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做到热爱?

2023-07-30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昨天聊的是什么是热爱,今天聊聊怎么做到热爱。



做到热爱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提供一种可能可行的参考。


以我比较擅长的“思考”为例。


「思考」是一种举动,单纯的举动一般可以被视作“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含义”。


比如屋檐上的水滴一直在滴下,「水滴滴下」这件事的发生,与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它的发生可以是被视作无意义、无含义的——在我们观察它之前,在我们接触它之前,在我们思考它之前,即使它含有意义,我们也无法感知到这个意义。


也许外面的屋檐正在滴水,但你看不到、想不到、意识不到,于是外面的滴水与你就没有关系。


当滴水的现象被你看到,当屋檐下的石块上面出现了滴水侵蚀的水洼,当你意识到这一切,滴水就有了意义


你可能对水洼产生自己的思考,也可能由水洼联想到“水滴石穿”这个成语,而无论如何——事物都需要与你发生关联,事物对你而言才有意义。


同理,思考是一种举动,单纯的举动并无意义。


只有当思考引发了结果,这种结果使你产生了感受,思考对人而言才有了意义。


进行了一段豁然开朗的思考,进行了一段越想越纠结的思考,进行了一段疲惫的思考,进行了一段这样那样的思考。


思考是一个举动,是一个行为。对热爱而言,重点不是“举动”而是「由举动引发的感受」。


思考也好,跑步也罢,锻炼也行,练字也可以,剪纸也一样——它们都是举动。


想要热爱任意一件事,都需要从这件事中得到感受,并恰当的解释这些感受


得到一般的感受,要接纳;得到不太好的感受,要越过;得到良好的感受,要鼓励


思考了一个问题,跑了一会儿步,在健身房锻炼了一会儿身体,练了一会儿字。


如果感觉这个过程既不讨厌,也没什么意思,那就接纳这种「中庸感受」,然后继续去做


不要“非要喜欢,才去做”,而是“只要不讨厌,就去做”。


不要“必须有理由,才去做”,而是“只要没有不做的理由,就去做”。


如果产生了不太良好的感受,比如思考弄的脑袋昏沉,跑步弄的呼吸困难腿痛无比,锻炼练的头昏脑涨,练字练的心情暴躁。


那就着手改良自己的做法,减少它导致的不良感受。


比如适当思考、在感觉有点不舒服的时候就停下去做别的事;降低跑步的速度和长度;锻炼的时候从小重量慢慢增加,不强求高负荷、不强求必须做满多少次;练字的时候如果心情开始烦躁,先慢慢平复心情而不是顶着烦躁继续硬练。


降低到某种程度后,就无法再降低了,比如无论如何改变,思考总是要消耗脑力的、跑步总是要耗费体力的、锻炼总是要咬牙发力的、练字总是要稳步持续的。


这时候就要靠自己去越过它,你越过的不是“障碍”,而是在任何领域深入下去的必经之路,这样的阻力在任何事上都会出现,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如果产生了良好的感受,记好这种感受,记好产生这种感受的环境,尽量让以后的行为能再次复现这种良好感受。


每一点良好感受都能增强你继续做下去的意愿,有利于你形成自己的爱好。


不过就前中期而言,主要还是依靠“没意思没关系, 只要不讨厌,就继续做”和“这个比较困难,但我要越过去”这两个观念前进


直到中期的后期,也就是你在某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有了不错的水平、有了自己的理解。


直到这个时候,你才容易在这个领域中产生很多的良好感受,比如你前期花了很多功夫去研究健身和锻炼,等你到了中后期,你可以从「解答健身新手的问题」方面得到快乐。


并且当你见到任何与健身有关的信息,甚至是与饮食和健康有关的信息,你都能轻松的将它们与你已知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这种类似于“恍然大悟”和“还可以这样思考”的感受,也会让你感受到很多快乐。


你可以将这种现象理解为一个圆圈,这个圆圈越大,它的圆边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就越大,你感受快乐的机会也就越多。


你所见到的那些“有热爱的人”,他们的快乐大多都是因为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圆圈扩大到“足够产生很多快乐”的程度了


而在圆圈足够大之前,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路上的各种困难困阻,以扩大这个圆圈——这个过程更多的是需要苦中作乐的精神。


想做到热爱,需要扩大这个圆圈。


本文中间部分提到的内容,有利于将「扩大圆圈」的这个行为持续下去。


哪怕前进步伐很小,只要圆圈在慢慢扩大,只要这个过程一直在持续——总有一天,它会质变成「热爱」。


在多数时候,热爱是一种“不知不觉间,就变成这样了”的结果。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110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如何做到热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