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龟鳖类动物简介

2021-08-27 15:34 作者:国风炫漫  | 我要投稿

一、    龟鳖类动物的起源

龟鳖类动物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起源至今未明确,现有的关于龟鳖类动物的进化和系统学关系的学说主要是以其形态学研究为基础。目前最早的化石是距今约2.99亿年南非二叠纪的正南龟,有人推测此物种已具有骨质外壳,不过其肋骨粗壮,颅骨不整,腭表有齿,有学者推论正南龟其实与杯蜥目的阔齿蜥亚目的一支血缘更为接近。

正南龟构想图


距今2亿年前晚三叠纪的原颚龟,又称三叠龟,被学界普遍认为是龟鳖类动物的原始祖先。原始的原颚龟比近代的龟鳖动物更为低等,它们的牙齿已经消失,两颚已形成角质状的喙,躯体也有龟壳保护,但头部却不能缩入龟壳内。

原颚龟化石
原颚龟复原图


有学者推测到中生代晚期,从原颚龟类发展成为两个类群,即侧颈龟类和曲颈龟类(潜颈龟类),至此龟鳖类动物再无更大的演化。

侧颈龟类颈部运动模式
曲颈龟类颈部运动模式


二、    龟鳖类动物的种类划分

在生物分类学中,龟鳖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目。而龟鳖目又分为2个亚门:侧颈龟亚目和曲颈龟亚目。

侧颈龟类至少在白垩纪就已经出现了,它们的头部不能缩入龟壳内,仅能侧弯缩入壳下,属较原始的一支龟类。它们过去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现今仅分布于南半球。

侧颈龟类中的圆澳龟


曲颈龟类最早发现于侏罗纪晚期,因其头部能自由缩入龟壳内,故较侧颈龟类进步。它们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在曲颈龟类群中,泥龟科的成员被认为是最原始的种类。

曲颈龟类中的草龟
现今泥龟科下的唯一物种中美洲河龟


全世界现生龟鳖种类有1490余属300多个品种。

根据龟鳖类动物的生活方式,一般把它们归纳为四类,即水龟、海龟、半水龟和陆龟。

水龟是指生活在河流、湖泊、溪流或者沼泽地的龟,它们的指、趾间有发达的蹼,这是为了游泳时获得更大的推力。它们在水中进食,大多是肉食性的,所以拥有较为锋利的喙。水龟是龟中寿命相对较短的一类龟,平均寿命在二十年左右。

在水中嬉戏的圆澳龟


水龟类中还有一类鳖类动物是从早期的原始龟类演变进化而来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了一件鳖类化石——喇嘛洞连鳖。该化石出自九佛堂组,距今约1.2亿年,是目前早期鳖类中发现的最为完整的一个化石。

喇嘛洞连鳖化石
面临灭绝危机的斑鳖


海龟最早出现于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它们是爬行动物上陆地后又返回海洋生活的实例。如今海洋中只生活着7种海龟。

喙部呈鹰嘴状的玳瑁海龟


半水龟是指生活在森林、山地、湿地或者灌木林里的龟,这些龟的脚趾无蹼或半蹼。和水龟靠水作为媒介吞咽食物不同,半水龟有能帮助吞咽食物的灵巧舌头。作为杂食性龟类,它们多以瓜果蔬菜、昆虫、鱼类、虾类以及软体动物等为食。半水龟的寿命比水龟长,通常能活几十年。

生活在林间的半水龟东部箱龟


陆龟是素食性动物,目前最早的发现纪录是距今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它们曾经一度很繁盛,可是到距今100万年前,陆龟类动物骤然衰落,仅有少数种类延续至今。

豹纹陆龟


三、    龟鳖类动物的形态特征

我们常用“十三块六角”来简单概括龟的特点,通常龟的背甲是由十三块大的盾片组成;擅长游泳或攀爬的四肢,还有一头和一尾,加起来就是“六个角”。

“十三块六角”的地图龟


龟的背甲由椎盾、肋盾、颈盾、缘盾、上缘盾以及尾盾(臀盾)这六部分组成,当然并不是所有龟类的背甲都同时具有这几个部分,比如原产自中国的龟类就没有上缘盾。

龟的背甲盾片


龟的腹甲由间喉盾、喉盾、肱盾、胸盾、腹盾、股盾、肛盾以及间肛盾这八部分组成,有些龟类,如草龟、花龟、地图龟等均没有间喉盾和间肛盾。

龟的甲桥为其腹甲与背甲借韧带或骨缝相连的部分。通常其外层的盾片由腋盾、胯盾和下缘盾这三部分组成。

龟的腹甲及甲桥盾片


通常,龟的前爪为五爪,后爪为四爪,当然也有不少特例,比如海龟的四肢无爪,呈桨状。

在深海中生活的棱皮龟


大多数龟鳖类的尾部细而短,呈圆锥形。少数龟的尾部较长,如鹰嘴龟、拟鳄龟等。此外雄性尾巴比雌性更大更粗壮。


鹰嘴龟
雄龟(左)与雌龟(右)尾巴对比
龟的内部结构


龟鳖类动物简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