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为何道理都懂,却做不到?

《人性》第二课
我们为什么难以知行合一——情绪
我们时常以为自己通过逻辑做出选择,并且会对选择给出“逻辑上的合理性解释”,但殊不知这其实只是一个借口。我们因情绪做了某种选择,然后用逻辑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马老师的伟大之处在于提出了是情绪驱动人的行为而非理智,所以我们要照顾情绪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一种和谐相处的自控方式。而西方思想体系下要求人们理智、自律本质上是一种对抗思维,用理智来对抗不愿意做的事情。故而理智强者成功,弱者淘汰。这种思维体系本质上是弱肉强食的。
马老师的理论另辟蹊径,以和谐相处的模式从本质上打破了情绪欲望与理智的对立的视角。这是一种中国式的哲学智慧,也是一种让所有人都有希望成功的方法。
马老师的创新性在于为马克思“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世界观点做了补充,即“人的本源是情绪(精神)”。注意这两点并不冲突,马克思解释的是包含人的客观世界的本质,而马林老师解释的是存在于世界的人行为的本质,二者的研究对象其实是互为补充的。这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由人组成的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