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盘点原神开服至今(2.5版本)的各项节奏(其六)

2022-03-19 18:36 作者:122122119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来继续盘点原神这种款游戏开服至今以来的各项节奏(其六)。这款游戏从开服至今,伴随着巨大的流量和影响力,其中大大小小的节奏和争议屡见不止。随着游戏进程的不断进程更新,秉持“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一原则,作为开服至今的老玩家,决定将上述节奏一一记录。在此过程中,将尽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仅对舆论事件本身描述,不掺杂任何主观观点。但是仅凭一人的记忆,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以及遗漏。因此本篇文章权当抛砖引玉,希望网上能够出现更完整更客观的记录

2.2版本:UP角色公子胡桃

又是一个没有新角色UP的版本,不过有新地图鹤观的加入,使对新地图探索的热情稍微掩盖了长草期的游戏体验。至于扩展到角色层面,公子的再次复刻使公子本身除强度外的梗稍微多了起来。再别冬都、三别冬都更多是对角色自身的调侃,在我看来反而可以冲淡原本缠绕在角色身上关于强度的争议,反倒是件好事。

回到角色本身,本次版本更新赋予了公子全新的武器冬极白星冬极白星作为迟来的伴生武器,与公子的相性自然是绝佳。更多含义上主要是沉没成本的问题,先前两次版本复刻版本指定天空之翼,致使公子玩家使用天空之翼以及四星的弓藏作为标配。上述情况使得公子玩家面临武器的更换问题,与温蒂不同的是,该武器为同位置的垂直替换与角色定位并不冲突 ,尤其是在现有队伍中的角色定位下。在经历过雪山版本水套的补强,以及现版本的冬极白星,至此公子的装备更新完毕(角色的基本模型完整),针对之前我们对公子基本模型分析结果模型补偿理论,公子后期装备的补偿方向为面板增伤,补偿了其在模型中e技能伤害机制亏损的数值。这对于公子本身当然是一次很不错的提升,但就战略层次而言,本次提升未能动摇现版本配队的基石——作为前台高频上水的驻场主C。

正如之前文章中的结论,公子一路的节奏流程可谓是低开高走吧,得益于玩家对游戏本身的玩法机制、角色的优劣短板以及角色定位配队模式理解的深入。公子这样一个“励志”的发展过程,也正是伴随着一个这样的发展流程。

之后就是胡桃的复刻,关于角色本身的争议点倒是不多,因为版本没有给出额外的版本红利。不过角色之外可以说到的点倒是有很多,不得不提就是“流血狗”事件。虽然吃人血馒头带节奏的UP们已经纷纷装死或已经死了,但也不妨碍我们鞭尸一番。

在鹤观版本发布之前,内鬼信息横行由于没有新角色的公布,新版本发布的怪物自然成为了讨论的重点,尤其是其自带的侵蚀词条——后台DOT穿盾伤害的深渊狼。关于词条本身和对环境的影响,相关话题讨论在体系转变和环境迭代(下)这篇文章中有体现,这里不展开。原本侵蚀词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穿盾机制上,但部分云测评的UP们带歪了节奏的重点,将注意力放在了后台DOT削血机制上,针对的目标自然是版本即将复刻的胡桃

关于深渊狼本身的机制设计不多做讨论,委婉的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至于对胡桃的影响,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角色自身的角度,之前的文章分析胡桃机制的时候分析过,无论是从血量续航还是充能循环的角度,只要怪物的数量足够,胡桃的技能模组是能够实现自循环的。但是对于不熟悉怪物攻击动作以及闪避机制的普通玩家,还有部分云玩家,侵蚀词条打破了胡桃e、q技能的血量循环,增加队伍的生存压力,算是不小的影响吧。

从配队模式的角度,大部分玩家的胡桃队伍均是以为基础模板,并根据环境的变迁灵活选择4号位,本来应对侵蚀词条的影响正是灵活选择角色的优势(指带个回血角色),却愣是被节奏带成劣势(回血占格子,面对其它词条时无有效应对手段)。那只能说要么对队伍本身的期待值过高;要么不了解角色及队伍的特性,强迫队伍去应对不适合的应用场景;要么以为靠这样的节奏能够引起策划与玩家的对立。

从实机体验的角度(以我胡桃打了上线以来6期深渊的经验),无论是钟离还是胡桃均不会因为区区的侵蚀词条所谓的退环境。在个人视角,由于深渊狼本身的闪避、瞬移机制以及残存碰撞体积导致的胡桃重击穿怪反馈远比词条本身问题更大。当然词条本身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时胡桃钟离的出场率确实降了不少,更多的玩家倾向于永冻去针对深渊狼。这样环境针对卡出现的战略目标和意义在《体系转变和环境迭代》系列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为了筛选玩家群体,不让游戏环境固化使各种队伍的出场率均衡

