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玉补石||荀彧的加盟——曹操的洪福齐天

2023-09-03 16:33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人在要走大运之前,是有征兆的,比如说曹操。

人在要倒大霉之前,也是有示警的,比如说董卓。

191年,是曹操人生爆发的前一年。

这一年曹操一直在给袁绍擦屁股,在他本初哥和东北猛男硬钢的时候贤惠的在背后剿匪,主要是跟黑山贼干仗。

简要介绍一下黑山贼,这伙土匪是冀州黑山等地的农民起义军,他们主要的活动区域是中山、常山、上党、河内等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主要依托山地打游击。

黑山位于太行山脉的南端,史书统称这帮起义军为黑山军,没办法因为山头太多了,挨个记载就累死了。

上一战中我们说了,黑山贼集团的于毒、白绕、眭固等十多万攻击魏郡、东郡,对袁绍几乎要形成腹背包抄的态势。

刘岱杀了乔瑁后扶植的王肱挑不起大梁无力形成阻击,于是曹操率军赶到,大败黑山军,自己进入了东郡顺便轰走了刘岱安排的王肱。

袁绍迅速表曹操为东郡太守。

东郡这个地方非常特殊,狭长的一个条带,主控黄河多个渡口,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东郡本来是刘岱的地盘,刘岱又是兖州刺史,此时的黄河南北气氛非常微妙。

袁绍一方面把家属抵押给刘岱当人质,另一方面又在曹操入东郡后将不属于自己的兖州地盘册封给了自己小弟。

从曹操的角度来看我本初哥真特么仗义!为了我得罪刘岱,老婆孩子都不好使。

从袁绍的角度来讲本来我把家属送到你刘岱那是希望刘大哥您高抬贵手别捅我了,结果你确实没捅我,东郡都让山贼抢走了,这和捅我有特么什么区别!

还是我孟德弟弟听我指挥,能打硬仗,作风优良,我必须稳住我这兄弟!眼下公孙瓒这疯子正咬我呢,黑山贼和南匈奴已经捅我腚眼了,这大哥要再叛变了我四面八方就特么没有好地方了!老婆孩子爱咋咋地吧!

当军阀的家属确实是比较倒霉的事情。

不定哪天就让人撕票了。

之所以说人在走大运前是有征兆的,并非是说曹老板终于有了块根据地。

那都不叫事,曹老板后来一度赔的就还剩三个县,东郡丢了五分之四,照样最后翻回来了。

人的最大幸运永远是遇到了对的人。

曹操入东郡后不久,他得到了一个人的加盟。

这个人是整个三国时代最被低估的一位,他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应和荀攸、郭嘉、贾诩等谋士放在一起比较。

整个三国中,能和这位相提并论的国家级干部,只有诸葛亮一人而已。

这两位都一手打造,襄助了一个伟大的上市集团,有所区别的是,诸葛亮更像是一个伟大的职业经理人,但这个人,更类似于曹魏集团的创立合伙人。

没有他,曹操百分之百是扫不了六合八荒的!

这个人,叫做荀彧。

这个人的背后,叫做颍川士族集团。

颍川是豫州六郡国之一,这个地方在东汉末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是士族三巨头(颍川、南阳、汝南)之一,几乎代表着整个汉帝国的顶级治国人才库。

颍川有小士族众多,大士族好多个,最大的世家大族有四家,分别是荀家,韩家,钟家,陈家。

这四家都出来了什么牛人呢

说一下最著名的几位,荀彧,荀攸,陈群,钟繇(钟会他爹)。

小士族人才代表就不举例了,太多了,后面荀彧不断抻牌的时候再介绍吧。

上述的这些大牛们,最后全都在曹魏的文官系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影响了历史进程。

颍川最牛的家族,就是荀氏家族。

从东汉中叶时,颍川士族的影响力就已经起来了,荀彧的爷爷荀淑在当时属于文坛领袖,名震当世,号为“神君”。

你就听听这号!

荀淑生有八子,号称“荀氏八龙”。

八龙啊!这是个什么评价!家里出一条龙就了不得了,他荀家出了整整八条!

这是对一个家族培养体系的顶级评价了,要知道,哪怕就是有一个孩子不成器,都是没法把这个称号喊出去的。

到了荀彧这辈时,荀家出品依然质量保证,南阳名士何颙,就是说曹操“清平奸贼乱世英雄”那位,见到荀彧时惊呼:“王佐之才”!

何颙也因此成为历史上鉴定人才的典范。

看人太准了!

