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考点】:糖代谢——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电子传递链由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蛋白质和有机分子组成。电子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式流过传递链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能量会形成一个质子梯度,然后通过一种名为化学渗透的过程制造ATP。电子传递链和化学渗透合起来就是氧化磷酸化。

其关键步骤包括:
1、NADH和FADH2释放出电子,它们重新成为NAD+和FAD
2、电子的传递和质子泵,当电子在传递链中下行时,其能量状态逐渐降低,同时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些能量被用于将基质里的H+泵到膜间隙去,形成了质子梯度
3、在电子传递链的尽头,电子被转移给氧气分子,与H一起形成水分子。
4、利用梯度合成ATP。在H离子顺着梯度流回基质时,会经过ATP合成酶,这种酶能够利用质子流合成ATP。
四种复合体组分和电子传递过程
复合体I:NADH-CoQ还原酶
接受来自NADH的2e-,经铁硫蛋白和FMN传递给辅酶Q
辅助因子:1 FMN,6-7 Fe-S蛋白
(2e-转移导致4质子泵入到膜间隙)
复合物II:琥珀酸-CoQ还原酶复合体(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
主要成分为琥珀酸脱氢酶
FAD和Fe-S 蛋白作为电子传递体,还有细胞色素b
电子来自琥珀酸,最后传给CoQ
电子传递不产生跨膜质子梯度
复合物III:CoQ-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物
主要成分包括: Fe-S 蛋白、细胞色素b和c1
电子来自CoQH2,最后传给细胞色素c
2e-转移可产生4个质子梯度
复合体 IV:细胞色素氧化酶
有4个氧还中心
主要成分为细胞色素a和a3
电子来自还原性的细胞色素c,经过细胞色素a和a3,电子的最终受体为氧气
2e-转移可产生2个质子梯度
细胞色素类
细胞色素类都以血红素为辅基,红色或褐色。将电子从辅酶Q传递到氧。根据吸收光谱,可分为三类:a,b,c。呼吸链中至少有5种:b、c1、c、a、a3(按电子传递顺序)。细胞色素aa3以复合形式存在,又称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最后一个载体,将电子直接传递给氧。从a传递到a3的是两个铜原子,有价态变化。
综上:NADH的两个电子可以制造10个质子的梯度产生2.5ATP(每4个质子合成1ATP)

FADH2贡献电子的能力不如NADH,它把电子转给传递链的复合体II, 这个复合体不能把质子输送到膜的另一端。所以少了复合体Ⅰ泵出的4个质子,所以只能泵出大约6个H+离子,产生大约1.5个ATP。
常用的几种电子传递抑制剂及其作用部位
(1)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其作用是阻断电子在NADH-Q还原酶内的传递,所以阻断了电子由NADH向CoQ的传递。
(2)抗霉素A:干扰电子在细胞色素还原酶中细胞色素b上的传递,所以阻断电子由QH2向cytC1的传递。
(3)氰化物(CN-)、硫化氢(H2S)、叠氮化物(N3-)、一氧化碳(CO)等:其作用是阻断电子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传递,即阻断了电子由cytaa3向分子氧的传递。
再对每个葡萄糖分子的产出进行一个小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