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和太平居然眼睁睁看着又一场闹剧般的政变发生?(三)
你看这人警惕性有多高,而且这个县令不仅警惕性高胆子还特别大,一听说有问题决定亲自到府上去,看一看驸马府到底收留什么人了。就在他跑去看的时候正好李崇福带着一大群人往里走迎面就撞上了,撞上之后县令一看不好这要被他们逮着,这不就是死无葬身之地?见势不好拨马就跑,跑了之后去见谁?直接去见周长官,跟长官讲他说可不好了,这帮人要造反,咱们要立刻想办法,结果周长官什么样,我去又来政变了,大唐王朝不断发生政变,我可别搅和在这里,赶紧跑把周长官给吓跑了,这可如何是好?当然了在这个时候又一个人出现了,这个人谁?是洛州长史崔日志,他说没问题,我愿意带兵前往平叛,他亲自带人过去了,他们这边做了准备,李崇福他们也反应过来了,不好这帮人跑了,一定是去告密,告密之后我们这个起义就要提前发动了。
这帮人迅速决定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发生政变就完了,按计划要夺取驻屯军的大营。夺取驻屯军大营过程当中,他们又想了一个奇葩的方法,张玲君是普通百姓,洛阳城百姓不是欢迎咱们?干脆咱们一边往驻屯军大营走,一边沿街招揽兵丁,直接告诉大家我们要起事了号召群众跟我们一起政变。你看看这就是他们的想法。所以这群人在前往驻屯军打赢的途中,一边走,一边招兵买马,在洛阳城的大街上,抓住张三、李四,马上就往队伍上赐,说封你个当个宰相,封你当个将军。老百姓也有糊里糊涂的,还真有不少人加入他们这样一个队伍。您还别说,就这么一支队伍慢慢凑齐了几百人,也是颇有声势。
就在这个时候当地的监察官李庸发现问题了,可不好了有人造反了,而且直奔驻屯军去了,怎么办?我骑马赶紧往驻屯军的大营跑,到了驻屯军大营他就跟大家讲了,皇子李崇福不听朝廷调遣他就要带着人起兵发生争辩,这是什么时刻?这是你们建功立业,建立功勋的时候,如果你们跟着我走,把他给搅平了,诸位你们可都是功臣,将来荣华富贵不可限量,大伙儿一听本身对方也人也不太多,而且又是一群乌合之众,这真是咱们立功的好机会,立刻通知大家守住营房随时准备反击。
您想想李崇福这帮人就是散兵游勇,你跟洛阳的正规军怎么比,一上来之后一顿乱箭就给射个7788,紧接着左右驻屯军全部出动把李重福这些人杀的是大败,李崇福一看怎么办?大事不好撒腿就跑,跑到哪儿?领着几个人跑到了邙山,到了邙山之后荒山野岭根本没有地方藏,后边儿追兵不止,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直接跳了山涧自杀了。你看看就是这么一场闹剧剩下那两位正印和张玲君。什么情况?正印这个人化妆成妇人准备往外跑,结果就被守城的官兵给抓住了,办成妇人人就想跑美得你直接就给他拿下了。另外很快也把张玲君给搜捕落网了,他就是一个平头百姓?怎么办?两个人就地正法,真正到杀头的时候正印都站不起来了,腿都直哆嗦,口中念念有词根本魂不守舍。
另一位平头百姓张玲君是个什么样的,非常的从容,面不改色,看着正印这个样子,他说我真是羞愧跟你这样的人为伍,我跟你这样的人起兵活该失败,从容赴死。你看看两个人差距是非常的大。正印这个人也是够奇葩的依附来俊臣,来俊臣被杀,依附张易之,张易之被杀,依附武三思,武三思被杀,依附韦皇后,韦皇后被杀,又依附李崇福,李崇福被杀。靠自己也是连累全族被杀。用单田芳的话讲,这就是个是非模子。这场政变闹剧对长安城当中的太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来说,伤害性不大但是侮辱性极强,它意味着什么?即使是普通百姓也有可能发动一场政变,那么对这些身处权力漩涡当中的人又是一种心理上的威慑。我要不先出手可能受害的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