党锢之祸被解禁后,荀彧作为高门迅速举孝廉入仕了,董卓乱政后,荀彧弃官归乡,随后冀州牧韩馥派人接荀彧去河北,荀彧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这里将成为乱战之地,都赶紧麻溜搬家。”

结果没人搭理,荀彧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后来牛辅派李催等西凉恶魔将颍川祸祸成了修罗场,颍川郡被杀的“所过无复遗类”,荀家因为荀彧的眼光得到了保全。

荀彧到冀州后没多久,冀州姓袁了,帮助袁绍吓唬韩馥(颍川四大家的韩家人)的头号战将就是自己的同族弟弟荀谌,颍川老乡辛评、郭图等也都在袁绍旗下签约拍戏。

袁绍拿下冀州,很大的助力就是这帮颍川老乡在恐吓另一个颍川老乡。

按说这帮谋士这都是咱老家的兄弟,袁绍这位主公又是当时的第一风头,你应该留在这好好干啊,但荀彧做出了一个判断,这哥们最终不会成什么大事!(度绍终不能成大事)

这在后世分析时基本上被当做袁绍是个大傻X的佐证进行专业论文引用,说荀彧早就看出来袁绍最终会败在伟大的曹操先生手里。

实际上吧,还是摆事实看情形的看待这次跳槽吧,荀彧之所以离开袁绍有三个原因:

1、此时在界桥之战前夕,河北舆论普遍认为袁绍会被公孙瓒打死。

公孙瓒是个丫鬟生的,边境砍人上来的,将来肯定跟我们士族混不到一块去。

2、袁绍能贤彧,而不能尽彧。

袁绍对荀彧是很客气的,待以上宾之礼,但是此时荀彧的弟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已经都在袁绍这挤进高层了,是团伙作案恐吓韩馥的小组成员,再加上袁绍集团还有南阳、河北等一大堆的士族高门在幕僚班子中。

荀彧和诸葛亮的志向都很远大,他们要当顶梁柱,而已经混出模样的军阀的官僚结构不会给他们这个舞台。

3、最重要的一点,袁绍预谋另立刘虞,有巨大的政治污点。

挺牛的导演非得去拍三级片,这在荀彧这种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王佐之才眼中是不可原谅的。

放眼望去,荀彧看到了一个人。

他忠于大汉,在荥阳唯一出手讨董;

他能力强干,在东郡击溃黑山诸贼;

最重要的是,他身边只有一群宗族武夫,并无士族干部,去了就是顶梁柱!

就是他了!


191年底,29岁的荀彧离袁绍投奔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也给出了自己的金牌评价:“吾之子房啊!”

子房,是汉初三杰张良的字,张良在刘邦的整个创业过程中有多重要之前我们详细介绍过了,他是刘邦集团的见识担当,几乎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要没有张良,就凭刘邦那脑袋瓜子,估计全都选不对。

但曹操这个评价还是低了。

他应该说,天下三杰,吾得其二矣!

荀彧客观讲是萧何跟张良的结合体。

荀彧对曹魏集团来讲有以下三个意义:

1、在曹操未来所有的人生转折中给出了最正确的建议;

2、承担了繁重的治郡乃至后来的治国任务;

3、曹魏集团的第一人力资源经理。

荀彧来到之后,作为颍川谋士集团的领袖,开始了大量的人才推荐,如果说谯县家族集团成为了曹操的武力支持,那么颍川士族集团则成为了曹魏腾飞的治国担当。

曹操在乱世中,虽然起步时非常弱小,但他却是在创业早期就完成了文武两个班子的顶级建设。

经荀彧引荐的有谁我们来看一看哈,荀攸(第一谋主)、郭嘉(关东首席心理咨询师)、钟繇(关中总督兼和平大使),枣祗(曹魏袁隆平,屯田制的首倡者)、赵俨(金牌政委督军)等等,大量的颍川人才进入了曹操的帐下,使得曹操的事业开始迅速攀升。

武班子,有老家的铁杆兄弟们;

文班子,颍川的士族集团挑大梁;

曹操其实最后赢袁绍赢在哪呢?

文官系统核心只有一个地方,颍川!

大本营根据地只有一个地方,颍川!

质量高数量足的人才输出地,颍川!

是颍川比河北牛吗?

并不是,河北俊才何其多哉!

只是咱中国这片土地啊,地域文化特别重,有些社会经验的朋友都懂,当内耗因素考虑进来后,就变成了。

颍川>河北+颍川+南阳。

而颍川核心中的核心,就是这位荀彧。

人发达之前,都是有征兆的。

天欲发其福,必先开其慧。

荀彧的到来,把曹操集团的“慧”开了。

荀彧在曹操这不久,曹操问了荀彧一个问题:董卓祸害天下,咱该拿他咋办呢?

荀彧对曹操说出了他加盟后的第一个判断:董卓暴虐已甚,必定会祸乱致死,他已经改变不了自己的结局了!(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在荀彧判断后不久,董卓的弥天大祸让他终于恶贯满盈了,他拢共得瑟了几年呢?

两年半。


摘玉补石||荀彧的加盟——曹操的洪福齐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