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两年的抑郁症还会好吗?这些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抑郁症虽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很多人对它仍有疑惑。
今天,小编整理了好心情病友最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来帮大家答疑解惑。
Q1:我被诊断抑郁症后,还时不时出现幻听的症状,是不是抑郁症到了一定程度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独立的精神疾病。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是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的。
抑郁症除了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抑郁症状外,严重时也会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见,精神病性症状并非精神分裂症所特有。
Q2:诊断抑郁症后,早上醒来,情绪就莫名低落,什么也不想干。而到了傍晚后,才感觉心里轻松一些,愿与人交流。天天如此,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晨重暮轻”,是抑郁症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抑郁症患者中,约有1/4存在情绪的昼夜波动,而在这些出现情绪波动的患者中,约1/3可出现晨重暮轻的现象。
大家不要苦恼于“晨重暮轻”的状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早找医生沟通,主动接受规范治疗。
Q3:我辗转很多科室后才在心理科确诊抑郁症,耽误了这么久的时间,病情还能好转吗?还能不能治好呢?
因为生病时间比较长,有些患者适应了抑郁症的负性认知模式,认为生活是灰色的很正常,觉得自己就是废柴一个,这些错误的认知会降低抑郁的治疗效果。
即便如此,只要遵循“足量足疗程”的规范治疗,病情好转还是有希望的。
Q4:反反复复情绪低落,对啥也不感兴趣,经过治疗后也不见好转,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有抑郁的症状,并反反复复深受其害,治疗后又不见好转,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或者边缘型人格障碍。
以双相情感障碍为例来说明下。
双相情感障碍的首诊确诊率只有7.6%,约60%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因此,学会鉴别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真的很重要!
尽管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与抑郁症表现相似,但如果你的抑郁发作伴有以下特点,那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而且具有以下的特征数量越多,诊断为双相障碍的可能性越大。
1.发病时期
发病年龄在25岁之前,产后或更年期的首次发病。
2.抑郁发作特点
发病急、持续时间短、一年发作4次或4次以上,并且发作具有季节性。
3.不典型症状
表现为睡眠过多、胃口好、体重增加、性欲亢奋、行动比较缓慢、四肢有僵硬感、反应迟钝。
4.情绪特征
以情绪波动大为主要特点,常常表现为紧张、烦躁、暴躁易怒等。常常采取疯狂购物、暴饮暴食、过度打扮等方式来发泄消极情绪。
5.家族史
家庭成员中尤其是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6.接受抗抑郁药治疗
服用抗抑郁药起效快(2-3天迅速起效)、效果不明显、不良反应大或疗效呈递减效应(如第1次接受抗抑郁药治疗有效,第2次效果差一些,第3次可能无效)。
7.短暂轻躁狂发作
既往曾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是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基本条件。
Q5:治疗抑郁症的过程很煎熬,怎样做才能降低抑郁症再次复发的风险呢?
抑郁症属于易复发的精神疾病。
想要预防抑郁症复发,我们需要牢记“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规律作息、稳定情绪”这16字方针。
抑郁症病并非不治之症,要相信你不会永远深陷抑郁,终有一日会摆脱抑郁症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