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三大魅力,分别是什么?听著名红色文化专家王立华部长讲述。

毛泽东思想最有魅力的三个特点
一、以弱胜强:弱者角度;弱者智慧
二、人民战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三、实事求是:战争目的;不打无准备之战;调查研究;创新;集思广益
一、以弱胜强
1、站在弱者立场上思考问题代表弱者,代表工农、代表人民进行战争
2、弱者的智慧:思考如何不怕强者、变成强者,打败强者。
以弱胜强历来是载入史册的奇迹,不过,认为“弱”必定不能胜“强”的人犯了机械唯物论的错误(※如抗战时的亡国论者)。
战争不光是人数,武器装备质量等方面的力量对比,敌我双方的指挥更为重要,战略战术、思想方法、认识方法等更为重要
启迪:①弱者不应惧怕强者,要有能够战胜强者的自信和信念;②弱者能成为强者;③弱者能战胜强者;④站在弱者的角度思考问失题,坚守人民立场,思考谨慎严密思考。
(※自以为是强者往往导致妄自尊大,站在弱者立场往往能更冷静地分析敌我优势与不足)
(※居安思危)
(※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对促进公平正义具有促进作用。)
二、人民战争
1、为谁而战?为人民而战
从军队名称可见一斑:工农革命军→工农红军→人民抗日武装→人民解放军
军队属于人民,人民军队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基点、立场、力量源泉[例证:淮海战役、长征、张学良对我军的评价及其思想的转变]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也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延伸一下,在各方面都要弄清“为了谁”的问题。)
在共同利益、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产生了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官兵一致,产生了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的政策。
2.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体内容可自行查找资料),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链接: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人民战争的创造性的发展]
三、实事求是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所谓“大道相通”,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我们掌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也大有帮助。)
1、战争的根本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非计较一战一地得失[例:得到与主动放弃延安]
(※消灭敌人,就是解除敌人的武装,也就是所谓“剥夺敌人的抵抗力”,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引自《论持久战》。另外,保存自己也存在着“发展自己”的问题。)
2、不打无根据、无准备之战
[例:对我方就佩蹿台的应对措施的理解]
3、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例:第二次反围剿]
“凡是忧愁,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你要去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
4、只有实事求是,才有创新的内在动力,才有成功的创新
战略战术战法随着条件改变不断创新:
井冈山时期的游击战→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运动战→抗战时的敌后游击战、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解放战争后期的战略决战、攻坚战→抗美援朝时的大规模运动战、阵地战
5、集思广益
[例:抗美援朝后期坑道战、冷枪冷炮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如矛盾分析法等,是贯穿其中的。)