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14)】一颗红豆最相思

各位好呀,我是大米,本文首发bigfun。
今天的故事关于……恋爱。
每个人的青春岁月中,都有一段青涩的恋情。明恋也好暗恋也罢,当然也有小伙伴偏爱纸片人老公老婆我老公送葬人不许抢。
那么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来说一段自己的恋爱故事吧~
真人真事也好,纸片人老婆也罢,欢迎各位小伙伴把丰富的情感留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青春恋爱故事。
一场春雨一场暖,愿青春的雨季,能温暖四月天。
《好好吃饭》马上开始,今天你好好吃饭了吗?

自始至终,马城不是我,马城是马城,是独立的个体,是我的投影。
他多愁善感,爱好想象,学着中文,爱做菜,享受着生活,面对着绝望。
下雪了。
灰蒙蒙的云撒下灰蒙蒙的雪,在飘落的过程中,风吹掉了雪花身上的尘埃,雪花身上的白色方才显露出来。
然后,雪花落在了我的睫毛上,我的衣服上,我的手机上。
落在睫毛上的雪花,并没能抱住睫毛多久,而后就掉了下去。
落在衣服上的雪花,被我用手掸回到空气之中。
落在手机上的雪花,躺了一会儿后,就化了。
还有一片落在回忆里的雪花,它还没落下的时候,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二月十四阴,突然下起了大雪。躲在家里的我,戴着口罩出门赏雪。
冬天是恋爱的季节,年底和年初,圣诞节,元旦,情人节都凑到了一块,有对象的人会在这段时间两两成群,漫步街上,炫耀着彼此的幸福,而单身的我,则和他们逆向而行。
本以为今年情人节又会遭到一次狗粮暴击,不过因为一只蝙蝠的缘故,大街小巷,影院宾馆这些地方,统统都见不到情侣的影子。倒是能见到出来遛弯的大爷大妈们的身影,他们形单影只,看起来很像是年轻情侣们四五十年后的样子。
我裹紧了衣服,在南方待这么长时间,现在反而有点怕冷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雪花,我总会和恋爱联系起来。
我想到日本人告白用的那句:“月亮真美啊”。这种想把这种喜悦分享出去的心情,渴望和对方一同欣赏的心情,本就是最直白的情话。就像是此时此刻,我想和谁一同来赏雪的心情一般。
哦,我今天出门的目的是去买东西,今天晚上家里要烤小蛋糕。甜的东西总是会让人心情愉悦,而且好久没喝饮品和糖水了,就突然特别馋,所以寻思连同这些东西一块准备。
我望着天空,望得出神,想起了一段发生在冬天的往事。