但是面对退环境这样的伪命题,我只能回应一个角色或者队伍,在环境发展不断更新的状况下,不可能做到应对所有未知的状况。更何况游戏发展到目前这个节点,角色出了那么多队伍格子始终只有4个,在此基础上出全能型角色不仅不利于游戏发展进程,反而使过往角色的迭代进程加快(当然对于云游戏的人肯定没有这个烦恼)。

另外正如文章扉页中描述,在舆论场黑暗的角落中隐匿,闻着空气血腥味四散奔走相告的蚊蝇,主导着宁静的夜晚。一旦抓住哪怕莫须有的机会,也会卯足气力将曾经的英雄们拖入泥潭,只为引起无聊的全民狂欢盛会。殊不知民众只会在乎英雄的命运,又有谁会去同情蚊蝇的死活

2.3版本:UP角色优菈/阿贝多一斗

2.3版本主打先期主打雪山活动,并且为了加快角色复刻的速度首次推出双角色UP池,这样的角色祈愿机制无疑会加快各个角色轮转速度,并根据版本剧情活动适时推出不同的UP角色。

首先是雪山活动的主角阿贝多,本次版本更新为阿贝多带来了全新的装备(圣遗物套装和四星武器),对角色基础模型属性本身是一次不小的提升。具体来说:

——本次圣遗物(华馆梦醒形骸记)加强方向主要是防御力(基础面板)和元素伤害(岩伤),加成模式为驻场(0.3s)和后台(3s);极限堆叠层数为4层,层数吃满时圣遗物套装获得(30%+24%)的防御力和24%岩伤buff效果;若在6s内未造成岩伤,失去一层buff效果。再看与角色的契合程度,首先阿贝多的e技能拟造阳华存续时间30s,并且由于e技能锁面板在进行技能循环(e→q→a→e)后吃满buff(但占据4s循环时间);后台伤害触发频率2s/次,在满buff加成下30s内触发15次伤害,收益可见一斑。

——武器方面辰砂之纺锤,加成方向为防御力(基础面板);附加技能为元素战技增伤,加成数值为防御力百分比,触发间隔1.5s,持续时间0.1s。与角色的契合程度自然不必多说,在贴合角色队伍定位的同时,补强角色的副C效果。

总之,本次补强算是给机制分裂的角色划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岩队防御向脱手副C。这也算是变相补强了雪山版本刚出时e、q技能机制分散,无契合度高装备的问题。这也带来了游戏中通用问题:由于官方的模型补丁存在版本延迟,致使角色初期的发展方向与角色定位的预期存在差异(不过只要贴合角色的定位问题基本不大,官方的补强方向也是更契合角色定位),至于补强的方向是否贴合所有人的期望那就因人而异了

其次是优菈,本次更新在角色模型没有更新,还是保持优菈+苍白套+松籁的配装模式;队伍方面,对于物理伤害、元素爆发为核心的主C,没有对应的辅助机制补强;其它伤害乘区也没对应得数值区间补强。这点倒也在不奇怪作为极限dps爆发天花板的角色(2.3版本),没有任何补强也是符合逻辑。不过以上只考虑到了满命的情况,节奏盘点(三)提到的角色根本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相应的改善(对满命零命一样适用)。

2.3版本下半段领跑的是岩属性驻场主C——荒泷一斗,关于这位新晋的岩系主C角色其角色的详细分析在这篇文章关于新晋三岩队整体角色的设计——关于一斗的输出是否超模的讨论中已经详细提及。与之前甘雨的角色分析类似,一斗的版本火热取决于角色的基本模型分配、平衡和补强机制(区间分配合理,机制平衡损失的数值提过辅助角色补强,不存在延迟现象),这其中涉及到在节奏盘点(四)中提到的观点,关于模型属性点的平衡与补偿机制

天时(角色自身的模型属性点)、地利(配队以及应用场景)、人和(人设)以上几点决定了一个角色在版本初期的风评走向;之后随着角色机制以及队伍的深入理解,逐渐确立具体的应用场景(优势和短板),角色的节奏归于平息;再之后随着新角色新环境的不断更新,就是老角色风评补偿、还债和碰瓷的过程。这其中初期天时地利人和占的越多的角色,反而在版本后期得不到补强的机会,也算是有舍有得吧。

2.4版本:UP角色申鹤/甘雨/钟离

时间跨度到2.4版本又到了海灯节,有了去年活动的经验教训,本次的海灯节活动规划设计的层次递进感比以往好了很多。回到角色方面,版本上下双UP池4个角色(并且都是过往有过节奏的角色),不少节奏型UP开始以所谓平民玩家的视角贩卖自身别有用心的理解(又是那套经典的卡池规划理论)。

