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编辑一个氨基酸,延寿23%;达沙替尼+槲皮素还能治背痛?
导读
作为一名合格的“抗衰达人”,怎能不对日新月异的延寿科技了如指掌?
关注时光派#追新速递专栏,这里收录最新鲜的延寿资讯,带你第一时间链接全球前沿长寿科技动向。
减少蛋白质合成错误,寿命延长23%
蛋白质合成错误导致的蛋白质稳态丧失,是衰老的重大标识之一。如果我们减少了蛋白质合成错误,是否就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他们发现,只需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进行编辑,便可大幅减少蛋白质合成错误率,使机体寿命延长23%。该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Cell》子刊上。
研究人员对古生菌和真核生物等生命体的RPS23蛋白质(核糖体解码中心的一种关键蛋白质)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大多数RPS23中某一位置都存在赖氨酸残基,在复制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唯有在一些嗜热古生菌中,原本赖氨酸残基存在的地方出现了K60R突变。
为了探究这种突变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其引入酵母、果蝇以及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发现它们与衰老相关的翻译错误明显减少,但整体翻译水平却没有受到影响,并且寿命延长了9%~23%。仅仅通过对核糖体解码中心的一个氨基酸进行基因编辑,就有如此惊人的延寿效果。此外,经过基因编辑的动物耐热性显著增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只有一些嗜热古生菌中才存在RPS23 K60R突变。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还发现抗衰老药物雷帕霉素、曲美替尼、mTORC抑制剂等也能提高蛋白质合成准确度,延长果蝇寿命。这说明减少蛋白质合成错误可能是抗衰老药物潜在的新靶点。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首次发现减少多细胞生物的蛋白质蛋合成错误,可以改善健康,延长寿命。未来,我们计划把研究结果扩大到哺乳动物身上,研究改善老年人健康的新疗法。”
母体尿硒浓度越高,新生儿端粒越长
端粒被誉为生命时钟,它的长度不仅与寿命息息相关,还能反映我们患上慢性疾病和癌症的风险。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早在妈妈肚子里,有些人就已经赢在了端粒起跑线上。
来自中国的科研团队发现,母体孕期尿硒浓度越高,新生儿端粒越长。研究成果于9月16日发表在知名科研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
研究团队在武汉市儿童医院招募了746名孕妇,分别在孕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间点收集她们的尿液样本,检测硒浓度,并与分娩后的新生儿端粒长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生儿端粒长度与母体三个孕期阶段的尿硒浓度成正比。准妈妈尿硒浓度增加一倍,新生儿端粒延长约6%。
虽然实验结果表明为了新生儿的端粒长度考虑,准妈妈的尿硒浓度越高越好,但这必须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人体对于硒的需求极少,硒浓度过高会引起硒中毒,出现诸多不良反应,严重者会致死。所以准妈妈们还是要谨遵医嘱,不要盲目补硒。
抗衰老药物“达沙替尼+槲皮素”
开发新功能,可显著减缓椎间盘退化
椎间盘退化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轻则引起慢性背痛,重则导致残疾,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疗法。好在科学家发现经典的抗衰老药物组合 “达沙替尼+槲皮素”,不仅能清除衰老细胞,还对椎间盘退化有奇效。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研团队在顶级期刊《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称每周注射一次达沙替尼+槲皮素,可显著减缓小鼠因衰老导致的椎间盘退化,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内堆积的衰老细胞无法被免疫系统有效清除,形成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分泌促炎因子等物质,导致椎间盘退化。而槲皮素+达沙替尼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衰老细胞清除药物,曾成功将小鼠最大寿命延长近36%。
实验中,研究人员为不同年龄段小鼠注射达沙替尼和槲皮素后,发现结果与预想有所不同。衰老细胞数量最多的老年小鼠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椎间盘退化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某些结构性损伤一旦出现后便无法逆转,必须在退化发生之前进行干预。
相比之下,成年和中年时开始接受治疗的小鼠,细胞和组织形态维持得更好,髓核与纤维环界限清晰,纤维环裂隙数量较少,衰老标志物p16INK4a、p19ARF和炎症分子IL-6、MMP13显著减少,椎间盘退化被大幅减缓。但这也表明早在成年和中年时期,衰老细胞就已经开始对椎间盘造成损害,比我们预想得要早。
研究人员表示:“衰老导致的椎间盘退化一旦开始发生,就无法逆转。但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我们可以减缓这个过程。”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
参考文献
[1]Martinez-Miguel, V. E., Lujan, C., Espie--Caullet, T., Martinez-Martinez, D., Moore, S., Backes, C., Gonzalez, S., Galimov, E. R., Brown, A. E., Halic, M., Tomita, K., Rallis, C., von der Haar, T., Cabreiro, F., & Bjedov, I. (2021). Increased fidelity of protein synthesis extends lifespan. Cell Metabolism. Published.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1.08.017
[2] Wang, L., Song, L., Liu, B., Zhang, L., Wu, M., Liu, Y., Bi, J., Yang, S., Cao, Z., Xia, W., Li, Y., Tian, Y., Zhang, B., Xu, S., Zhou, A., & Wang, Y. (2021).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urinary selenium during pregnancy and newborn telomere length: results from a birth cohort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Published. https://doi.org/10.1038/s41430-021-01004-2
[3] Novais, E. J., Tran, V. A., Johnston, S. N., Darris, K. R., Roupas, A. J., Sessions, G. A., Shapiro, I. M., Diekman, B. O., & Risbud, M. V. (2021).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senolytic drugs Dasatinib and Quercetin ameliorates age-dependent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n mi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5453-2 #抗衰老# #健康# #健康养生# #医学科普# #健康小知识# #女性健康# #怀孕# #健康科普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