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敏感的人,是灾难还是宝藏?至少是不能低估的事情

2023-08-14 11:55 作者:为好优姐姐-说  | 我要投稿

首先,直接说,什么是高敏感的人?

我认为有两条个基本表现(仅在本文使用,也许和你定义的高敏感不同)。

第一,会因一点小事,就陷入悲伤痛苦和自我否定之中。比如本来约好了面试,结果对方说,抱歉领导出差了,改下周再安排。那么这位求职者可能就会在脑海中想到:我这种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人家怎么会记得?我果然是求职就不顺利,我觉得接下来也不会成功;这家公司其实不想要我了,还非得说点场面话……进而崩溃到乱七八糟。

第二,当自己情绪糟糕的时候,还会无差别地波及到身边的人。喜剧演员李雪琴其实是这样的高敏感人。在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她一个人面对着大海说了一段自白:“我这个人,是个情绪特别不稳定的人。会因一点小事,就陷入巨大的悲伤痛苦和自我否定之中。会经常莫名其妙的不高兴、沮丧,一个人低着头呆在那里……”。有这么一个场景:有一天中午,别人在休息,只有徐志胜在厨房忙里忙外地炖肉。肉炖好了,他第一个想到李雪琴,喊她过来品尝。肉的味道很好吃,但当时李雪琴心情不好,回了一句 “还可以”。这其实是一种负面的反馈,当然也瞬间浇灭了朋友期盼的眼神。

在以上定义中,高敏感,区别于敏锐、感受力强等词汇。

网上有些珍惜你的敏感,敏感是创造力的文章,我阅读了5篇左右,发现其中总是有些否定,就是你要改正,要么就是举例大文豪,艺术家如梵高这种也是敏感的——这样说不是很落地。

你对处于高敏感状态的人,会:

A、我要为他们站台,他们很不容易也值得敬佩(此处有1000字歌颂和解释)

B、不喜欢,所以我会敬而远之 

C、其他

认真讲,我在之前,第一反应是选择B,我不喜欢高敏感的人,在个案辅导中,遇到这样状态的同学,我自己同样被消耗。如果遇到这种同事,当我意识到他处于高敏感时,我会直接疏远,不针对,但是也亲近。

但是让我有些惊讶的是,怎么网友对高敏感这么包容,我在某个小平台的投票,结果是47%敬佩歌颂,17%远离,35%其他——请允许我追问一句,是整个社会环境对高敏感特别包容接纳,还是不少网友因为觉得自己在高敏感中,所以投票维护呢?

不过最近的一些思考,让我有了不同的认识。请允许我啰嗦的阐述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恐怕是每个人面对弱这件事的心路历程。


一个提醒是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脆弱,是不是过错?

这本书确实文采好很幽默,阅读流畅,但是我不喜欢里面的主人公大庭叶藏,我看着窝火、生气。怎么就有人弱到碰到棉花都受伤,怎么就有人如此如狗般卑微又无赖。我还写过——《读人间失格,脆弱之后,人不会变善良,而是变恶棍》,来斥责一个弱者因为不能承担责任,变得如此可恨可恶。

但是后来我在豆瓣时间听李长声的日本文豪解读中,也谈到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他的解读让我意识到,也许自己一直以来对勇气的理解和追求,可能是狭隘了:一是这里的弱,只是装作弱小。而装弱,是一种文学策略,也是人生策略。二是辛辣的讽刺自己,不停的展示自己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战斗。

一个提醒是总有人说,我会给人压力。

我记得有一次和姐姐在地铁上聊天,我们俩扶着柱子站着,我当时详细介绍最近的工作和感悟,每次讲述一段就征求她的意见。一位60多岁的先生坐在旁边,后来我们说累了,就各自看手机。而那位先生忽然说:你们两位在一起,妹妹总是欺负姐姐吧?

我就很困惑,什么呀?怎么就觉得我欺负姐姐呢?刚才的聊天那么愉快,也很有效率。

那位先生指着我说:因为你说话咄咄逼人。

我不是一次被人评价咄咄逼人了(写下这句话,我觉得鼻子发酸),但是这应该是我问题,是我当下的见识和修养才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无意识的傲慢。

有一次,我辅导一位学生,50分钟的电话后,我感叹最后10分钟,这位同学明显的紧张,往往是关于考公或考编的底层逻辑。但是这说明他自己其实更不能面对这件事,我要不要通过邮件,指出这个问题来呢?有一次,我的孩子在我这么感叹后对我说:你不要写邮件再去指出人家的问题,你不如去道歉,就说抱歉我刚才那样提问给你压力了。我很困惑,小孩接着说:这样他会好受点。这次的事情,大概让我知道自己的见识和修养问题了。

最后一个提醒,就是我自己的情绪崩溃。

想起我姐姐曾经对我说:你确实看起来坚强,但是你也有敏感的地方。有一段时间,但凡提到女权主义的事情(我的职业辅导具有性别友好和女权意识),你就马上有应激反应。是呀,那么为什么呢?因为我创业初期,身边的至亲不支持且风凉话很多。到现在,只要当时反对我的人再多说一句我创业这件事不对,我就要掀桌子一样的崩溃。

再比如,我对于成为好妈妈这件事,从来没有自信过。而孩子又有些瘦,这一点又总被亲友拿来说,“你家孩子吃饭还行吗?怎么这么瘦!”于是我特别害怕我炒的菜被评价不好吃,经常搞得自己在饭桌上很紧张。


现在,我对于处于高敏感状态的人,是下面的态度。

第一、我们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个场景,某个时间内,成为高敏感人。没有人360度无死角的坚强,也没有人360度无死角的理智成熟。一个多么歇斯底里反复无常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性和原因——对人保持底线的尊重。

第二、高敏感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情绪。是因为某种底层需求没有被满足,于是压抑出来的负面情绪。而如果一个人长期高敏感,反复高敏感到不能在一份工作中长久做下去,或者影响晋升发展,那么也不要说”我就是高敏感的性格”。当幸福来临,底层需求被满足之后,我们一样可以充满了能量、希望和善意,以及行动力。

第三,高敏感本身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就我目前的认识来看,他可能对人际关系,对自己,都有破坏性,就好像拿着一把剑,两边都是刃。但是这毕竟是一把锋利的剑。

那么如果我高敏感了,怎么办?

不要低估高敏感这件事,不论是它的破坏力,还是它的创造力。

第一、输出,写下来是最低成本且最有效的方式。将这份能力变成产出,那么作为主人的我们,就有希望训化高敏感产生的能量。写日记写散文写回答写小说写信,什么都好,写下来。

第二、阅读。毛姆说,阅读是人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第三、想行动就行动。想要开始健身,想要和谁说一句对不起,或者想要和谁表达喜欢,想做就马上去做。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高敏感的人,是灾难还是宝藏?至少是不能低估的事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