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换电化解“充电焦虑”,睿蓝是如何办到的?
作为今年首个如期举办的A类国际车展,8月26日开幕的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2022成都车展”)被赋予了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与活力的重要意义。而就在新能源汽车成为本次成都车展“顶流”的同时,川渝地区近期为应对极端高温天气、电力供需紧张而采取的限电措施,也引发了各界关于"电动汽车还香不香"的热议。

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1万辆,在所有汽车保有量占比中提升至4.8%,受此次川渝地区供电调控影响较大的,其实主要是依赖公共充电桩(尤其是快充桩)的纯电动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截至今年5月,成都市新能源网约车约为8万辆),在笔者随机采访的司机中,几乎都有过耗时4、5个小时排队充电的经历。

睿蓝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晋明(右)
睿蓝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晋明在接受《早懂车》专访时指出,尽管本次川渝限电属于小概率事件,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350万辆,同比增幅也均超1.5倍),大多数电动汽车使用者在补能行为上的趋同性(即白天用车、晚上下班后集中充电),与晚间用电高峰期产生了叠加,其高峰用电量正在给城市电网负荷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也是限制超充站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院士去年底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与总体发展趋势时所言:“无序充电的时代即将结束,之后就会进入有序充电阶段……快速充电和快速换电相结合,将是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解决方案。”
相较于充电,换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补能方式,拥有能够极大缩短补能时间、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安全性、降低购车成本、减少对电网的冲击(换电模式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电池集中慢充的时间,所以更受区域电网的欢迎)等一系列显著优势,同时可以与充电模式形成场景互补(例如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的现实瓶颈),所以充换电一体化已被视为补能体系发展中较有前景的发展路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电网公司以及业界有识之士的力挺。自从2020年换电站被纳入七大新基建领域之后,相关利好政策便接踵而至,宁德时代、吉利集团等行业巨头以及众多新玩家开始强势介入,为换电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而在2022成都车展上引起广泛关注的睿蓝汽车,正是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的鲜明写照。

虽然是换电行业的“新军”(2022年1月24日才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但睿蓝汽车只用短短半年时间就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其中7月销量为5418辆,环比增长10%,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1-7月累计销量已达22,710辆;不仅推出了颇受B端客户好评的睿蓝枫叶60s、睿蓝枫叶80v两款换电车型(拥有60秒极速换电及30分钟直流快充的高效补能优势),而且还将陆续推出睿蓝枫叶80v PRO、睿蓝枫叶60s PRO、睿蓝9、睿蓝7等一系列产品,为C端私人用户带来全新的换电体验,从而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就在日前举行2022西部汽车消费创新论坛上,睿蓝汽车摘得了“年度换电出行新锐势力”的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如何提升使用电动汽车的幸福感?
睿蓝汽车之所以能够在换电这个细分赛道上“日行千里”,首先当然是抓住了出行行业亟须破解纯电车型“补能焦虑”的关键痛点。
“花一个多小时去充电,对于私家车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于出行行业(从业者)来说,‘时间就是收益’,就会很难受。我们(睿蓝)的整个换电过程可以在两三分钟左右完成(包含驶入、驶出换电站,以及安全检查的时间),与加油的体验十分类似。这样一来,营运车主可以把更多时间用在为乘客提供服务上,也能提升使用电动汽车的幸福感。”唐晋明告诉《早懂车》。

在谈及如何减轻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压力时,唐晋明介绍道:“为什么各方都支持换电?因为它很好地解决了充电慢、充电难、资源浪费等问题。现在很多充电桩的管理比较无序和混乱,有的桩充电需要排队,有的闲置很久又变成了‘僵尸桩’,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我们睿蓝开发了大数据运营平台并由专业团队负责运营和后期维护,可以实时监测车辆换电需求和换电站可用电池数量,引导用户选择合适的换电站,从而实现站点与需求的灵活适配;同时我们会依据大数据平台累计的运营数据,进一步优化站点的布局,建立合理的换电网络,从根本上来满足不同区域中用户的换电服务需求。”
此外,换电站不需要像传统充电桩预留相应数量的停车位,占地面积少,建设快,土地利用率更高,因而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兴趣。预计到今年年底,睿蓝汽车将完成200余座换电站的布局,向换电行业“第一梯队”发起冲击。

