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 | 项目没拿奖?这篇帮你找到原因!不同赛道的失分点解读
主赛道、职教赛道创意组
一、创新性不足
当与同赛道的其他项目/市面上的项目相比时,项目的模式/技术缺乏创新,项目突围可能性较小。创意组项目的创新性表现分为两类:
①技术创新:
专利的级别/数量彰显技术创新与突破。根据专利类型与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响创新性的途径。
a.专利类型
专利分为国际专利与国内专利,国内专利又可分为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各类专利间存在优先级,故在创新性的体现上也有强弱之分。
b.专利状态:
专利状态分为已拿到专利授权证书与拿到专利受理证书,状态不同,其代表的创新性高低也不同。
②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是项目的核心,但很多参赛项目的商业模式都有相似之处。很多项目表面上选择不同的方式,但放眼全省乃至全国,依然雷同太多,缺乏创新。
建议各项目团队在备赛时,多看看往届项目增加了解,扩大眼界。
二、调研不扎实
市场调研包括市场容量、竞品分布状况、消费者消费心理、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调研不扎实会导致叙述痛点/前景时,“xx亿的市场”、“亟待解决”等表述没有说服力。
三、产品不成型
产品是否成型的关键节点是何时能进入市场,开始销售。较为典型是医疗类项目,有些项目研究局限于实验室,说明数据也只有实验样本,后续安排都停留在计划阶段,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在比赛中很容易失分。
主赛道、职教赛道已创业组
一、经营数据差
项目没有收入,没有利润,没有客户,表明项目商业模式还没被验证,能否被大规模复制还不确定,专家对项目前景存疑,这在创业组中很吃亏。
二、增长不明显
有初步的成果,但与竞品相比,优势不明显,多表现为团队不够强、资源不够多、技术不够优等,能否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存活,不确定性因子太多。
三、增长难保证
项目有一定成果,但如果想要继续发展项目,很多制约条件没有解决,例如团队如何优化、资源拓展等,这会降低评委信服度,影响得分。
红旅赛道公益组
一、题材雷同
题材雷同是红旅赛道最常见的失分点。常见的公益组项目类别有支教、留守儿童、农产品电商,亦或是与当地文化结合的文创类项目,这类项目很常见,评委听到名字就能对项目有大概了解,缺乏创新造成失分。
二、受益面小
受益面小主要表现在服务人群与项目题材上,会导致项目的时效性差。想象一下,在评委考核项目时,其他项目的时效性是覆盖xx县/xx镇,而你的项目却是xx村/xx组,直接与其他项目拉开了差距。
虽然是公益组项目,但依然是商业性质的比赛,实际效果不好,最后得分也不会很高。
三、资金匮乏
公益组多为大学生公益团队,不缺乏团队资源,但缺乏项目资金。项目是否能自我造血、有无稳定的资金来源都会造成项目差距。
红旅赛道创意组、创业组
一、主题不符
项目主题与红旅赛道的三个要求不契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区治理均不涉及,这是很多被淘汰项目的通病。
二、创意不足
很多项目所做的事都是他人做过/正在做的事,题材上没有较大创新,没给评委留下记忆点,很容易导致项目评分偏低。
三、经营不佳
是否成立公司,收入、利润都是评委的考核要点,有些项目公司已成立两三年,营业额年均200万,但与年入上千万的项目相比,经营状况优劣立竿见影。

最后,需要近三年创赛国奖获奖资料的童鞋复制下方链接到浏览器自取:
https://mp.weixin.qq.com/s/IvWZQT0lApuzplGwDivb3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