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信托董事长接受《金融时报》专访 分享转型升级之道
当前信托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化资本旗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贸信托”)积极响应监管导向,依托中国中化产业背景,持续开展市场化经营,大力开拓服务类、投资类业务,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市占水平稳居行业前列,为长远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日,中化资本总经理、外贸信托董事长李强接受《金融时报》专访,就外贸信托有哪些转型实践,发表了观点。

外贸信托董事长李强先生说,首先,外贸信托坚持心怀“国之大者”,拓展服务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中国中化金融板块的核心企业,外贸信托依托中国中化多元产业背景,聚焦特色产业领域,深度挖掘和服务产业客户的金融需求。围绕乡村振兴,协同中国中化农业板块,向产业链上下游农户和中小微涉农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需求,通过科技赋能和数字风控,搭建符合客户特点的风控模型,开展数据订单贷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围绕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外贸信托在行业内最早探索消费金融业务,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加强自主风控,公司消费金融业务正向资产服务、资产投资等方向加速拓展。
第二,回归信托本源,深化“服务+”,拓展信托业务内涵。外贸信托在业内率先推出“五行财富”财富管理品牌,也是最早落地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的信托公司之一。外贸信托很早就将这些本源业务确定为战略业务。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历经十余年深耕,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营销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服务,在行业中形成了千亿规模、转型有效、品牌卓著、可持续发展的品牌认知。家族信托业务方面,外贸信托在2013年落地了国内首单私行家族信托,后续又相继落地保险金信托、不动产与股权传承、养老、慈善等多种模式,截至2021年末,家族信托业务规模突破50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外贸信托不断探索资产证券化业务从单纯的受托向资产生成、承销、投资两端延伸,建立全链条的主导能力。近年来,公司累计发行信贷ABS、ABN规模超过3000亿元,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汽车金融细分市场上位居行业前列,2021年发行了全国首单乡村振兴资产支持票据。2017年,外贸信托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信托行业报告》在业内首次提出了“服务信托”和“服务+”的理念,未来外贸信托将继续聚焦服务信托与主动管理业务的联动,深化服务内涵,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
第三,聚焦资本市场,拓展直接融资,大力发展证券信托业务。外贸信托是国内最早从事专业化证券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之一。外贸信托证券业务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公司对科技系统建设的重视。外贸信托打造了尊享平台、自动化估值等科技系统,关键系统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效支持了业务规模的持续提升和运营质效的不断优化。截至2021年末,公司证券服务信托规模超过660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同时,外贸信托从2013年起基于私募基金服务平台上丰富的产品类型和投顾资源,加快培育主动管理FoF业务。经过8年培育发展,已搭建起FoF主动投资管理平台,为各类客户带来持续、稳健的收益。截至2021年末,外贸信托主动管理FoF规模超过220亿元,领跑行业。外贸信托已经在为行业探索符合信托禀赋的标品投资展业模式,FoF也日益成为行业标品转型的最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