,英语用得就越来越少了,我在一战的时候,曾经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过了四六级。后来重新复习了单词和语法,听了唐迟老师的阅读课,自己多做总结,分析自己容易出错的原因,阅读题的错误率有所下降。攻克了阅读题后,其它题型都相对简单,但也不能忽视,每一个题型都要练到,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另外,作文方面,从八月份开始尽量每周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尽量每个类型都能练到,考前背一下押题作文,当然,不要贪多,也不要一字一句完全机械背诵,选几个自己用得比较顺手的模板,以及关注一下大小作文的新增的类型该怎么写。
专业课一
1.单词语法
广外的单词语法考察相对基础,把N1N2和日语综合教程的单词吃透即可。关于语法部分,我自己整理过语法的小册子,二十页左右,随时翻看,非常方便。由于语法部分占比非常大,如果在这里丢分非常可惜,所以在刷N1N2真题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易错的易混的语法整理出来,尤其是注意语法的接续,长得很像的语法,意思相近的语法。每次做题前看一看。虽然过程有点枯燥和无聊,但是每次看到满屏的勾勾,还是非常有成就感。
2.阅读
阅读题题目类型:假名写汉字、客观题、主观题和日译汉翻译。
主要刷N1N2真题,日语综合教程的阅读题,专八真题的阅读以及酥酥老师给我发的补充资料。
假名写汉字
阅读题里的单词稍难,需要平时有一定的阅读量。
客观题
题型包括助词,接续词和细节题。难度大于N1。
助词:助词的考察形式是选择题,选出和原文助词用法相同的例句选项。在复习助词的时候要结合例句(参考皮老师的新编日语语法书),平时看文章时,看到助词也可以想一想它的用法,常考的助词和助动词有:の、に、で、でも、もの、ほど、られる、ばかりに、ように。
接续词:接续词的考察形式也是选择题,日语综合教程里有很多相关的练习。
细节题:建议平时练习时多多总结错题,反向推敲出题人是怎么给自己挖坑的。
主观题
主观题的题型有很多种,至今出过的类型大概有:指代题、细节题(解释/原因)、主旨概括题,取标题。今年有两篇大阅读和两篇小阅读,主观题较少,两篇大阅读各一道主观题,具体为解释划线句子的意思和解释划线句子的原因。
主观题的做题步骤:先看题,再看文章。分析题目的类型和文章的类型(散文/小说/说明文)。一边看文章,一边分析文章的组织架构,每一段在写什么,可以在段落旁边写一下,最后给文章分层,找出中心主旨。在看文章的时候,圈画出表示转折或者作者想法的地方,例如:しかし、ところが、ただし、~と思っている。~と考えている等等。每次做完主观题后,根据题目类型分类做好总结:分析自己写错的原因、参考答案分析该从哪几点入手组织答案。
对于苦恼主旨概括题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同学,可以练练专八里面的短篇阅读,虽然是选择题,但是可以先把答案遮住,自己试着写一下,然后对比错误的选项和正确的选项。
日译汉句子翻译
阅读题里面的翻译句子都是一个很长的单句。平时可以练一下天声人语的翻译,里面有些很长的句子,适合拿来练手。
专业课二
1.汉译日翻译
广外的翻译文本的类型总是非常多样的。目前已经出过的类型有政经类,小说类,科普类(丝绸之路,爱),类似论文著书节选翻译(语言学相关)
我在做汉译日的翻译前,首先是看原文,然后找出主干,做好标记,另外,把需要倒译、分译、反译和减译的部分统统做好标记。这样在翻译的时候不容易漏译。每翻译完一个句子,就看一下这个句子如果拿给别人看,他们能看得懂吗?平时翻译,可以有多种翻译,但是在考场的时候,要选最不容易出错的单词和语法。
每次翻译完,都要做好总结,对比自己和他人的译文有何区别。总结自己出错的单词和语法,归纳一些特殊词,比如带有隐喻含义的单词和四字成语的翻译方法,汇总常用句式的翻译套路,比如“使”字句、 “是”字句、“有”字句、排比句的翻译方法等等。多积累一些日式思维的翻译,比如说,以名词结句,多用被动句,省略主语等。除此之外,灵活运用一词多译,比如说,不宜吃得过饱:量を控えめにする。谦虚的性格:控え目な性格。谨慎的态度:控え目な態度。虽然中文不同,但是它们的意义区域相同。
2.日译汉翻译
常见类型:散文类,类似论文著书节选翻译(语用学相关)。
在做日译汉翻译前,和做汉译日是一样的,首先是看原文,然后找出主干,做好标记,另外,把需要加译、合译、变译和分译等部分统统做好标记。和汉译日不同,做日译汉时,翻译要更加“高大尚”一些。
每次翻译完也要认真总结,虽然是中国人,日译汉相对来说会容易些,但也不可以大意,翻完后也要认真检查是否有病句。平时练习的时候,我们也要多多双向思考,比如:日语中常常使用名词句,日译汉时,翻译时要加译(加主语,加动词),要変译(名词变动词),反过来,汉译日时,不要动词和主语,动词变名词等等。这些平日的思考最终都会变成你的肌肉记忆,只要一拿到原文,你就能马上反应该用什么翻译方法和技巧。
3.作文