当我变得能吃辣的时候——重庆鸡公煲
我和洪学长是冬天认识的,那年我大一,他大四,我学中文,他学设计。
我上大学之前几乎不吃辣,因为辣对皮肤、喉咙、肠胃都很刺激,所以我在18岁之前放弃了这世上近五分之一的美味。
在选择未来四年的他乡时,我反复纠结,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江西。一来江西离家比较远,可以领略一下南方的乡土人情;二来,我印象中江西是个不吃辣的省份。
事实证明我错了,尽管江西存在感极低,人送外号“阿卡林省”,但江西吃辣的水平,仅次于它隔壁的湖南。而且江西的辣,味道单调,只是单纯的烧舌头,这就显得江西的辣味不含杂质,更加明显。
我永远也忘不掉大一报到那天,我和室友在这所大学里的食堂吃的第一顿饭。几乎每道菜里都出现了恐怖的辣椒,鲜红的小恶魔在菜里张牙舞爪,就好像我的舌头才是猎物,它们才是猎手。
我不喜欢浪费粮食,面对这些加了辣椒的菜肴,我还是硬着头皮吃了下去。当然,代价就是牺牲我的舌头。
求学的日子非常普通,我认识了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四年的三个室友,认识了班里另外两位老二次元,每次上课都会聊聊近期新番有哪些可看的。
其中一位老二次元是我的基友,也是之前去南京请我搓一顿小龙虾那位。他本人是崩三老玩家,同时也是一位写手,幻想故事写得更多一些,守望主玩查莉娅。(插入文章链接)
班里男女比例还是很均衡的,不大像是中文系的样子。平时和室友们相处的时间更多,其次就是学校的社团活动。若是赶上周末,我还会在市内转来转去,有时候是和室友,有时候自己在市内寻找绝味,也吃垮过几家店……
对了,也是在这个崭新的学期,我在社交软件上偶然结识了洪学长。
见面之前,我们俩就在软件上聊了很多,所以初次见面时反而没什么能聊的了。某个冬日里阴雨的下午(江西的阴雨天气很是讨厌),我叫上学长,组队去洗了个澡,洗完澡后吃了顿饭,第一次见面就这些内容,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后来的见面就比较频繁了,就好像是每周总会有那么一拍即合的时候。我和洪学长每个月都会出去搓两三顿,有时候他请客,有时候我请客,不过更多时候还是AA。
一来二去地,我对待学长的感情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寝室里有个小伙子,暂且称他三木吧,我俩关系还挺好,好到我可以跟他坦然出柜。
又一个阴天的下午,另外两个室友去参加社团活动,我和三木则在寝室里睡午觉。那会儿三木还是一个瘦瘦的南方青年,嗓音沙哑,颇有质感。
突然想到一件很有必要说明的事情:在我们大学毕业后,我前两天偶然翻了翻钟三木先生的朋友圈。我们没有见面的这段时间里,三木整个人的脸圆了一圈,和大学时候的方脸截然不同。
兴许岁月除了是杀猪刀、猪饲料以外,岁月还是一把磨刀石,用来磨人的棱角,各种意义上的把人磨圆。
江西北部地区的冬天,只要没有阳光,室内温度甚至会比室外还低。被窝是抵挡寒冰攻击的终极装备,所以我们两个即便睡醒了,也不愿意起床,就一直磨蹭到下午三点。
但是一直玩手机又和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人设不符,所以等手机玩累了之后,我俩就猫在各自被窝里,开始闲聊。
闲聊内容非常有跳跃性,比如从喜欢的歌扯到要换电脑,接着从电脑的牌子扯到老家,从家乡的美食扯到高中生活,从高中的生活扯到了喜欢的人。
“老马,你和你那个学长发展得怎么样了?”
“也就那样吧,饭也吃了,酒也喝了,觉也差点睡了,就是没啥进展。”
“你学长不是前两天还给你发挺那啥的信息吗?”
“口嗨谁不会啊,不过口嗨完了也就完了,就再没有后续。”
“那你表白了没?”
“倒也是在微信里明里暗里提过,不过每次提的时候对方都在转移话题。”
“啧啧啧,加油吧小伙子,脱单了记得请吃饭。”
“借你吉言咯,对了,上次我跟学长去过学校门口一家店,咱过会儿要不要去那看看?”
“成,正好沐浴露也没了。”
“糟了,我洗发水也快用完了……”
关于恋爱的话题,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就又跳到了别的地方。
说到恋爱,我们寝室四个人有个约定,就是谁先脱单,那么谁就要请全寝室的人吃饭。
有意思的是,直到2018年6月20日我们分道扬镳的那天,我们谁都没能请全寝室的人吃饭。
书归正传,和三木大包小包拎着东西往学校走时,一家饭店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家饭店位于商业街巷子的一角,店面不大。在庐山脚下迷蒙的烟雨中,这家外观上有点破的店铺就好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被其他的奶茶店,烧烤店挤到只能蹲坐在这个小小角落。
但这家店飘出来的迷人香气,却让人不得不驻足观望。温暖的灯光掀开了冰冷的雨幕,两层的狭小店面里传出食客的欢笑声。我抬眼望去,黄底绿字的招牌上,分明写着五个大字:重庆鸡公煲。
我的脑子同样有五个大字:带学长来吃。
在我初次邂逅这家鸡公煲的半个月之后,我在微信上问学长要不要出来搓一顿,学长同意了。
大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虽然买了火车票之后生活费有些紧张,不过学长似乎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俩这顿AA。
去哪吃,自然也不必说:就是前一段时间和我打过照面的重庆鸡公煲。
我和学长来到了店门口,此时太阳已经不见了,不过天空还留着它的余晖。
一进门,鸡公煲的香气就挡住了外面的冷风。今天这家店生意很好,一楼坐满了人。在橙色灯光里,晕染着鸡公煲发出来的光。
我和学长来到二楼,二楼空间狭小了点,即便我身高并不是特别高,在爬楼梯的时候,我的头发也和天花板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比我高半头的学长,只能躬下身子走在我前面。
选好位置之后,我和学长点了一个48块钱的鸡公煲。最开始我俩谁都没有说话,都在看着各自的手机。
我不知道学长在看什么,我当时肯定是在群里和沙雕网友聊天。而聊天内容基本上就是今天和学长的进展怎么样,今天有没有告白之类的……
就在这个有点尴尬的氛围中,鸡公煲终于被端了上来。

