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为什么苹果公司迟迟不出【折叠屏】?

今天上手了 #华为matex3# ,看着眼前这个产品,说实话折叠屏的进步速度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已经和我一年前使用的折叠屏印象大不相同。

●我脑子中突然蹦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苹果不出折叠屏?』
或者说『苹果会出折叠屏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跑下题”,去回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安卓厂商押宝折叠屏?』
●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
根据IDC的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时隔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再次回落但3亿以下量级市场。

但与此同时, 中国智能手机的 ASP(年平均出货价格),一直保持同比增长。虽然 2022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相比 2016 年的峰值减少了 41.5%,但销售额只下降了 11.7%。在 2022 年,中国市场 500 美金出货价格(相当于接近 4000 人民币的零售价格)以上的智能手机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 26% 以上,而在市场峰值的 2016 年,该部分的占比只有 11%。

【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1.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进入存量厮杀;
2.智能手机市场唯一的出路在“高端化”。

再回过头来看安卓厂商做折叠屏这回事就不难理解了————在5G应用做不起来、app应用越来越寡头化、AR/VR/MR/元宇宙又太虚无缥缈、高端化受阻等现实情况下,想把手机市场拉到下一个时代,激发消费者新的换机欲望,目前来看也只剩下“创新”手机形态这一条路了。

折叠屏对于安卓厂商的意义就是:『短期内帮助厂商拉高售价上限,扩大高端手机市场的阵地,与苹果等竞品实现错位竞争。长期来看是帮助厂商卡位一个可持续投入的“新赛道”,伺机而动,通过量产引发质变。』

【拉回正题】
既然安卓厂商押宝折叠屏的动机已经了然。
那么我们可以倒过来再看『苹果为什么还不发布折叠屏』,答案也就明了了。
【1】
首先,苹果成为去年手机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厂商,不仅如此,苹果出货量占18%!营收占比48%!利润占比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5%!

如此也不难理解,作为苹果公司来说,目前iPhone更换网络制式、屏幕造型所带来的剩余价值还没有压榨完,还可以深挖,并且短期内暂也不用担心增长过度萎缩。苹果现阶段有利润有地位,完全没有必要去自乱阵脚,并且现阶段安卓折叠屏的体量还太小,不足以对苹果高端地位构成威胁。即便有一天真的出现了萎缩,以苹果的技术储备和用户粘性,依然有巨大的回旋空间。

【2】
其次,机械结构的折叠屏与苹果的整体思路不同。
苹果从始至终都追求的干掉机械结构的“一体化”,从开始就坚持 Unibody设计,并且陆续去除了耳机孔和Home键。甚至苹果未来几代可能会直接干掉实体按键。因此去增加一个多达几百个零件的机械铰链结构,对于苹果来讲目前可能还不是内部主流路线。

【3】
再者,折叠屏这个品类虽然进步巨大,出现了类似华为mateX3这样的产品,但整体上依然不够成熟,依然有一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折痕、可靠性、重量等等。因此苹果现在发布折叠屏对苹果也不一定是好事,一来很可能打乱苹果自身产品系列造成内耗,二来是不成熟的产品也会给苹果自身带来巨大的舆论和售后风险。

●『最后,苹果会做折叠屏手机吗?』
虽然有前面说的种种因素,但依然不能排除苹果入局折叠屏领悟的可能性,比如苹果甚至已经储备了不少折叠屏专利。

苹果申请的专利
不过即便苹果真的有一天发布折叠屏。我想对于手机行业来讲一定是益处多于挑战。
苹果入局折叠屏,
一来是可以带来折叠屏手机新的交互方式,甚至新的产品形态(比如折叠笔记本、平板);
二来是苹果的体量和号召力,可以进一步成熟化供应链,为折叠屏的演进奠定更扎实的背书;
三来是可以极大推进折叠屏生态,完善大屏应用的适配。一定程度上加速目前安卓大屏屏软件适配的尴尬局面。

【总而言之】
折叠屏作为一条手机发展路线,或许和很多人想的那样永远不会成为主流,甚至很多人悲观地认为折叠屏就是当下“技术停滞”和“需求增长”间一个尴尬的取舍产物。虽然折叠屏当下还贴着『小众』『昂贵』和『不成熟』等标签……
但光岩始终想相信一件事:
『未来』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通往未来的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而再探索的道路上,一定会有试错,但所有为创新的努力都值得被鼓励!或许折叠屏对你我来讲现阶段还像是高阁上那个和我没有交集的“玩物”。
但我相信会有一天,折叠屏发展所带来的行业创新思考,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其他领悟。而它能带给我们的价值,可能比我们想的要更多。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光岩|20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