广外的作文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个主题词的类型,比如说:幸福,豊かさは何か,異文化を理解する。还有一种是双主题词的辩证类型。比如说:科学と人間性,超一流になるのは生まれつきの才能か努力か,可以先拿历年的作文题目练练手。
我的写作之路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冥思苦想挤牙膏。刚开始写作文,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内容都只能用很简单的话写,而且写不出来时,到处收集素材和范文,以求拖长字数。
二中规中矩套模板。对比第一阶段,已经能够运用到更多的单词和语法,但没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写辩证类的作文时,一般就是社会背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写原因或重要性123,最后来个结尾总结。
三反转反转再反转。三战备考时由于重点练了很多的N1的阅读题和英语的阅读题(没看错,是英语阅读题),总结了这些阅读题的行文思路,然后我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我的写作当中。对比起第二阶段略显单调的平铺直叙,第三阶段的作文写作我会更加深层次地辩证分析,比如先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等。
在作文修改方面,非常感谢谅太老师,帮我改了三年的作文。看到我的作文写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有逻辑思考,红色的修改也越来越少,我真的感觉自己的日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评语中,我的进步和努力都被老师指出来了,真的很高兴.
三战复试
复试备考背景
今年广外的复试恢复线下面试。所以既要参考往年线下复试的考试内容,也要参考这三年线上复试的考试内容。以下是我备考复试的方法。
自我介绍
关于自我介绍的写法,大家可以去听听炸鸡老师的复试课,干货满满~这里就不多赘述。
朗读
在之前2018年及以前的面试中,需要朗读一篇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例えば、文章の内容のまとめ、作者の考え方、自分の考え方など。
在复试备考期间,我基本每天朗读一篇天声人语,练习时间一个小时左右。具体方法如下:1.给自己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朗读,概括文章内容等并录音。2.听一句外教的音频暂停,放一句自己的音频进行对比,找出停顿,语音语调出错的地方。3.跟读外教的音频两至三遍后,自己练习朗读,直到自己读到不会卡壳停顿流畅为止,最后一次朗读进行录音,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听听。天生人语的素材非常好,除了朗读以外,也可以用于素材的积累,比如:可以用于写作文,丰富即兴演讲的内容以及复试问答题的回答等。
语音语调虽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是在复试备考期间坚持每天练习,多听多读多对比,一定会有进步的。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试试用hello talk等软件和日本人聊聊天等,一个星期两到三次,一次一小时或以上。坚持两三个月进步会非常大。
即兴演讲
即兴演讲是广外近年线上复试时增加的一个考试内容。虽然今年复试是线下,但备考不能有侥幸心理,所以备考期间也进行了相关练习。
练习即兴演讲时,找好相关的题目,对其进行分类,根据内容,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之后可以再进行细分,比如说议论文的题目可分为两个主题词或一个主题词的两个方面等。分好类之后,每天对一种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总结属于自己的模板(好说不易错)。练习的时候,先不要一字一句地写,而是说。先给自己计时录音一分钟。觉得自己没说好,重新再计时录音再说一遍,直到自己可以在一分钟以内说得比较流畅,且发音清晰,内容有逻辑。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模板,并换一个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模板练习,根据情况,对模板进行再次地修改和升级。随着熟练度的增加,可以适当地增加时间至两分钟,三分钟,并丰富并升华自己素材的内容。