鸡公煲是一道并不注意卖相的一道美食,大块大块的鸡肉就被随意地被装在铁盆里,然后随意地点缀上小葱、青红辣椒和香菜,上桌之前再随意加工一下,一道鸡公煲就算是半成品了。
当鸡公煲放在了电磁炉上,我和学长才拆开了餐具的塑料膜。热水冲完一次性餐具后,简单地聊了会儿寒假的打算,最近的新番,在一来一往的对话中,鸡公煲冒出了热气,学长的眼镜蒙上了一层白雾。
虽然内心里馋虫一直在转悠,但这时的我并没有先动筷子。这算是老家的一个习俗了,就是在餐桌上尽量不要先动筷子,这样会显得矜持而礼貌。
所以当学长夹完一块鸡肉之后,我才开始动口。
辣,先冲上来的是纯粹的辣味,但当辣味散去一点之后,浓重但不喧宾夺主的调料味将鸡肉的香气烘托出来。鸡肉主要以鸡腿肉为主,所以很多鸡肉上还带着烤得有点焦香的鸡皮,整个鸡肉的味道就变得丰富了很多。
鸡公煲中还有切成一口大小的土豆,因为已经煮一段时间了,所以土豆里吸满了鸡公煲的汤汁。
我夹起一块土豆,先是用嘴吹掉了包裹在土豆上的热气,感觉土豆表面冷却下来之后,我才试探着把土豆放入嘴里。
烫,尽管已经是简单降温了,咬下土豆之后还是不小心烫到了牙龈。但吸饱了汤汁的土豆,滋味果然是不同凡响。仿佛自己在咀嚼的不仅仅是土豆,而是真的喝到了鲜美的鸡汤。当一块土豆终于咽下去之后,我竟然觉得意犹未尽。
当鸡和土豆吃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点的蔬菜、豆腐被端了上来。这时锅里的汤汁即将烧干,于是服务员帮我们倒上了一些高汤,鸡公煲就变成了味道浓烈的涮锅。
将蔬菜在烧开的锅子里简单烫过之后,再把蔬菜夹上来,这蔬菜就变成了鸡汤蔬菜,美味营养。
在橙色灯光的陪伴下,今天好好吃掉了最后一餐饭。
我们学校的正门到宿舍区距离比较远,还要走一个大上坡。所以正门的附近有一辆开往宿舍区的校车。
我们并没有坐校车返回,而是选择饭后散步,籍此来消化消化。
这个主意是我提的,因为,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地点来告白。
所以,今天的计划,必须我来主导,包括约定就餐时间,选好合适的就餐地点,在吃完饭之后绝对不能坐校车回去,在回去的路上和学长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当面的,把自己的心意,在这个月色很好的夜晚里告诉他,否则错过这次机会……
学长今年大四,开学后会去实习。
错过这次机会,下一次机会还要等多久呢?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似乎学长是知道了我心里的小九九,所以他并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我多散散步,而是以自己要回去赶毕设为由,早早地回了寝室。
他似乎知道我的预谋,而我也没有鼓起告白的勇气。
我是个拖延症到达晚期的人,所以这份心里话,从寒假开始拖,拖过了寒假,拖过了学长漫长的三个月实习,拖过了他忙碌的答辩,在这段拖延的时间里,学长一直在忙,我也很少有机会再见他一面。
直到又是一年盛夏,此刻我即将大二,学长即将离开生活四年的大学。
暑假放假前一天,我坐在校园的某张木凳上,似乎是有知了,似乎是有夕阳。
夕阳无限好,橘色的光芒把宿舍楼、马路等都照得暖洋洋的。光的颜色,让我想到了寒假前的那一顿重庆鸡公煲。
之前在微信里聊天,学长明天就要走了。所以美食没时间去享用了,不过这样的美景还是想和学长分享的。
我坐在学校体育馆前的石凳上,我的右后方是学长的宿舍,他可能在收拾东西。
篮球场上有人在打篮球,篮球拍打着塑胶地面,似乎谁进球了,短暂的欢呼,手机的屏幕,上面写着“你还是回去吧”,橘红的天空还有云,转动的时针,低下的头颅,有人在叹息……
很老套的故事情节,我等他,他没有在等我。
那段时间我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自己:我是赤道中央的撒哈拉,渴望的不是谁在想我时从天上掉下来的沙,渴求的,是在施舍和雨露过后,从某一块腹地中,结出来的玫瑰花。
烤箱的种种用法——烤小蛋糕
时间是抚平这些沟壑的特效药,虽然见效慢,但确实有效。
虽然今天是情人节,触景生情是必然,不过这些事儿都已经过去了,毕竟有什么比烤小蛋糕重要呢。
不知不觉,我已经提着食材,站在自己家楼下了。

我妈今天也刚好休班,她一直都在想,该怎样才能把蛋清打发得很好。自从家里买了打蛋器后,她用的其实机会并不多,也没大学会打发蛋清的技巧,所以我就简单做了个示范,然后将打蛋器交给我妈来操作。我妈学东西虽然比较慢,但她肯学,没过一会儿蛋清就被打好了。
打好蛋清和蛋黄糊,再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装入模具,送进烤箱,接下来就是盯着烤箱,等着蛋糕慢慢地被热气充满,等着蛋糕的表面被高温抹上焦糖色。

多余的面糊,我试着烤了松饼,翻车了,翻车成什么样,下一篇会提到。
疫情期间,没什么喝奶茶的机会,所以在等蛋糕烤好的时候,我顺手调了一杯雪碧草莓特饮。

蛋糕的香气拼命地想从烤箱中逃出来,同时,我打开了微信,联系人是洪学长。
我在留言栏里写下:
“我们家今晚烤的小蛋糕,然后我调了杯草莓雪碧特饮。”
附上照片,然后发了出去。
学长不过一会儿回了我:
“看着还行。”
“不过饮料尝起来有点翻车……”
偶尔交流一下近期做菜的内容,算是朋友之间默契的问候。
只是,想把今天的雪景分享给对方的心情,却再也找不到了。
甚至于,连情人节这三个字,我们谁都没有提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