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特小课堂——影调和色调(上)
相信色调和影调一直都困扰着很多喜欢摄影的朋友们,我们在后台能也看到很多朋友们想要了解一下,所以在本期的雷特小课堂中我们就来分享一下什么是色调,什么是影调。

大家可以把影调理解成影片的曝光的基调,也可以把色调理解成影片色彩的基调。如果你拍摄的试一次客观的新闻报道,你只需要提供现场的真实情况就可以,而不必有色彩表现的考虑,新闻类节目需要的就是真实,现场如何,实时转述即可。

但是,如果是艺术创作的话,我们都会带着自己的态度介入其中,否则艺术就会显得没有味道了。而态度在视觉的表现上就是光影和色彩的暗示,比如爱情片的色彩表现和恐怖片的色彩表现肯定是不同的,广告片的色彩表现和新闻片的色彩表现也肯定是有区别的。影调的设计设计多个因素的组合,包括导演的构想,摄影师的创意,灯光师、美术师的执行,服装、化妆、道具的实施等。

不是只有影片才有影调,照片同样有影调,甚至在一张照片中一定会有影调,但是不一定会有色调,为什么呢?
因为影调则指的是照片的明暗成度的表现,这样又分为高调,中间调和低调三种。高调则是亮色占据画面绝大多数,中间调则是明暗没有特别的差别,低调则与高调相反,暗色占据画面中绝大多数。
世间的颜色都有三种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色调是画面色彩的基本基调,也就是是照片的色彩成分表现是偏向哪一种,比如红色调,黄色调,蓝调,所以色调又分为暖色调,冷色调,暖色调一般是红,橙,黄:冷色是蓝,绿,紫,青。色彩又包括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所以色调其实包括了影调。
所以说一张色彩照片你可以说它色调不错,但是一张黑白照片那就不存在色调了,因为它就没有色彩,只能说是影调很好。

影调
高调
白色与灰色(白、级浅灰、浅灰、中灰)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高调照片。高调照片给人以圣洁、明朗、开阔之意,所以高调照片给人视觉感受为轻盈、纯洁、明快、清秀、宁静、淡雅与舒适。
高调照片并不是“满篇皆白”在浅而素雅的影调环境中局部的少量的黑色(或暗色)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黑暗影调所构成的部分则往往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中间调
中间调是有各种灰色阶调为主调构成的影调。由于中间调的主调是灰色,所以中间调也称为灰色调。
中间调为照片的基调,可以产生平和与疏淡的感觉。显然,中间调在影调上缺少强烈的冲击力,但对各类题材都有表现力,在表现上比较自由,画面贴近生活,不显张扬,主体比较强,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照片都是中间调的原因。因为交待的清楚,所以新闻与纪实照片大部分使用中间调。
对比强烈(反差大),中间调给人一种生气、力量与兴奋之感;对比平淡的照片,中间调给人一种凄凉、压抑与朴素之感。

低调
黑或黑灰色占绝对优势的照片,称为低调照片。低调的照片使人联想到黑夜,所以低调照片能给人神秘、含蓄、肃穆、庄重、粗豪、倔强和力量的视觉感受。低调能够应在某些情绪气氛为凝重、忧伤感。这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乏其例的。如政治家会谈时后的服饰等。
低调形成的基础为黑色,但照片不是黑成一片,必须在相应的位置辅以两色(高光),正因为有大片的暗色调起烘托陪衬,小面积的亮色则往往因其突出而成为整个画面的视觉中心。
低调照片适合表现黑色为主要基调的题材。在人像摄影中,低调照片常常用来塑造有力量与庄重感的男性,用于女性,它产生冷峻,优雅的神秘魅力之感。

影调配置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和改善方法
一是根据被摄对象的特征确定影调。二是影调配置要完美的突出主体。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对比,将某一色块(景、物、人)突出,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三是防止黑白反差的等量分配,避免主次不分。影调变化形成的节奏感是一幅黑白照片或得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四是利用其他的一些措施改善影调。如前期使用滤镜以及后期暗房制作中选择使用反差不同的放大纸,局部遮挡以及调整显影成分,亦可中途曝光,正负叠放等一些技术手段控制画面的影调。
本期就先到这里了,由于篇幅原因,色调我们会在下期进行详细的讲解。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