首先是我们的新晋冰系辅助璃月驱魔人——申鹤。角色还未上线关于申鹤的内鬼资料已经满天飞了,说到内鬼,依稀记得早在稻妻版本之前通过所谓的解包数据疯传了申鹤即为流云借风真君的说法,导致有一小部分人过分拉高了期待值。这也正常毕竟外国人看不懂汉语拼音,但一部分国人跟风起哄维护内鬼的片面之词就有点迷惑了。这当然版本更迭的小插曲,也是侧面回击内鬼消息的手段。

真正能够让申鹤位于节奏的风口浪尖的,还是得归功于那篇经典的脍炙人口的视频“为什么我不推荐任何人抽申鹤”以及后续对该类视频的回击。比较可惜的是,我们有大量的玩家或者说沉默的大多数直到此次事件后,才真正意识到应当如何客观分析一个的角色的“强度”问题。

我个人写了大量的文本,包含游戏自上线以来各个五星角色,从角色的基本模型配队模式再到应用场景三个水平方向的分析角度),再从以上三个子项出发分析角色的先天优劣势以及后续所需要的补强以及可能的限制条件(一条纵向的分析时间线)。我敢说只有做到这样的程度才能对角色有个比较鲜明全面的基础轮廓认知,后期仍需要贴合当前版本环境进行实机操作,验证认知的准确度并根据实机反馈的数据修正认知轮廓,甚至于修改角色认知工具(认知框架)。这才是一条比较科学严谨对待角色强度的起码的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整天抱着自身固有认知模式,以带有主观臆断的视角和别有用心的逻辑,去片面剖析选取对节奏有利的点紧盯着不放,片面输出个人的情绪和观点,再被现实打脸后拒不承认自身认知世界的方式有问题,反而以阴谋论的姿态肆意揣摩他人的心理,以无聊的标签划分玩家阵营收割粉丝排除异己面对这样的UP,我首先会质疑你的立场或者心智,而不会辩驳你的观点!

回到角色身上,从实机操作的层面申鹤的出现,打破由满命优菈保持得游戏内单人输出瞬时DPS输出天花板,由满命神里+满命申鹤继承。但单纯的对比输出结果没什么参考性,只能说作为游戏里程内一个标志性事件可以提一提。上篇节奏盘点(五)分析心海曾提到与输出角色不同,辅助角色有另一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触发效果生效范围以及触发条件。套用到申鹤身上(以90级,10级天赋,4000攻击力为基础模板)

从上表中可以说明,申鹤作为一名辅助角色其基本模型大多投入在核心增伤机制——提高输出角色的基础普攻/技能伤害。虽然buff区间包含了减抗伤害倍率属性增伤双暴多种增伤区间,但除了核心机制外各区间分配的属性点都属于添头,可能是机制模型平衡后的补偿。作为申鹤立足的核心机制,其buff区间落在了基础技能倍率,与天赋提升造成的倍率百分比提升不同,申鹤的buff模式为固定值增伤与角色原本的倍率为加算关系。且buff的效果与申鹤自身的攻击力直接挂钩,与班尼特有明显差异,buff的增幅效果与申鹤自身的练度直接挂钩。

与练度直接挂钩意味着不同玩家群体之间的buff效果巨大,因此在模型平衡时,对buff的生效次数做了限制;满命解放了对普攻模组的限制,对于技能模组的限制仍然存在。这一方面体现对零命满命之间角色平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冰系本身着想(如果冰系出了一个特别OP的辅助,会导致冰系输出角色设计难度的增加)。至于就业前景方面,作为冰系的专有辅助,与永冻队的应用场景有直接联系,这与申鹤这名角色本身的素质无关。

至于甘雨钟离在之前的盘点中均有详尽的叙述,本文暂且不表。

可以说下对这三名角色的展望(时间坐标2.5版本末期)。首先是基本模型-数值层面急需其它增伤区间的补强(面板、双暴、减抗);配队模式方面对辅助的需求(增伤>生存>循环)。由于本身的技能模组自我限制过大(模型平衡和补偿机制),整个角色相比于其它成体系的角色欠缺的东西实在太多,不过下个版本出了契合度较高的圣遗物套装(坐标2.6版本),角色的基本模型方面算是补齐了,至于说效果怎样还需实测。

钟离甘雨两者的基本模型、配队模式都比较全面难以有补强的空间,唯一可以提的是两名角色的武器都有提升的空间。不过按照现在游戏内各个角色的装备需求度来看,应该会排在较后面的位置。对目前以上两名角色来说,面临的风评逐渐缓和,不过根据历史的发展经验,现在更应该考虑英雄如何落幕的问题。

“游戏中舞台已经搭建完毕,台下坐满了怀着各种心情的观众,英雄们在台上书写着不朽的传奇,这份传奇能否维系无人知晓。那黑夜中蠢蠢欲动的幕后推手正缓缓揭下帷幕,本应由剧本画上终点的旅程,由英雄本身颂出关于旅人的赞歌,却不得不在无关人员的干预下提前谢幕,甚至不得善终。实在令人唏嘘!”


盘点原神开服至今(2.5版本)的各项节奏(其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