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玉补石||成功所需要代价与花费
啥叫财务自由?
从概念上来讲,是当你的被动收入可以源源不断覆盖你的日常支出时,你就自由了。
你不必在为生活去出卖自己的时间。
接下来再思考一个问题,时间节省下来干什么用?
单纯的想不干啥就不干啥吗?将时间都消费在游戏打牌上吗?
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本质上永远不会自由。
因为这种思维模型的人永远不会有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去覆盖自己的支出。
即便是那些继承了海量财富的人。
财富这东西是妖魔,当你没有降魔的能力时你很快就会被这妖魔吞噬。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凭运气挣的,最终会凭实力亏出去。

他们的思维模型并不足以支撑他们的自由。
对于那些“自由”了的人,时间节省下来用来干啥呢?
时间单纯意义上来讲是不值钱的,很多人一辈子将一天过了三万次。
值钱的时间准确意义上来讲,应该是注意力。

你的注意力高度聚焦于你所专注的事业上,从而远远的拉开和竞争者的差距,然后获得超额利润去帮你“自由”。
你“自由”后节省下来的更多的时间让你有更专注的注意力去进一步思考优化自己的模型和事业。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所以说,归根结底,值钱的是注意力。
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恒定的,将越多的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主业上,就越容易在竞争中走上正循环。
那些杀掉你注意力的林林总总,都是需要你去警惕的。
一个年入一亿的人,每天去家门口固定包厢吃没有菜单主厨做啥就吃啥的米其林不叫陷入了消费陷阱,不叫奢侈浪费。
因为你的注意力更值钱。
你通过远小于你被动收入的价格买到了高质量的,不用挑选的,节省注意力的一顿餐,很可能这餐还帮你谈了笔交易,这是一笔极其正确的交易。
一个年入一万的人,每天吃顿麦当劳都大概率不是件正确的事,或者说,这个收入的做啥都是错。
因为一顿麦当劳可能把你明天的菜钱吃没了,你会很敏感菜钱涨了几毛钱,从而根据各种菜的价格去斟酌自己的晚餐。
同样是吃顿饭,哪怕富人餐餐万元饭,但消耗的意志力和注意力也很可能要比穷人餐餐十元饭要少的多。
再往深里说,富人对美食、美女不会存在巨大的诱惑感,因为并不稀缺,通常来感了时才会注意这方面,它不会让你朝思暮想。
但穷人对所有可望不可及的东西都充满了幻想。
这种幻想同样会消耗掉你巨大的注意力。
所以说现在各种各样的精神鸦片不仅抢占了你的时间,还在不断的给你本就薄弱的意志力增加负重。
当你的注意力被柴米油盐这每天睁眼的一件件小事以及美食美女那些海市蜃楼都给消耗掉了,你自然就没有时间精力以及珍贵的注意力去思考那些帮你跨越阶层的事情。
所以说,注意力并不是像时间那样对于每个人公平的。
不是你想有就有,想聚焦就能聚焦的。
富翁和常人即便都活80岁,即便时间上是相同的,但两个人一生的注意力堪称天差地别。

前者的大量生活琐碎都能被优质的外包出去,他本人能够节省下来整块的时间去思考优化自己的系统;
后者则一辈子都在被生存的烟火所笼罩,没精力去思考打破这层“陷阱循环”。
在大量的注意力被无端消耗后,在品尝大量的无助和痛苦后,人的意志力会迅速达到低谷,从而需要“安抚”,需要那些“甜食”,需要获得那些眼下马上就能享受到的快感。
扶贫组织研究过大量的贫穷家庭样本,他们因为资源有限导致了每件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注意力去抉择,导致了非洲贫穷的家庭可能不会有多余的意志力去在意仅仅18美分消毒剂就能保证家庭一个月的干净水源从而远离痢疾,但却会将珍贵的脱贫资源用在买电视机、买垃圾食品这种“安慰性”商品上。
贫困家庭得到扶贫补贴后绝大多数不会用于改善对于生活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学习或者扩大再生产,而是会买酒买肉买手机哪怕后面挨饿。
不是他们“劣根”,而是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生活摩擦的没有意志再去思考未来了。

绝大多数人是在“受罪的一生”中不断转圈,在每天累死累活后晚上的一瓶啤酒两集肥皂剧的安慰下周而复始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这是一个陷阱。
即便你意识到但也很难跳出来的陷阱。
跳出这个陷阱意味着要在一边扛着累死累活的现有生活的同时一边抵制住需要安抚的心灵,用强大的意志力和注意力挖出一口新的井,从而逃脱出现在的陷阱循环。
阶层的跃迁,需要对注意力进行开源节流。
任何可能消耗你注意力的无用事情都是你的敌人。
比如乔布斯多少年就那一套装束,我现在也是一款合适的衣服买十件,一个合适的皮鞋买五双,然后好几年不再买衣服,每天就那一身,根本不琢磨穿啥搭配啥。
每天上班有两条路,哪怕时间一样,我永远走有高速多绕十公里的那一条,因为塞车、拥堵以及眼观六路要消耗掉大量的注意力。
从这一个个细节里,抠出来注意力写出来了大家眼前的这个系列。
接下来说点进阶内容。
注意力的杀手仅仅是抖音里的扭腰撅腚吗?仅仅是带货主播的买它买它吗?
说说注意力被正事儿绑架的情况。
假如你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你手中有可支配的一个亿资产,你现在看到了一个收益很好,风险极低,周期十年的项目,我们是要像巴菲特说的那样将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吗?
千万别听这种“半句话”。
再好的机会也不值得你押上全部资源。
所谓ALL IN的人,都是暴发户,都不是老钱。
“老钱”之所以能成为“老钱”,因为他们都会给自己留出防止动作变形的冗余资源。
因为当你在一个项目上打光所有子弹后,你会变的患得患失!
你会将自己大量的注意力全部被杀死在这个项目上,这样就会动作变形,你的眼光会越来越窄,心态会越来越畸形。
每一个产业都有周期,都有起落涨跌,理论上来讲上海哪怕平均水准的房子拿上十年也一定会跑赢周期稳赚的,理论上来讲股指基金拿在手里十年也会稳稳跑赢各种基金经理的。
但为什么以此投机的人大多数的结局都差强人意呢?
因为你知道这个周期很简单,但让你稳稳当当的等上十年很难。
为什么你等上十年很难,有的人等上十年却很简单?
因为你押的是全部,人家押的是部分。
即便你身家上亿,当你将这一个亿的全部身家投入到一个基金后,每周的涨跌你都会在意,中间哪怕出现一次反方向波动,你都会担心自己是不是遇到了黑天鹅事件。
恐怖的蔓延会让你寝食难安。
你的所有动作因此都会变形。
巨大的注意力绑架反而会让你看不清局面。
但当你将十分之一身家的一千万投入到一个研究好的周期后,你只需要在日历上设置一个远期的闹钟。
这一千万永远投在里面也没关系,因为它仅仅是十分之一。
通常这样才会理性思考,才会真正的落袋为安。
人干任何事业,都要给自己留量。
尤其在自己已经摆脱原始注意力陷阱后,当自己已经有了筹码后尤为如此。
再好的年景也要给自己留足让自己“不在乎”的底牌。
不为别的,为的是原有的投资、思考、产业的动作能够不变形。
手里的余量,手里的预备队,不是浪费,是让你心安的必要砝码。
别挑战人性。
曹操在官渡之战最后一刻献祭了一切最终在最后一秒终于赢了胜利,但那是赌命。
不是每个人都有曹操的运气的。
赶时间的时候总会堵车,那多留出来的半个小时车程,是让你注意力最优化配置的必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