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具体该怎么入手,详情可看爱初心复试课,内容讲得非常详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研究计划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多看论文,多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点,一点一点写出来的。第一步,写好研究计划,找专业的老师帮忙修改。第二步,对自己的研究计划提问,思考面试时面试官老师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自己想的问题可能会有漏洞,可以找老师帮忙补充。第三步,熟悉自己的研究计划的内容。研究计划写得再好,再完美,说不出来就会非常可惜。而且不要大段大段地背诵,时间太长,面试官老师也会听得很累。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控制在一分钟以内,稍微复杂一点点的,可以一到两分钟左右。
自由问答
关于自由问答的题目,爱初心的复试课以及配套的小程序里面的题目已经很全面了,大家可以再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的常出的题目进行补充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自由问答的题目尽量当天写当天背,同时找小伙伴进行练习。回答内容有条理,且不宜过长,一般来说,控制在一分钟以内的长度即可。如果问到简单的问题,两三句话就可以了。复杂一点点的问题,稍微加长一点时间,重点是要说清楚说完整。另外,可对自己的自由问答的题目进行延伸,推测面试官老师可能会问的追加问题。
避雷一二三
一:尽量不要语音练习。复试备考期间,大家可以找个小伙伴一起练习自由问答。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开视频面对面练习,或者自己对着墙,对着镜子,对着图片进行练习。观察自己回答问题的神态动作。
自己当时和小伙伴练习的时候是语音练习,很少面对面练习,导致考前两天模拟面试的时候,对着酥酥老师非常紧张而且不习惯,本来平时说得很流畅的内容一下子就变得磕磕巴巴,表现得不是特别好。模拟面试完以后,感觉心情很低落,觉得自己要挂了,但是好在酥酥老师很温柔地鼓励了我,让我直面自己的不足,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马上和小伙伴进行视频的面对面练习,以及对着墙,想象面前有老师在听我说话,对着镜子自己和自己说话,渐渐地习惯面对面说话。
二: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我的目标院校之前没考过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就不准备这方面的内容了。这个内容之前是线上考察的内容,现在线下了就不用准备了”等诸如侥幸心理最好不要有。往往你越没有准备什么就越会出什么题。广外的面试出题总是让你很惊喜,所以大家如果有时间尽量准备充分些。
三:遇事不要慌张露怯。在复试的时候,遇到自己没有准备过的问题,也不要害怕,要淡定地用简单的日语流畅地表达即可,不要犹豫不要露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遇到难题只要我表现得很淡定,就是所有考生里最自信的那一个。
写在最后
致谢
复试结束后,觉得或许自己就要和爱初心分别了,突然之间有点舍不得爱初心的各位研友和老师们,好像这三年他们的陪伴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我有一种错觉,感觉自己好像还上了一间“大学”,“大学”的名字叫“爱初心”,“大学”的专业是日语语言文学,“大学”的毕业证书是我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感谢这三年来爱初心的各位老师的支持和陪伴,希望爱初心越来越好。
结语
周国平在《当你学会独处》这本书当中说到,人会有三次成长。一是当你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当你竭尽全力仍然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发现自己的平凡并接受自己的平凡的时候。书里面说:“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我很喜欢这句话,想分享给大家,共勉。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号
初盟
初歆
爱初心英语
爱初心日语
联盟日语
日语专业考研
日语MTI
初心百科
爱初心
官方网站
http://www.iChuXin.com
www.ChuXin.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