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PM md.63/65突击步枪
当年华沙条约签订的几个国家因为统一要求,所以每个成员国都自己研发7.62口径的步枪,绝大部分都沿用AK的外形和部分或全部的内部结构,除了捷克的Vz.58是属于换了个结构,外形也有出入,不过后来90年代的LADA又是AK原理。
其余国家的如下:
罗马尼亚:AI
保加利亚:AKK
匈牙利:AKM63、AMD65、AMR69
东德:MPi系列
波兰:PMK和PMKM[钽式步枪是因为被AK-74贵到不行的生产许可证价格吓到,被迫自行研发相似但完全不同的步枪]
苏联:这个懂得都懂,AK老家。
就连1968年就卷铺盖走人的穷国阿尔巴尼亚也装备过仿制AK系的Automatiku Shqiptar Model 78和折叠托版的82,据说是仿自56冲。
本篇的罗马尼亚PM md.63突击步枪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
先来看两张谷歌翻译截图


当时罗马尼亚和中国一样没有突击步枪这种概念和翻译,因此均把AK当做冲锋枪看待。
作为华约成员国之一,罗马尼亚军方在刚进入20世纪60年代时装备的步枪还是从苏联进口的AK,加上自己仿制的AI,配合PPSH41冲锋枪、奥利塔M1941冲锋枪一起装备军队。当时罗马尼亚的AI步枪,各方面和原版AK47比起来几乎莫得区别,真要扣区别可能也就是厂标和快慢机标识:英文字母S-FA-FF。
60年代初期,根据苏联的命令,华约成员国的枪械统一标准改为7.62步枪,可以使用AK的外形和结构,加上1959年苏军就装备了AKM,于是罗马尼亚决定购买许可证,然后仿造AKM,并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国营兵工厂,罗马尼亚国营兵工厂也不负众望,在1963年把一款在护木上增加握把的AK系步枪交付罗马尼亚军队,这款AK步枪就是PM md.63步枪,其出口型号被称为AIM。

PM md. 63步枪内部结构和AKM相同,与原版AKM的不同点在于护木上的前翘小型前握把,可让射手方便控制枪支并减少后座力。
1964年,罗马尼亚对RPK机枪进行仿制,除了安装两脚架的支架结构不同以外其余的完全相同,命名为md.64。

1965年,罗马尼亚国营兵工厂把枪托改成类似MP40的下翻折叠托、将握把改成直下略后,命名为PM md.65突击步枪,出口型号被称为AIMS。这两个也是其与PM md.63最明显的区别。

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国营兵工厂按照各国军队惯例,开发63和65的教学枪版本。

70年代,东德开始生产专门为空降部队研发的MPi-KMS-72,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向右折叠的骨架枪托。在东德对外出口MPi-KMS-72后,波兰和罗马尼亚有对这种枪托进行仿造,在折叠机构、固定机构、弯曲度上或多或少有些出入,离远点在外观上粗略一看还是差不太多。
PM md.65为更换仿东德折叠骨架托的主要型号,在更换枪托后,因为无需担心握把和枪托的配合度问题,在生产一批直下略后握把版后,接下来的PM md.65在生产时为简化生产,全部换成PM md.63的握把前翘下护木。


罗马尼亚的PM md.63因为和AKM一样价格低廉加上可靠性高,出口后受到很多国家的军警欢迎,也有一部分落入反政府武装和恐怖分子手里,西方国家方面也有英国苏格兰场购买一部分用于警察训练,最大的购买方依旧是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