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ChatGPT,看看生物医药专家怎么说(三)

2023-03-27 17:09 作者:做实验的小王  | 我要投稿

大家期待的第三期专家观点分享来啦!

前言

Chat GPT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 

2022年11月底,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 GPT推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

2023年1月末,Chat GPT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随着Chat GPT的热度增长,各行各业引起广泛关注。下面看看《Chat GPT×生物医药》主题开放麦的第三期专家带来了哪些精彩解读呢?

(三)在生物医药领域,对ChatGPT有哪些期待 

1、北京大学智慧医药平台谢老师

ChatGPT4的问世是比较让人兴奋的早在2015年大家就在想ChatGPT是否能通过测试,现在已经迅速的更新到第四代了。其内部的原理很难搞清楚,但是在外部可以呈现的非常美丽很多我们生物医药的同行开始借助这个ChatGPT系统开展科研实验,利用模型来做实验,虽然有些会有成功的,还是期待会出现更多新的结果。尤其是在正确率方面还是需要把关的,很多答案看似是对的,实则是的。中间是语言驱动的模型,四周是任务驱动的子模型,如果可以做到这些,相信很快会形成一个成熟可用的大模型。

2、百度生科专家张老师

做一些开放性的实验等效果还不错,但是有些部分ChatGPT做的不好,比如我让它提供行业TOP论文,会出现一些假的编的作者姓名等信息,我们要谨慎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一方面,ChatGPT还是需要优化。

3、浙江实验室副主任陈主任

惊艳它写代码的能力,包括图片升级能力这些对摄影师等行业冲击力比较大。有个教授测试过,在相关代码资料比较少的基础上,可以生成很不错的代码文本。在生物医药领域,可以把它作为生物制药的一个接口,但是目前在分子生成、蛋白质预测等方面的精确性还有所欠缺,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优化还是有机会达到垂直领域药物领域的发展这些有用性、可用性,给药物学家一个信心,希望未来可以生成验证。

4、大湾区数字研究院王老师

不真实的编造,是目前它要解决的问题ChatGPT的生成本身就是具有一定随机性的,不会完整精确的记住知识,也没有这么大容量,才会让人产生这些幻觉;人需要自我反思,模型也需要自我反思,怎么能让模型具备长期记忆,要教会模型去反思,让模型自我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模型不准确让我们产生幻觉的问题。

几位专家的解读,令人深思,未来,希望ChatGPT可以优化自己的精确性,解决“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小毛病,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助力科学家,造福人类。


关于ChatGPT,看看生物医药专家怎么说(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