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艾斯万的新人是不是越来越同质化了?

2023-08-25 18:05 作者:real春天同学会  | 我要投稿

昨天收到了几个问题,所以算是读者互动吧,虽然之前相关的事情明明也出过不少图文,不过只要看到的人不多,就不算是炒冷饭。


问题如下:



不知道有没有兄弟和他拥有着同样的感觉,最近几年下来艾斯万是不是越来越没特色了??


我觉得确实是有这样的情况,也不仅仅是艾斯万,其他几家will系的制作或多或少都逐渐的把新人、制作、企画给统一模板化。


歌野心,现在叫浅野心(浅野こころ)


关于新人的同质化: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艾斯万的新人对于消费市场来说就是最好的新人。


艾斯万是有自己的审美的,早期的艾斯万主打的就是各种类型的代表模特类型,有童颜可爱的,也有高挑御姐。


但是随着市场整体下滑,市场越做越小,但是其他行业也不断的在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所以选择在某业出道的人虽然很多,但是条件真正好的人其实有更多的选择。


毕竟能靠颜值吃饭的行业还是很多的,而某业却不再是那个能给与高薪资的行业。


清原美优(清原みゆう)


从2012年之后,某业的市场份额开始剧烈缩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艾斯万也越来越趋向于求稳,想要稳住自己的市场,那么消费市场的需求就是制作商的需求。


艾斯万有自己的审美是没错,但它的审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艾斯万一直走的就是“复制成功”的例子,审美不重要,市场才重要。


这么说没概念,举几个例子你们就知道了:



打从【三上】移籍到艾斯万之后,销量是一路飘红的打榜之路,那时候某业的规模已经跌入了500亿円以下,艾斯万也不断的在尝试要复制出【三上】,所以后来有了【羽咲美晴】、【松田美子】。




但是三上是难以被复制的,2016年能代表艾斯万的是【桥本有菜】,推出阿腿本身也是一种复制,最早的成功案例可以追溯到【原千寻】,一代一代的复制模板源源不断的维持住这个类型,但是这么推的话很多人没概念。


说简单点就是,这个类型的新人火了,艾斯万就会看重这个类型继续去推这个类型的新人,腿子在2016年成绩不错,于是艾斯万在2017年就推出了【河北彩花】。


然后2017年河北彩花成了bug,所以2018、2019年的艾斯万也不断的在复制【河北彩花】


倒推一下就能发现,彩花火了之后,艾斯万在之后的几年里也是不断的在推身材高挑的新人?


比如说,乾立夏、真白真绪、泉百合等等,以及后来的【乙白沙耶香】,其实都是在复制之前的成功范本所推出来的。


至于【吉冈日和】、【新名爱明】等人,参照的范本则是【坂道美琉】的形象,【有栖花奈香】和【鹫尾芽衣】很明显就是接任了宇都宫的新人,在她们之前也有范本可参考。


所以艾斯万一直以来的审美也很简单,一代一代的按照火热的类型更新迭代的。


但很遗憾的就是市场的动向不好把控,在市场进一步滑落之后,除了新人出道作之外,市场大头主要集中在金字塔顶部。




各家制作商都知道新人出道作销量高,但是S1不可能只做出道作,艾斯万是偶像工厂,而2019~2020年是艾斯万新人市场频出却没能培养出太强的偶像,也就留下了【凪光】。


后台的数据艾斯万也看得清清楚楚,真正给S1打市场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位偶像,三上又难以复制,所以.....【彩花】和【安斋】自然成了主要参考范本。




所以小彩花【牙妹】为什么独得S1恩宠,融合了彩花和安斋特色的【梨爱】、【小虎】为什么那么强势,因为S1的市场占有率最大,在选择新人的时候是拥有优先选择权的,它品牌太大了。


所以艾斯万要签模特本身就自带优势,同时又懂市场需求,自然会侧重选择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人。


桃果明(桃果あかり)


所以艾斯万的新人是不是越来越同质化了,答案肯定是的,不过这也是消费市场的趋势。


关于企画


艾斯万并不是一个主要做企画的品牌,它是做偶像派的。


市场的需求就是:偶像派>创意派>剧作派。


这是消费市场差异的问题,现在的市场趋势贩卖的并不是作品有多好,贩卖的是偶像本身的流量属性,madonna和attackers都是剧作派的代表,搞制作很厉害啊,但是他们的销售成绩能和艾斯万比吗?



真实的情况就是,大多数时候是偶像派随便拍随便卖,走不了偶像派的才在卷企画。


并且2017年之后,各品牌的企画也逐渐的保守,逐渐的统一模板,原因也比较复杂。


一方面是伦理协会的权利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各个制作组越来越商业。


WILL集团除了少数几个由导演创牌是独立制作外,基本上都是一个制作部门统筹好几个品牌,然后找的都是外包制作组。


所以我们很经常看到的就是,S1、IP、Moodyz乃至body、kawaii这些品牌,它们都是共用同一批导演,而这些导演其实都有自己的公司。


河西玲央奈(河西れおな)


这些导演并不是will集团的嫡系导演,而是挂靠了承接制作商制作业务的公司。


而这个行业中的导演其实很少的,比制作商的数量要少的多,所以他们也不会缺工作邀约,竞争少自然也没什么竞争压力。


工作量一多,管你是艾斯万还是青春时代,直接套版,反正有模板随便套。


所以很经常能看到,IP的企画可能也会出现在Moodyz或S1,只是改个名字而已,实际上都是套版产物。


望月蕾(望月つぼみ)


那为什么各品牌不自己培养导演呢?


因为成本,以前市场规模大的时候制作费就高,随便做随便卖,做得好的导演也不怕人才流失,直接给他投资让他创牌有自己的产业,来市场不行了,各品牌都不断的在压缩成本,即使培养起来了,真正好的导演自己也会有创业的想法。


培养导演相当于是要花更多的成本和周期还可能打水漂,像F社一开始也想自己培养导演,他们之前的布局很大,是奔着成立集团去的,所以需要自己培养导演,但是现在来看,培养了那么久......做出来的都是啥玩意。


所以现如今这些个导演制作组,摸鱼划水肆无忌惮的,因为小日子过得太滋润了。





艾斯万的新人是不是越来越同质化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