众所周知,冬天充电慢是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的一道难题,若是在最低气温动辄突破零下30℃的东北地区,这些问题还会被进一步放大。而好消息是,睿蓝换电生态内的换电站,依托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全天候保持动力电池恒温、恒湿等稳定的充电环境(也被业界称为“冬暖效应”),因此在高寒地区能够有效解决低温充电难等课题,并有效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北上"普及的步伐。相信过不了多久,北方消费者也能体验到睿蓝汽车的产品与服务的魅力。
背靠“大山”,睿蓝还有大“野心”
睿蓝汽车能够后来居上的另一个原因同样重要。《早懂车》了解到,在整个换电行业中,能够从车型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以及出行服务,再到换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形成一个完整生态圈的,目前也只有蔚来与睿蓝两家而已,而睿蓝的"身后",则是吉利汽车举集团之力,在资金、人才、技术和产品等全方位加持。

睿蓝汽车固然年轻,但其身后的吉利汽车集团在换电这条赛道上早已布局多年,目前在“换电架构、换电站、换电车辆”等领域已积累了上千项技术专利,并已发布换电相关标准30余项。例如该品牌推出的全新一代GBRC水晶架构,早在4年多之前就开始了潜心研发,并经历了超过3万余次实验,方才打造出这个涵盖整车技术平台、换电补能平台和大数据云平台三位一体的全栖技术架构。
基于该架构打造的换电SUV——睿蓝9,在本届成都车展上收获了强势"围观",有望于今年四季度正式投放市场;A级换电SUV——睿蓝7(风阻系数低至0.24,搭载超大面积AR-HUD及激光雷达+L2及以上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更是吸睛无数,新车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上市。

据介绍,睿蓝汽车推行“销售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三级研发体系:比方说睿蓝枫叶80v PRO是睿蓝汽车三级研发体系下"销售一代"的产品,而另一款在售的B端车型,睿蓝枫叶60s,也会推出对私产品——睿蓝枫叶60s PRO。从2022到2024年,睿蓝汽车计划每年最少导入两款可充可换新车型,以实现多元化的产品矩阵,这无疑是其他“玩家”很难比拟的体系实力。

当然了,除了前文所说的优点,换电模式在车电分离的整个生命周期环节和生态建设中,还存在建站成本较高、跨企业/跨品牌的电池包标准难以统一等亟待突破的短板。值得一提的是,睿蓝汽车参与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的起草和制定工作,这是中国汽车行业在换电领域制定的首个基础通用国家标准,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就拿手机充电口来说,十年前有多达十几种样式,如今市场发展成熟,大多数的手机基本已逐渐使用统一的接口。这是通过市场发展所形成的行业标准,我们的换电模式,也希望通过试点运用、实体展现,慢慢形成统一的标准。”唐晋明表示,睿蓝汽车在初始顶层设计时,就在考虑如何实现标准的统一,并且兼容其他品牌各种车型,并希望依据自身在车型平台方面的技术积累,为整个换电领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换电产品标准。“在发展前期,我们会努力往前走,先闯出一片天地;到后期我们会邀请其他合作伙伴加入、一起合作,把换电模式做到广覆盖面,统一的标准也就会水到渠成,这正是我们的初心。”
懂论:
在《早懂车》看来,换电这条“赛道”前景光明,但也充满不确定性和各种巨大的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友商加入“战局”,其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而睿蓝汽车的优势在于:除了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和服务模式之外,还能够将用户思维融入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以及企业运营的细节之中,这就使其能够根据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不断提升技术、持续提高研发效率与品质、加快产品升级迭代,进而引领行业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