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缫丝汤:治糖尿病效果好!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

2022-11-08 14:3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缫丝汤:治糖尿病效果好!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明 · 龚廷贤《万病回春》对糖尿病是这样认识的:

脉∶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紧洪数,阳盛阴惫;血虚濡散,劳则浮迟;短浮莫治,数大难医。

消渴者,口常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知内有湿也。(湿宜泻之。)小便自利而渴者,知内有燥也。(燥宜润之。)大抵三消者,俱属内虚有热也。

所以,就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处方:缫丝汤

缫丝汤:治三焦渴如神。如无缫丝汤,却以原蚕茧壳丝煎汤皆可代之,无时饮之,大效。盖此物属火,有阴之用,大能泻膀胱中伏火,引阴水上潮于口而不渴也。

用现在的话来讲:蚕茧,水煎后代茶饮。每日喝之,直至把糖尿病喝好为止。

缫丝汤别名蚕茧汤、原蚕茧汤、缲丝汤、缫丝汤、茧丝饮。

主治消渴,血淋,三消症及妇人血崩。

处方来源 《直指》卷十七。

药物组成:茧搔丝。制用方法:煎汤,任意饮之。

临床应用:消渴。有一人苦渴疾,日饮斗水,诸药不效,遂服煮蚕茧搔丝汤1盏,其渴顿除,恐不及时,如无,但以乱绵煎汤服。

处方中所谓的缫丝就是指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千百年来,缫丝工具改进缓慢,直至清末,上海地区的缫丝,采用改进后的浙江七里缫丝车,仍无加捻装置,因此,成丝粗细不匀、断头多(不接头),与近代机织大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

现在,找缫丝是很难,但找蚕茧并不难。

所谓的蚕茧 (《纲目》) 记载:

【异名】蚕衣(《说文》),茧黄(《圣惠方》),蚕茧壳(《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茧壳。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蚕茧,方书多用,而诸家本草并不言及,诚缺文也。近世用治痈疽代针,用一枚即出一头,二枚即出二头。煮汤治消渴,古方甚称之。丹溪朱氏言此物能泻膀胱中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故能止渴也。

【药材】呈长椭圆形,或中部稍缢缩,长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表面白色,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其内壁的丝纹很有规律。质轻而韧,不易撕破。未经羽化的蚕茧 ,内有黄棕色的蚕蛹1枚以及成蛹前脱下的淡棕色、皱缩的蚕皮。全国养蚕地区均产。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用主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疳疮,痈肿。

《纲目》: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选方】

 ①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用米饮送下,日三服。(《圣惠方》茧黄散)

 ②治消渴:煮蚕茧汤,每服一盏。(《朱氏集验医方》)

 ③治小儿因痘疮余毒,肢体节骱上有疳蚀疮,脓水不绝:出蛾绵茧,不拘多少,用生白矾捶碎,实茧内,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干贴疳疮口内。如肿作痛,更服活命饮。(《小儿痘疹方论》绵茧散)

 ④治反胃吐食:蚕茧十个。煮汁,烹鸡子三枚食之,以无灰酒下,日二服。(《普济方》)

 ⑤治口糜:蚕茧烧灰,调蜂蜜,抹口内。(《泉州本草》)


缫丝汤:治糖尿病效果好!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