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基层青年干部锤炼的四种能力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做法感到欣慰。对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的理念给予肯定,作为基层青年干部要培养调整心态的能力、体育锻炼的能力,公文写作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
培养调整心态的能力。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既要迎接上级部门的各种督查、检查,又要直接面对群众,处理群众的各类问题。时常没有节假日,“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会让很多基层干部心态失衡,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在这种困境中,学会调整心态显得尤为重要。每当在工作、加班而身心疲惫时,多去想一想我们的先辈们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换来的丰功伟业。正是因为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逸生活。
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体会,有想锻炼身体的想法,但是迟迟不能付诸于行动,或者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其实,锻炼身体也是很难的一件事,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也是一种能力。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可以看到,各项身体机能指标都正常的人屈指可数,几乎没有,我们在亚健康状态下,从事繁忙的工作,如果不培养体育锻炼的能力,我们的身体终究会不堪重负。
培养公文写作的能力。学会写材料,对于年轻干部非常重要。我们要舍得花精力来学习,没时间要挤出时间充电,多关注党的最新政策理论,博学多思,多学习经典公文案例,多练手,从简单的信息简报开始,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带着问题去调研,掌握困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到工作中的堵点所在,扎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
培养服务群众的能力。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我们党的宗旨,更是我们基层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根本的是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法。要注重培养服务意识,戒除官僚主义、衙门作风,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多帮忙、多引导,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动于我们的态度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